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房玄龄,贞观朝为相二十余载,贞观之治第一功臣,李世民一生之友,爵封邢国公、魏国公、梁国公,高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贞观二十二年去世,享年70岁,死后陪葬昭陵,配享太庙。大唐风云人物志第七篇讲述“房谋杜断”之贤相房玄龄。
贤相房玄龄
李世民的一生之友
房玄龄出身于清河房氏,是诗书传家的官宦之后,从小就遍览群书,诗文俱佳,尤其在经史方面颇有造诣,还有一手好书法。早年在齐州举进士,后来到了隰城做了县尉。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房玄龄投奔李世民。根据史书记载,两人相见是在渭北,而房玄龄做官的地方是隰城,就是现在的汾阳,从隰城入关到渭北,需要经过潼关,而此时李建成正率军驻扎在潼关,房玄龄没有就近投靠李建成,而是奔波千里投奔李世民,不得不说有先见之明。李世民对房玄龄一见如故,将其收入幕府,由此开始了两人近三十年的通力合作。
武德年间,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房玄龄作为秦王幕僚一直跟随左右,除了在军略方面出谋划策外,他还负责李世民大军所有的文书工作,无论是下情上达还是上情下达,房玄龄总能做到言简意赅,丝毫不差,以致于每次李渊收到军报时都叹为观止,感叹就像亲眼看见了战场,与李世民面对面交谈一般。此外房玄龄还有一项关键的工作是记录将士军功,公正与否关系到前线军心,在这一点上他从未出错。
兢兢业业的房玄龄

除了以上本职工作外,他还为李世民挖掘人才,张亮、李大亮、薛收、杜如晦等人都是他向李世民举荐的,特别是杜如晦,本来已经打算离开秦王府到地方上任职,房玄龄一听急了,赶紧找到李世民,说道:“如果秦王只是想做一地之官,那么可以让杜如晦离开,如果秦王想有更大图谋,就一定要留下杜如晦。”随后详述杜如晦的能力,李世民听后大惊,亲自找到杜如晦,将其挽留,这才成就了“房谋杜断”的佳话。而从这点也能看出,此时无论是李世民还是他的幕僚,都已经动了夺嫡之心了。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夺嫡之争,而最核心的便是玄武门之变。在玄武门之变之前,太子党为了削弱秦王府,由李建成向李渊奏报,将房玄龄、杜如晦调出秦王府,还下令两人不得再侍奉李世民。当李世民得知李建成想要对他下手时,第一时间让长孙无忌去请房杜二人到秦王府商量对策,但是房杜二人拒绝了,史书记载二人的回复是怕私会李世民被李渊知道后,连累全族。但是也有一种说法是房杜二人离开秦王府之前,就已经多次“怂恿”李世民下手夺嫡,李世民一直未下定决心,他们怕这一次李世民还是没下决心,此时见面反而会连累李世民。
第二次李世民派尉迟敬德带着秦王剑去“请”房杜二人,甚至撂下狠话,如果房杜二人不来,就让尉迟敬德用秦王剑砍下两人脑袋带回来。这一次房杜二人感受到了李世民的决心,换上道士服装,趁夜色进入秦王府。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彻夜谋划下,玄武门之谋诞生,次日李世民率领众人发动玄武门之变,射杀李建成,一举赢得夺嫡之争,后来大封玄武门功臣,房玄龄和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列为第一等功臣。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由秦王进阶太子
李世民登基后,房玄龄出任中书令。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分别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最高长官尚书省为尚书左右仆射,中书省为中书令,门下省为侍中,均为宰相。房玄龄成了宰相之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进官吏考核,能者上,庸者下,削减大量冗官,将武德朝为了收拢人心大肆封赏的一些功臣驱逐出朝堂,贞观吏治焕然一新,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贞观朝有三大宰相,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其中杜如晦在贞观四年便去世了,魏征是在贞观七年任侍中,主要负责谏言,只有房玄龄,先是中书令,然后是尚书左仆射,一直到去世,做了近20年的宰相,而且是执掌尚书省,统管六部和天下百官,可以说贞观之治有房玄龄一半的功劳。

