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丽王娶到元朝公主为什么闷闷不乐
这个迎娶元朝公主的高丽国王叫王昛,他是高丽王朝第25任君主。元朝建立之前,高丽国数年遭其侵扰。特别是蒙哥在位时,竟致“拔其城十之有四”,几乎使高丽到了灭国的境地。高丽人相当顽强,尽管死伤惨重,却拼死抵抗。因此就形成了“蒙古一时半会灭不了高丽,而高丽也很难继续战争”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蒙哥要求高丽高宗送世子王禃入蒙古,双方就此达成和议。
蒙哥去世后,忽必烈即位建元,正式给高丽高宗下诏:“完尔旧疆,安尔田畴,保尔家室。”确定了宗主关系。王禃继位后,为了巩固王权,一度想和元朝和亲,求取元朝公主。但是忽必烈一方面嫌高丽是个国力贫弱的藩国,而王禃又年事已高,所以他拒绝了王禃的请求。王禃为了能和元朝攀上姻亲关系,也是很拼的,既然拒绝了他,他便让世子王昛入元朝为质,并替王昛求娶元朝公主。
当时,忽必烈正计划东征日本,作为藩国的高丽,不仅是最合适的粮草补给站,还可以派出将士一同攻打日本。所以他为了笼络高丽国,应允了和亲一事。1274年,对高丽国民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年世子王昛迎娶了元朝嫡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
王禃为显重视,不仅派朝臣率领迎亲队伍到元大都迎接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还让世子王昛率领朝中文武大臣在海边码头迎接公主,同时为了彰显举国之重视,他又命嫔妃、公主和命妇们在城外盛装相迎。
此外,全国的官员和百姓都穿上节日的盛装,秩序井然地立在沿途迎接这位从元朝来的高贵公主。如此隆重的场面,自然有元朝使者报告给忽必烈。忽必烈因此对高丽的忠诚非常.
王昛在迎娶忽都鲁揭里迷失之前,已经有了正妃王氏,现在好不容易求娶到元朝公主,他立刻将王氏降为贞和宫主,而忽都鲁揭里迷失自然做了正妃。不久,王禃病逝,忽必烈下诏册封王昛为高丽王,并允他改穿黄袍。高丽国也因与元朝有姻亲关系,得到了元朝的保护,因此政权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大家无不额手相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唯有一人“涕泣而已”,他就是王昛。
王昛大哭不止的缘故,并非是好不容易娶到了元朝公主,而是他迎娶的这位公主忽都鲁揭里迷失,实在太过刁蛮跋扈,对他常常非打即骂。忽都鲁揭里迷失由于是嫡长公主,从小就娇生惯养,任性妄为。嫁给王昛,她是一百个不愿意。
一方面,她是宗主国的公主,高丽只是小小的藩国,且国力薄弱,她瞧不上这个国。另一方面,王昛比她大了20岁之多,她看不上这个人。但是,她不能违拗忽必烈的命令,只能下嫁给王昛。当然,忽必烈为了补偿她,给她置办了非常丰厚的嫁妆。
忽都鲁揭里迷失嫁到高丽后,经常为一点小事便勃然大怒,辱骂两班大臣和达官贵人。至于王昛,他的日子就更苦了。王昛对忽都鲁揭里迷失处处陪着小心,但是忽都鲁揭里迷失却动不动就拿手杖敲打他。
有一次,忽都鲁揭里迷失和王昛前往天孝寺许愿,途中她嫌陪同的人太少,对王昛责骂不止。到了寺中后,王昛先进入了大殿,结果忽都鲁揭里迷失竟边骂边追打王昛。王昛在躲逃中,竟连帽子都被她打掉了。随行的大臣们眼睁睁地看着,也不敢上前阻拦,只能哀声叹气地说:“岂有辱大于此乎!”
