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临终前大喊了哪6个字被耻笑千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每次读词,读到这首临江仙,内心仿佛也有百川奔腾而过,心潮汹涌、全身的血液都在搏击沸腾。
沉浸其中,思绪早已不由自主地飞往那遥远的天际,穿越时空,来到了东汉末年,那个血与火,情与义的年代,我看到,董卓、吕布、刘备、曹操、孙权刘表、袁绍、刘章......
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迎着风雨,踏着硝烟,提着长矛大刀,豪情阔步,昂首走来,个个意气风发,都意欲在乱世中,挣得一席之地,而第一个登场的便是董卓。
董卓进京,入主中原
董卓,字仲颖,东汉末年权臣,位列三台,封郿侯。一提到董卓这个人,我们第一印象可能就是,他当权之后的残暴不仁,激起民愤,仗着干儿子吕布武艺高强,万夫不当,滥杀无辜,令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最终,多行不义,死在了干儿子吕布的手上。真可以说得上是成也吕布,败也吕布。董卓死后,百姓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尸体被点了天灯,遗臭万年。
值得一提的是,董卓虽然被杀了,但是他临死前却大喊6个字,如今还成为了年轻人的口头禅。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东汉末年、皇室衰微,宦官和外戚专政专权,其中有一个比较知名的外戚就是何太后的兄长——何进。大将军何进掌权,联合袁绍并且密诏董卓进京,决议要铲除宦官势力。

当时,宦官集团以十常侍为核心,他们听到了对自己不利的风声,于是先蛊惑何太后,表忠心、拖延时间,延缓了何进的动作。另一方面,暗中积极谋划,先下手为强。
他们利用何太后骗取何进的信任,寻找机会诛杀,并且取得了成功。何进手下众军见到何进尸体,愤怒追杀官宦,中常侍段珪挟持皇帝逃走。
此时,董卓正率军驻扎在首都洛阳城外,看到城内乱作一团才知道出了事情。等到董卓赶到洛阳,皇帝已经被挟持出城,得知宦官张让等人带着小皇帝刘辩上了北芒山,便一刻不停,率军追赶。
最后,他营救了皇帝并且送还宫中,就这样董卓抓住了勤王救驾这个天赐良机,一举进入权力的核心机构。初进洛阳的董卓,依仗救驾功劳,大肆扩张势力。
他先是收服大将军何进的部众,后又引诱吕布杀害丁原,吞并了丁原的人马。洛阳城里那些成日只知道耍心机、使手段的高级政客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董卓不懂他们那一套,也不按套路出牌。
他只有刀,还有一颗凶狠的心,带着大西北汉子独有的生猛无畏,带着人马挨个问:“我要在洛阳城当家作主,你同不同意吧?”。随后,董卓就把不同意的人全杀了,提案全票通过。
说什么梅里情深,却不知天意人心
再后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董卓又废了刘辩,拥立刘协为汉献帝,开始了自己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以为只要依仗高压政策,就可以驾驭所有人,并且肆无忌惮地开始烧杀抢掠、奸淫掳掠。
一时间,董卓凶相毕露,并且在心腹李儒、吕布、李傕、郭汜等的助纣为虐之下,朝中大臣们的公然抗辩也没有任何的作用,反抗的人在后期都被杀了。
袁绍等人不甘受辱地逃走了,以图后事,如此一来洛阳就剩下一批敢怒不敢言,或者是忍辱负重,或者是明哲保身的了。一时之间,董卓竟然无人能够抗衡。
上述提到,自从董卓掌权以来,杀戮无度,已经是惹得天怒人怨。当时,曹操就是第一个除之而后快的人,他曾自告奋勇愿意去行刺董卓。
无奈事情败露,仓皇逃走,后得到谋士陈宫的搭救,回到家乡,散尽家资、招贤纳士,欲和袁绍联手骑兵讨伐董卓。公元190年,各州郡官员推举袁绍为盟主,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加入盟军队伍,共抗董卓。
董卓因害怕,放弃首都洛阳,迁居长安,并派遣李傕、郭汜劝降孙坚。同时,他还派牛辅出战,自己一路败退长安。后期,董卓在郿屋构筑堡垒,将抢夺来的财物悉数藏匿在这里,算是作为了他自己的大本营。
董卓盘算着,有郿屋这块根据地,进可挟天子号令天下,退可守住这根据地,安享晚年不是问题。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董卓自知想要他性命的人不在少数,于是特别倚重吕布,保护自己的安全。
吾儿奉先何在?
