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李世民晚年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世民为何52岁就过世?他晚年有哪些昏聩的举动?
历史上,名声不错的帝王,一般到了晚年,都开始变得昏庸,这好像就是个不可逆转的历史定律。
汉武帝刘彻年轻的时候,英明神武,把匈奴人打得载歌载舞,可是他到了晚年,逼死了太子,逼死了卫子夫皇后,把皇位传给8岁的小儿子,可谓是昏庸。明太祖朱元璋年轻的时候,从乞丐成为皇帝,40出头便完成了天下一统的工作。可到了晚年,开始诛杀功臣,放着二十多个儿子不立,却立年幼的孙子朱允炆为继承人。清圣祖康熙年轻的时候,灭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剿灭噶尔丹,可谓是雄才大略。但是到了晚年,他开始放纵下属,导致吏治腐败,差点把大清朝给毁了。其实,我们最熟悉的唐太宗李世民,到了晚年的时候,也有这样类似的经历。年轻的时候李世民堪称一代明君,那么他到了晚年做了哪些荒唐事呢?
一、沉湎于酒色,过上了奢靡的生活。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自古以来,几乎每个人都是这么个情况。年轻时候的李世民,一直立志要做一代明君。
所以李世民启用魏征,整天让他看着自己。但凡有任何过失,魏征都必须要直言不讳地告诉李世民,以此鞭策李世民。
因此李世民在年轻的时候,励精图治,创造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可是魏征死后,这情况就发生了严重的转变。
由于没人看着了,世上的诱惑又那么多,因此李世民很快就堕落了。因为李世民死的时候才52岁,实在是不算年纪大,所以他的晚年,依旧是可以好色的。
所以李世民开始大肆扩充自己的后宫力量,后宫住不下了,怎么办?老李是有办法的,他开始大肆兴建宫殿,就是为了装他的那些女人们。
因此晚年的李世民,不仅贪恋女色,而且大兴土木,搞得民怨沸腾。不过相对于秦始皇建长城、隋炀帝挖大运河,还是小巫见大巫的工程,因此没有激起民变。
二、不再察纳雅言,甚至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魏征成就了李世民的良好名声,可是与此同时,魏征也成就了自己的名声。不得不说一句,魏征这家伙虽然不贪财,但是贪恋名声。
他向李世民提出谏言以后,立刻去找史官褚遂良,让他把自己的话记下来。其实目的很简单,他就是要让自己名垂青史。
这件事被李世民知道以后,李世民勃然大怒,不仅取消了衡山公主与魏征长子的婚约,甚至将魏征的墓碑给推倒了。
因为这件事,使得李世民再也不相信什么直言纳谏的事情。他认为这些谏官,不是真心为了督促皇帝,而是为了给自己博取一个好名声。
此后李世民开始刚愎自用,不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过时间很短,两年以后,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归来,又开始怀念魏征的好了,便给魏征重新树立墓碑。
三、擅自篡改历史,搞得后来的皇帝纷纷以其为榜样。
我们读历史,其实需要分成两个阶段来读。一个是唐朝以前的历史书,这些历史书籍尤其是皇帝的起居录,参考价值非常高。
为什么?因为唐朝以前的皇帝,是不允许去翻看起居录的。可是从唐朝以后,这些起居录的真实性就要大打折扣了。
分界点,就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因为李世民曾经多次要求史官将起居录给他看。最早褚遂良说什么都不肯,并且把这件事记录在案。
可房玄龄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他欣然地和许敬宗合作,不仅把起居录给了李世民看,而且按照李世民的要求,开始删改起居录。
因此这个年代的历史记载存在很大的偏差,各种版本的记载都有。比较著名的有这么两个版本:
一个版本是李世民删改之前的起居录,这是有底稿留存于世的。还有一个版本则是李世民修改过后的官方起居录,两者的内容在大事件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首先,比如说前者认为太原起兵的主谋是李渊和李建成。而后者则将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了李世民,说是李世民策划了所有起兵的计划,李渊本来是不情愿的。其次,前者表示,当初李渊起兵后,攻打长安的主要功劳是李建成的。可是在后者中,这份功劳也落在了李世民身上。再者,前者笔下的李渊,是一个生活作风相对检点的皇帝,堪称一代明君。可是后者当中,却过多着墨于李渊的私生活,将他描绘成了一个好色之徒。孰真孰假,我们不敢随便说,因为总归大多数人是支持李世民的。毕竟宣传了这么多年的明君,不可能一夕就被拉下马。
四、迷恋长生不老,吃丹药中毒而亡。
这或许是所有皇帝的通病,因为人家家里是真的有江山社稷,所以他们真的想要再活500年时间。可惜这件事现实吗?肯定不现实啊。
你看看历史上有超过一百岁的大一统皇帝吗?压根就没有。能活到八十多岁,其实就该谢天谢地了。
李世民也很担心自己不长寿,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有必要的。所以李世民到了晚年开始迷恋仙丹,希望通过吃仙丹让自己长生不老。
结果这哥们跟雍正皇帝很类似,都是吃仙丹把自己给活活吃死的。当然了,这只是部分史学家们的看法,目前还存在争议。
总结:不管晚年怎么昏庸,都阻止不了他是一个伟大的皇帝。
其实按照上面的这些缺点来要求一个皇帝,这些要求实在是太高了。毕竟皇帝是天下之人的主宰者,人家还不是想干嘛就干嘛吗?
