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李适之(694年 -747年),原名昌,祖籍陇西成纪,唐朝宗室、宰相,恒山王李承乾之孙。
李适之早年历任左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
天宝元年(742年),李适之拜相,担任左相,封清和县公。他与李林甫争权,但却不敌落败,被罢为太子少保,后贬宜春太守。
天宝六年(747年),李适之听闻韦坚被杀,畏惧自尽。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李适之在神龙年间入仕,被授为左卫郎将,后历任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他治政宽和,深受属下爱戴。
累职拜相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鉴于谷水、洛水年年泛滥,耗费民力,遂命李适之修筑堤防。李适之花费内库钱财,修筑上阳、积翠、月陂三大堤防,成功抵御谷洛水患。唐玄宗为李适之勒石记功,并让永王李璘书写碑文,皇太子李瑛题写碑额,又进李适之为御史大夫。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李适之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并代理节度使事务。他上疏皇帝,请求将祖父李承乾与父亲李象改葬于昭陵。唐玄宗遂追赠李承乾为恒山愍王,李象为越州都督、郇国公,又追赠他的伯父、兄长等人。不久,李适之被拜为刑部尚书。
天宝元年(742年),左相牛仙客去世。李适之接任左相,并兼任兵部尚书,封清和县公。
罢相遭贬
李适之拜相后,与中书令李林甫争权,但因性情粗疏,常中李林甫的圈套。 李林甫曾对李适之道:“华山有金矿,开采可以富国,皇帝还不知道。”李适之便在一日上朝时,将华山金矿奏知唐玄宗,唐玄宗又询问李林甫。李林甫道:“臣早就知道,但是华山是陛下本命山,乃王气所在,不宜开凿,臣便没有提及。”唐玄宗便认为李适之虑事不周,对他道:“你以后奏事时,要先与李林甫商议。”李适之从此逐渐被疏远。
当时,与李适之交好的陇右节度使皇甫惟明、刑部尚书韦坚、户部尚书裴宽、京兆尹韩朝宗等人先后遭到李林甫的中伤构陷,被贬官流放。李适之惊惧不安,便上疏请求改任散职。天宝五年(746年),李适之被罢去相位,改授太子少保。
此后,李适之欣然不已,自以为可以避免灾祸。他宴请亲朋,于席间赋诗道:“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同年七月,李林甫上疏朝廷,诬称李适之与韦坚等人结成朋党。韦坚因此被长期流放临封(在今广州),李适之则被贬为宜春太守。
服毒自尽
天宝六年(747年),御史罗希奭奉李林甫之命,将韦坚、裴敦复、李邕等人杀害于贬所。各地官员闻听罗希奭之名,无不恐惶惊骇。不久,罗希奭前往宜春郡。李适之惊惧之下,服毒自尽。
人物评价
刘肃:郭元振、薛讷、李适之等,咸以立功边陲,入参钧轴。
刘昫:⑴适之性简率,不务苛细,人吏便之。⑵适之雅好宾友,饮酒一斗不乱,夜则宴赏,昼决公务,庭无留事。⑶适之临下虽简,在公克勤,惜乎不得其死也!⑷开元之代,多士盈庭。日用无守,嘉贞近名。嵩、龄、适、挺,各有度程。
个人作品
《全唐诗》收录其诗作二首:《朝退》、《罢相作》。
《全唐文》收录其文章四首:《祭岳渎得雨贺表》、《请宣付太子诸王词翰表》、《禁朝官称惨改乘服式奏》、《大唐蕲州龙兴寺故法现大禅师碑铭》。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承乾“断袖之癖”真假考辨:权力漩涡中的情感异化与历史重构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太子李承乾的命运轨迹始终笼罩在迷雾之中。这位自幼被寄予厚望的嫡长子,最终因谋反被废为庶人,其人生转折点之一,便是与太常乐人“称心”的...
李承乾 2025-09-05 凌烟阁阴影:侯君集谋反案背后的功臣困境与权力博弈贞观十七年的长安城,一场未遂政变震惊朝野。凌烟阁功臣侯君集与太子李承乾的密谋,不仅断送了开国元勋的性命,更在唐朝历史上刻下功臣与皇权冲突的深刻印记。这起看似个人...
李承乾 2025-06-30 李适为何读作李适(kuò):汉字简化背后的历史读音密码在唐代宗李豫的诸多子嗣中,长子李适的名字读音常引发困惑。这位后来成为唐德宗的帝王,其名“适”不读现代汉语常见的“shì”,而作“kuò”。这一特殊读音背后,蕴含...
李豫 李适 2025-06-18 建中之乱:从泾原兵变看中唐王朝的统治危机建中四年(783年)十月的长安,五千泾原将士的怒吼震碎了唐德宗李适的中兴迷梦。这场因赏赐不公引发的兵变,不仅将帝国首都推向血与火的深渊,更撕开了中唐王朝看似稳固...
李适 2025-06-06 侯君集:从辅佐太子到追悔莫及的歧途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侯君集本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曾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然而,他最终却因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落得个身败名裂...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4-22 李承乾:身为太子为何走上谋反之路?在大唐盛世的辉煌背后,曾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太子李承乾谋反案。李承乾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自幼被立为太子,地位尊贵无比。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本应继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3-01 李世民之子李承乾:名字背后的独特含义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君主,他的众多子女也各有千秋。然而,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有一个名字显得格外特别,那就是长子李承乾。与其他兄弟多为两个字...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2-14 骊歌行陈吉原型揭秘:李承乾男宠称心在古装电视剧《骊歌行》中,陈吉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与太子的深厚情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陈吉并非虚构人物,他的原型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且与唐朝太子李...
李承乾 2025-01-15 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何已登储君之位仍谋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太子作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其地位尊贵无比,通常无需冒险谋反。然而,唐朝的太子李承乾却是一个例外。尽管已被册立为太子,他仍选择了谋反之路,这背后...
李承乾 2025-0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