房玄龄贞观二十二年去世,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驾崩,两人相伴一生,如此看来说房玄龄为李世民一生之友非常恰当。
一生之友
与魏征截然不同的为官之道
魏征的犯言直谏我们耳熟能详,经常搞得李世民下不来台,以致于李世民要“誓杀这个乡巴佬”,反观房玄龄,却没有如此的“英雄事迹”,甚至他执宰天下二十余年,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事迹能让历史书记载,其实这就是房玄龄的为官之道,也是李世民每次都很放心将后方留给他的原因。
房玄龄不像魏征那样尖锐,在他心中,李世民是天子,是他要维护的权威,而在魏征心目中,他自己认为的“正确”才是权威,李世民影响了他的权威也会被怼。这种情况在一件小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房玄龄经过北宫门,看到少府少监窦德索正在修缮宫门,便上前询问,意思是宫门并不破旧,为什么要花钱修缮,窦德索向李世民报告了此事,李世民有点不高兴,感觉房玄龄管得太多了,便质问房玄龄,让他不该管的别管,房玄龄连连谢罪,本以为此事就过去了,哪知被魏征知道了,揪着李世民不放,公然上奏质问李世民,房玄龄作为宰相,哪些事该管,哪些事不该管,问询宫门修缮情况错在哪里?一通狂轰滥炸,李世民只得点头称是。房玄龄如此表现并不代表他是一个唯唯诺诺只唯上的庸才,相反他更是能通过合理的方法潜移默化去影响李世民的决策,为贞观之治保驾护航。
大唐不夜城,房玄龄为太宗保驾护航
房玄龄将李世民当做自己的权威,当然也有负面影响,比如说李世民想看国史,房玄龄同意了,还参照李世民的意见,对玄武门事变进行了修饰,这就是李世民篡改历史说法的由来;另外就是李世民晚年执意发动的讨伐高句丽之战,兴师动众却收效甚微,一直为后人诟病,作为宰相的房玄龄未能劝阻,如果魏征还活着,估计李世民是不可能率军北上的。临终前,房玄龄终于“硬”了一回,上《谏伐高丽表》,劝李世民休兵。
惧内的贤相

房玄龄惧内,整个长安城都有所耳闻,他的妻子出自名门望族范阳卢氏,虽是大家闺秀,却善妒,《隋唐嘉话》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话说李世民也听闻了房玄龄惧内,但是他不想自己的宰相在女人面前这样没有地位,有一次他故意封赏了房玄龄两个美女,房玄龄百般推辞,李世民“龙颜大怒”,严令他将两位美女带回府,房玄龄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回府。果然不出他所料,妻子卢氏看到两人后,火冒三丈,家里翻了天,两位美女当天夜里就被赶了出来。
次日李世民得到消息,试想这个卢氏竟然不给自己面子,便传唤房玄龄和卢氏入宫问询,房玄龄自然把所有事情都揽到自己身上,李世民哪能轻易放过他们,他指着卢氏说,要不把两位美人领回去,要不把毒酒喝了,话音刚落命人送上一杯毒酒。
众人本以为卢氏会屈服,结果卢氏“妾宁妒而死”,捧着毒酒一饮而尽,房玄龄大惊失色,却听见李世民哈哈大笑,无奈道“这样的女子不要说你怕,连我都怕!算了,我收回成命,你们回去好好过日子吧!”原来李世民给卢氏喝的并不是毒酒,而是一碗醋,从此之后“吃醋”便成了女人善妒的代名词。
房玄龄去世之后,李世民给予了他极大的哀荣,可是好景不长,高宗年间儿子房遗爱牵扯谋反被杀,房氏子孙贬的贬,流放的流放,房玄龄也因为教子无方,被高宗下令不得配享太庙,也算是被“坑爹”了一回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