所以说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代明君,是有道理的。毕竟人家不是想干嘛就干嘛,而是对自己有足够的约束力。能创造贞观之治的皇帝,怎么可能是个昏君呢?
当然了,他昏聩的时间非常短,所以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小。相比较他娶了个媳妇儿武则天来说,他的昏聩来说,对李唐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
在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房玄龄的名字与“贞观之治”紧密相连。这位被李世民誉为“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的宰辅,其政治智慧与历史贡献无可争议。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其家...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房玄龄 2025-06-30 汉武帝与李广利: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在中国西汉历史的长河中,汉武帝刘彻与外戚将领李广利的关系,堪称一部交织着宠信、功过与权力博弈的复杂史诗。李广利,这位因妹妹李夫人得宠而崛起的外戚将领,在汉武帝的...
刘彻 李广 2025-06-23 李世民的情感世界:杨妃与长孙皇后的历史镜像在唐代宫廷的璀璨星河中,李世民与杨妃、长孙皇后的情感纠葛,始终是后世津津乐道的话题。作为一代明君,李世民的情感选择不仅关乎个人偏好,更折射出唐代皇室婚姻的政治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6-23 汉武帝与李夫人:一场跨越生死的帝王情谜在汉武帝刘彻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后宫佳丽如过江之鲫,唯有李夫人去世多年后仍让这位铁血帝王魂牵梦萦,甚至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的悼亡诗。这位出...
刘彻 李夫人 2025-06-20 石邑公主:汉武帝宫廷中的隐形人与历史尘埃中的幸存者在汉武帝刘彻的六位女儿中,石邑公主的名字如同被时光抹去的尘埃,在史籍中仅留下零星碎片。这位生卒年不详、生母存疑的公主,既无卫长公主“当利公主”的盐邑之富,也未像...
刘彻 2025-06-19 隐没在历史褶皱中的公主:李建成之女永宁原型考在隋唐交替的烽烟中,李建成作为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其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于玄武门之变。相较于其弟李世民诸女在史册中的清晰记载,李建成之女永宁公主的生平却如同被迷雾笼...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9 李世民与李君羡:从沙场战友到权力祭坛的君臣悲剧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谱系中,李君羡的名字如流星般短暂而耀眼。这位出身瓦岗的猛将,以“五娘子”的谶语悲剧收场,其与李世民的关系演变,恰似初唐政治生态的缩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8 李世民与杨氏:权力漩涡中的伦理困境与政治博弈在玄武门之变的血色残阳中,李世民不仅斩断了兄弟情谊,更将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纠葛刻入史册——他纳弟媳杨氏入宫。这位出身弘农杨氏的贵族女子,因美貌与家族背景成为权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7 薛万彻为何未入凌烟阁:政治站队、性格缺陷与时代抉择的交织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名单,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功勋而设立的“荣誉殿堂”,入选者多为玄武门之变的核心支持者或贞观年间政局稳定的基石。然而,战功赫赫的薛万彻却未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6-12 钩弋夫人与李夫人:汉武后宫双姝的绝代风华与命运沉浮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上,汉武帝刘彻的后宫堪称美女如云,但钩弋夫人与李夫人却以截然不同的传奇色彩脱颖而出。一个以“拳开玉钩”的奇事得宠,一个以“倾国倾城”的绝色闻名,...
刘彻 钩弋夫人 2025-06-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