董卓性格刚烈暴躁,吕布稍微行动不和他的心意或者稍有差错,就会受到皮肉之苦。要不是吕布身手敏捷,几次都有性命之忧,因此吕布对于董卓是表面恭顺、内心怨恨。
另外,吕布经常偷背着董卓与他的姬妾私通,因此常常担忧,事情败露会死无葬身之地。司徒王允就是看出了他们之间的嫌隙,劝说吕布诛杀董卓、为民除害,此乃大英雄之举。
同时,王允还说董卓残暴不仁,根本没把吕布当做儿子看待,杀董是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吕布这才答应。于是,两人遂定下计策,邀请董卓来参加宴会,暗中在北掖门埋伏兵甲。
李肃执戟刺杀董卓,董卓右臂负伤,跌下马来,大声呼救:“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上前:“皇上有诏,讨伐逆贼”,就这样祸国殃民的董卓死于吕布之手。
董卓死后,老百姓普天同庆,而他的大本营——郿屋,藏匿的数万黄金和数十万白银全部被没收充公,郿屋再也没有了红绡软帐、美人在怀。
后来,董卓自己也被食肉寝皮,挫骨扬灰。只留下了那一句“吾儿奉先何在?”的遗言,被世人嘲讽了千年。
三国杀是一款很让人喜欢的一款游戏,游戏中董卓的台词就是:“得意时,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挡我者死,大开杀戒,权势手中握,富贵梦中来。失势时,汉室衰微,非我一人之罪,不料众叛亲离,竟成众矢之的。奉先......你?”
另外,董卓临死前所说的那句话,也成为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口头禅。看到这样的结局,你觉得董卓冤吗?此时或许很多人会想到一句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
有意思的是,董卓其实年轻时候的董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三好学生,人品好、性格好、武功好。同时,他还为人仗义,慷慨激昂,也曾忠君爱国,战场上有勇有谋,不惧生死。
怎料,随着权力的逐渐壮大,董卓也变了初心,成为了一个罪行累累的大魔头。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东汉末年,一场由董卓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原,洛阳城中的血雨腥风与关中大地的迁徙动荡,共同勾勒出汉室衰落的悲壮图景。然而,若将汉室倾颓的根源完全归咎于董卓进京,未...
董卓 2025-11-14 董卓“恩将仇报”背后的权力博弈: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悲剧东汉末年,董卓以凉州军阀身份入主洛阳,短暂掌控朝政后却迅速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部将吕布刺杀,全族覆灭。史书将其定性为“狼戾贼忍”的暴君,民间更流传其“恩将仇报”...
吕布 董卓 2025-11-12 何进之败:重兵在握为何折戟宦官,引狼入室又因何故东汉末年,政治腐朽,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斗成为搅动朝堂风云的核心矛盾。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却在与宦官集团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甚至不得不引董卓进京,最终引发了天下大乱...
董卓 2025-11-11 皇权阴影下的权力狂飙:东汉外戚跋扈的制度性溃烂东汉中后期,外戚势力如癌细胞般侵蚀帝国肌体,梁冀毒杀质帝、窦宪强夺沁水公主庄园、何进引董卓入京等事件,将"外戚跋扈"推向历史...
董卓 2025-10-29 虎牢烽烟下的利刃交锋:孙坚讨董时吕布的战场话语与权力博弈东汉初平二年(191年),当孙坚率领的豫州军在洛阳城郊与董卓主力展开生死对决时,战场上的刀光剑影背后,更暗涌着权力、忠诚与背叛的复杂博弈。作为董卓麾下第一猛将的...
吕布 董卓 2025-10-23 孙坚与董卓:乱世中生死相搏的恩怨密码东汉末年,董卓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暴政点燃天下烽火,而孙坚作为江东猛虎,以一己之力成为董卓最忌惮的对手。两人从长安的初次交锋到洛阳的生死对决,再到同一年陨落的...
董卓 2025-10-21 吕布的义父魔咒:乱世权谋下的背叛与宿命东汉末年,并州猛将吕布以“飞将”之名纵横沙场,却因两次弑杀义父——丁原与董卓——被后世冠以“三姓家奴”的骂名。这一反复无常的行为,既是个体性格的极端体现,更是乱...
吕布 董卓 2025-10-09 王允拒降西凉军:一场由战略误判引发的政治悲剧公元192年,董卓伏诛于长安受禅坛,东汉朝廷迎来短暂曙光。然而,司徒王允拒绝赦免西凉军残部的决策,却如同一颗火星引燃了关中平原的战火。李傕、郭汜等人在贾诩的谋划...
贾诩 董卓 2025-09-30 十八路诸侯折戟:解码董卓巅峰时期的军事与政治霸权东汉末年,当十八路诸侯以“匡扶汉室”之名集结于洛阳城下时,这场看似摧枯拉朽的讨伐战,却因董卓集团的军事铁幕与政治操控而沦为一场闹剧。董卓以五万精锐西凉军为基底,...
董卓 2025-09-26 貂蝉虚影下的权力真相:吕布刺董的深层动因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貂蝉以"连环计"核心角色的身份,将吕布与董卓推向生死相搏的境地。然而,正史《后汉书》《三国志》中...
吕布 董卓 2025-09-2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