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唐太宗李世民在当上皇帝后,为了纪念那些跟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功臣们,专门命人在长安城东北隅修建了一座巍峨的塔,命名凌烟阁。里面有24位功臣的画像,24位功臣都属于像李靖、魏征那样的将相之器。
李世民是比较善于处理君臣关系的,不然很多朝代都有斩杀开国功臣的情况出现,而这24位开国元勋却能得以善终,也说明李世民并非嗜杀之人。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君臣共同努力之下,才有了后来的“贞观盛世”。而尉迟恭也位列其中,因为他是披肝沥胆的忠义之士,屡次于险境救李世民脱困。
一、与李世民的生死之交
尉迟恭所处的时代恰逢隋朝末年,那时候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来自山西的刘武周联合突厥,迅速占领山西,并割据称帝。
后来刘武周经人介绍,了解到尉迟恭是一位军中猛将,于是就将他收拢过来。不过刘武周这个人自私自利,鼠目寸光。慢慢地,尉迟恭越来越瞧不上他。
后来没过多久,李世民率领唐军直接征讨刘武周,收复太原。在这场战斗中,尉迟恭和另一个将军当场被唐军俘虏。李世民见到被押上来的尉迟恭,与其聊天,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一见如故的感觉。

尉迟恭发现少年意气的李世民,见识卓绝,非等闲之辈,心下暗定跟着他前路必定好走。而李世民则看重尉迟恭有勇有谋,是名难得的好战将。于是当场将其封为将军兼右一府统军,纳入自己麾下。李世民认为有尉迟恭在侧,自己便能如如虎添翼。
621年,李世民亲率10万大军东征洛阳,在虎牢关与王世充、窦建德联军决战。为了更好掌握战况,李世民还率领500名精锐骑兵探查敌情。不料,窦建德军队发现了李世民,便出来追击。唐军人数太少,不免人心惶惶。李世民见状,拿起弓箭开始射杀,但不能阻止追兵。
尉迟恭感觉危险逼近,他执意让李世民先走,自己则留下来断后。尉迟恭毕竟是名悍将,斩杀数十敌军后,果断往回路赶去。身后穷追不舍的敌军被引入圈套,最终被早已守候在此的士兵一举歼灭。尉迟恭的勇猛果敢,忠心护主令李世民非常感动。
二、玄武之变,忠君之事
尉迟恭的忠诚之心不仅体现在战场上,哪怕后来卷入到朝廷内部斗争,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本心,毫不动摇。李建成和李元吉平常都在挖空心思想着如何诽谤尉迟恭,而且背地里收买秦王府的人。
有一次他们二人给尉迟恭送来各式金银,想要逼着尉迟恭就范。然而尉迟恭面无惧色地说道:“我如果私交太子,就是为人不忠。太子身边俱是这样的货色,又有何用?”
李建成顿时气愤不已,回去后着手派人暗杀尉迟恭。而尉迟恭因为深知李建成秉性,早有提防。晚上见到刺客来了便上演一出“空城计”。直接敞开房门,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刺客见到此情此景,内心十分害怕,便转身逃跑了,尉迟恭成功脱险。
李世民与二李的矛盾愈演愈烈,终于在武德九年的某天清晨爆发。早已埋伏好的李世民,在二李途径宣武门的时候,率兵将其包围。李世民将李建成射死后,看到逃窜的李元吉立刻飞身上马追逐。

途中李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李世民一时没有防备,从马上摔了下来。李元吉迅速赶到,拿过弓箭准备射杀李世民,就在这时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住了他。李元吉自知不是对手,转身准备逃跑。尉迟恭眼疾手快,放箭将他射死了。玄武门事变终最终以李世民获胜而告终。
三个月后,李世民当上皇帝,将尉迟恭视为第一功臣,赐封右武侯大将军,赏黄金万两,并将李建成家中珍藏全部赐给他。不过李世民皇位还没坐稳,颉利可汗率20万铁骑南下,抵达渭水河畔,京师安全受到威胁。
此时,唐朝局势尚未稳定,内忧加上外患,整个朝野人心惶惶。面对20万突厥的铁骑,李世民决定御驾亲征。但是国力尚未恢复,若直接与突厥开打,后果很严重。
如此,李世民干脆心生一计,率领区区六个骑兵来到了渭水河边,对着颉利可汗他们放声大骂。颉利可汗本来准备好与李世民的军马对峙,结果没想到却来了区区六个人。怀疑有诈的颉利可汗也不敢轻举妄动,于是暂时按兵不动观察对方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其实李世民并不是鲁莽之下的决定,此刻尉迟恭正在泾水河斩杀突厥。他在赌尉迟恭一定会赢,并且过来支援。尉迟恭没令他失望,将泾水河畔的突厥尽数斩杀。
之后带着自己的大批精锐部队过来支援,并摆出一副老子很不好惹的架势。见此情景,颉利可汗心知大势已去,跟李世民商议后,带着赠他的一些银两,退回草原。
三、矢志不渝,安享暮年
李世民励精图治,在他的治理下,国家越来越强大,并且安定日久。尉迟恭基本上闲赋在家,由于尉迟恭确实立过不少大功,说话也心直口快。因此颇有几分傲气的他难免得罪人,被人在背后说议论说闲话。幸亏李世民是明智之君,不轻易信他人托词,这才让尉迟恭未遭受过冤屈。这就是君臣之间,最基本但也是最难达成的——信任。

尉迟恭是少有的一生忠贞矢志不渝之士,所以尉迟恭的画像能够和李靖、李勣这些功臣排列到一起,悬挂于“凌烟阁”。我们通常都能看到,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少有人做到位极人臣的位置,还可以独善其身。
毕竟伴君如伴虎,李世民和尉迟恭这种君臣关系非常难能可贵。这说明,李世民是一位诚如君子般的明君,而尉迟恭的精诚石开也得到了善报。从古至今,信任,一直都是最珍贵最值得善待的。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功高震主与制度桎梏:李渊对李世民复杂态度的深层剖析在隋末乱世中,李渊父子以雷霆之势终结了三百余年的分裂,但唐朝开国史却因玄武门之变的血腥而蒙上阴影。李世民以"天策上将"之姿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惊世之举:“跪而吮上乳”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情感密码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太极宫北门玄武门爆发了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政变。秦王李世民以雷霆手段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后浑身浴血地走向太极宫深处,与惊魂未...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9 玄武门前的血色棋局:李渊22子中为何仅三人逐鹿皇位?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这位开国君主共有22个儿子,但最终围绕皇位展开殊死搏斗的,仅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人。这场看似反常的权力争夺,实则是嫡...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9 丹药与宿疾的双重绞杀:唐太宗李世民死亡真相再探公元649年5月26日,唐太宗李世民崩于终南山翠微宫含风殿,终年51岁(一说52岁)。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盛世明君,其死因在正史中仅以“暴疾不救”四字轻描淡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8 战神之憾:秦琼凌烟阁末位的深层密码在唐太宗李世民亲设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榜中,秦琼位列末席,与尉迟恭第七、程咬金第十九的排名形成鲜明对比。这位以“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闻名的战神,为何在功臣榜中屈居...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0-24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那句被历史铭记的“诅咒”与大唐皇室的宿命轮回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的弓箭与尉迟敬德的槊锋撕裂了李唐皇室的亲情。当李建成、李元吉的血浸透太极宫的台阶,李渊——这位开创大唐基业的开国之君...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23 贞观之治的隐秘支柱:长孙皇后如何以柔克刚铸就盛世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中,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被誉为政治清明的典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背后,站着一位以智慧与德行改写历史进程的女性——长孙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0-2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