还有一次,由于忽都鲁揭里迷失生下了世子王謜,王昛大摆宴席,文武大臣和嫔妃公主及命妇们都前往拜贺。贞和宫主王氏也在宴席上跪着向忽都鲁揭里迷失敬酒致贺,忽都鲁揭里迷失突然看到王昛回头看了她一眼。于是大发雷霆,非说王昛对她翻白眼,必定是为王氏抱屈。说完,不容分辨便将宴席撤去,并哭闹不休地催促下人,为她备轿要回元朝告状去。
王昛吓得一再向她陪不是,她却命人将王昛打开。最后还是她的奶妈认为她太过失礼,以死相劝,才算止住了她的胡闹。
不过,王昛为了讨她欢心,还是将贞和宫主王氏打入了冷宫。堂堂的高丽王王昛,由于常常受到忽都鲁揭里迷失的打骂,因此乾纲不振,“但涕泣而已”。
不过,有所失必有所得。王昛一向很重视和元朝的关系,所以他多次陪同忽都鲁揭里迷失回元朝探亲。忽必烈很满意王昛这个驸马爷,除了每次在他们离开元朝时,赐给他们很多金银珠宝和良巴外,还经常称赞他有才干,并允诺他“凡其国不便事,皆奏罢之”。
于是,高丽国一些内外忧患之事,在元朝的干涉下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比如有一年,高丽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元朝竟给高丽国“一岁粮”。元朝对高丽的重视和照顾,让高丽的经济得到了提高,高丽国人为此“大悦”。
1297年,年仅39岁的忽都鲁揭里迷失突然暴病而亡,王昛悲痛之余给她上谥号庄穆仁明王后,并将她厚葬。由于忽都鲁揭里迷失死得突然,一时流言四起,都说她并非病死,而是为人所害,世子王謜因此一再催促王昛彻查。
王昛惶恐不已,唯恐元朝听信流言怪罪于他,便向元朝上表恳请退位。在得到元朝应允后,他将王位禅让给王謜,而他成为高丽国第一位正式退位的太上皇。
在蒙古帝国的历史长河中,成吉思汗之孙拔都本有机会问鼎汗位,却主动将权力让予拖雷系宗王蒙哥。这一选择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是术赤家族在血统争议、地缘政治与利益权衡下的...
蒙哥的老婆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8 蒙古四杰之博尔忽:从孤儿到草原战神的不朽传奇在蒙古高原的苍茫风沙中,一位身披铁甲的将领单骑冲入乱军,将身负重伤的窝阔台救出险境。这位以命相搏的勇士,正是成吉思汗麾下“蒙古四杰”之一的博尔忽。作为蒙古帝国开...
窝阔台怎么死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10 成吉思汗算不算中国人:历史语境下的身份辨析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身份归属问题,因近代蒙古独立、民族国家观念兴起以及历史叙述的多元性,成为学界与公众长期争议的焦点。这一争议的本质,是历史人物与现代...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9-08 贾似道:历史夹缝中的复杂权相南宋末年,蒙古铁骑南下,中原大地风雨飘摇。在这段动荡岁月中,贾似道以权相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一生充满争议——既被《宋史》列入奸臣传,又因军事才能获忽必烈赞誉;既...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2025-08-29 权谋与功勋的交响:木华黎与博尔术的权力天平在蒙古帝国的权力版图中,成吉思汗麾下的“四杰”(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始终是核心支柱。其中,木华黎与博尔术因功勋卓著、深受信任,常被置于比较的焦点。若...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丘处机与“杀戮”的虚实之辨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丘处机——这位金元之际的全真道宗师,常被贴上“一言止杀”的救世标签,却也因成吉思汗西征期间的血腥屠城,被部分极端观点指责为“间接害死百姓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伊利汗国的正确读音与历史溯源在探讨中亚与西亚历史时,“伊利汗国”这一名称常引发读音争议。这个由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于13世纪中叶建立的政权,其名称的准确读音不仅关乎历史认知,更折射出语言文化...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2025-08-19 蒙古第三任大汗:孛儿只斤·贵由的权力之路与历史定位蒙古帝国的权力更迭始终与黄金家族的内部博弈紧密相连。作为成吉思汗之孙、窝阔台汗长子,孛儿只斤·贵由(1206—1248年)的继位过程充满戏剧性,其短暂统治更折射...
元定宗贵由评价 窝阔台怎么死的 2025-08-08 陈友谅与张士诚:乱世枭雄的实力较量与命运分野元末乱世,群雄并起,陈友谅与张士诚作为南方两大割据势力,均以抗元起家,最终却因战略选择与性格差异走向不同结局。一、军事能力:陈友谅的“巨舰铁骑”与张士诚的“守成...
张士诚 陈友谅 2025-08-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