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镜的坟墓被乾隆下令所毁,出自地方志《易县志》,里面记载了乾隆三年的时候,乾隆帝祭拜其父亲雍正帝时,由于田文镜的公墓占了泰陵神道导致乾隆的车辇无法通过,于是守陵官员就推平了田文镜的坟墓。
地方志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然而里面讲述的东西也不一定都是真实的,我们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辨别一些史料的真伪,《易县志》里面记载的这个事,多半有出入。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什么是神道,一般的陵墓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陵寝的主体建筑,另一个就是神道,我印象最深的是明孝陵,方城里面的以及北面都是主体建筑,主体建筑南面的大长道就是神道。
说田文镜的坟墓占了雍正帝的神道,这个应该是不可信的,清朝时期的礼仪规格最为繁琐,不可能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而且田文镜死在雍正之前,更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了。
清朝时期为了彰显皇帝对臣子的体恤,对于功劳很大的人,在死后可以陪葬帝陵,能够有这种殊荣的人,并不多,田文镜算是雍正朝为数不多的人之一。田文镜是以监生入仕的官员,就是那种上了官学,但是没有考中的一类人,在古代官员体系中最不入流,田文镜在基层熬了几十年,一直到雍正帝即位,用人以“重能轻贤、重才轻守”为原则才提拔起田文镜。
当时已经年过六旬本来在仕途上不可能再有作为的田文镜被雍正帝火速提拔,在署理山西布政使期间,改善了吏治得到雍正帝的垂青,第二年被调往河南担任巡抚,以雷厉风行的执政风格推行雍正帝的新政。
雍正六年,雍正特设河南山东总督让田文镜主政,由于田文镜为官清明,而且不怕得罪人,雍正帝称其为“模范疆吏”,是雍正一朝较为有影响力的官员,然而启用时岁数已大,在雍正十年,72岁的田文镜病逝。在田文镜死后,雍正将其葬在泰陵附近,谥号端肃,还入了河南贤良祠。
尽管田文镜在雍正一朝获得了极大的殊荣,但是在乾隆朝后期,却被守陵大臣夷为平地,这里面与《易县志》的记载是有出入的,是不是乾隆下令还不一定。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乾隆对雍正时期重用的官员并不太友好,首先就是张廷玉,兢兢业业一辈子,作为三朝元老,最后被乾隆百般捉弄。而李卫也受到了极差的评价,在乾隆南巡期间,就曾让人砸了李卫的神像,并且表示:“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甚至还说如果李卫还活着,必定要治他的罪。
对于田文镜,由于死的早,在乾隆即位前就已经下葬了,算是没有和乾隆打过什么交道,乾隆也没有直接评价过田文镜,但是在处理田文镜的继任河南总督王士俊案的时候,也能够看出乾隆对田文镜的态度并不好。
乾隆刚即位的时候,河南总督王士俊为了河南开垦,开捐输导致河南民众怨声载道,乾隆帝因此免去了王士俊的官职,理由是:“河南自从田文镜上任督抚以来,严格治理,他的下属官吏竟然剥削民众,致使河南人民深受其困。前年田文镜隐匿河南灾情不报,百姓流离失所,幸亏先帝爱民,派遣官员前去赈抚,才保证河南的安定,这件事天下人尽皆知。”前一句话直接否定了田文镜实行严政以来的所有功劳,后一句则认为田文镜瞒报灾情是有罪的。但是当时乾隆刚刚即位,还依赖雍正留下的班底才能运转,所以没有深究,等到乾隆五年的时候,河南巡抚雅尔图上奏表示要将田文镜挪出河南贤良祠,乾隆最后认定:“鄂尔泰、田文镜、李卫都是先帝的重臣,其实田文镜不及李卫,李卫又不及鄂尔泰,而他们三人素来不曾谋合。所以不能翻出前案。”
可以说,差一点田文镜连贤良祠都被挪出来,倒是年轻时的乾隆帝还有点良心,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乾隆60多岁的时候彻底忘了初心,大兴文字狱,大搞翻案风,凡是雍正认可的大臣,乾隆一律打倒,凡是雍正打压的群体,乾隆一律平反,产生这种“变态”的行为,也让常人所无法理解。
雍正刚刚给翻案的鳌拜,乾隆直接给否认,而在明朝被定义为汉奸的袁崇焕却被他平反,时至今日,乾隆对历史人物的盖棺定论还对当今史学评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田文镜的坟墓大概就毁于这一段时期,虽然没有找到相关资料证明是乾隆让人夷平了田文镜的坟墓,但是没有上级命令,守陵大臣会擅自毁了皇帝的陪陵?
《易县志》中记载田文镜的坟墓被毁,与真实历史有一定出入,但并非捕风捉影,田文镜坟墓被毁,至少有着乾隆的默许。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岁的乾隆帝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为储君,将写有其名字的密旨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这一决定震惊朝野,因为当时乾隆尚有嫡子永璂在...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31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乾隆与刘统勋:一场被误读的君臣风波在清朝乾隆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刘统勋是备受瞩目的名臣,他以清廉正直、敢于直谏著称,深受乾隆皇帝信赖,被乾隆称作“真宰相”的唯一一人。然而,民间却流传着“乾隆杀刘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7-25 孙嘉诚与邬思道:一场被误读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虚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与邬思道的命运交织,曾引发观众对“孙嘉诚是否杀害邬思道”的激烈讨论。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原型、剧情逻辑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来看,这一指...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4 乾隆皇帝的寿命真相:89岁高龄背后的历史逻辑与长寿密码近年来,网络上流传着"乾隆皇帝活了141岁"的惊人说法,甚至被包装成"养生奇迹"广泛传播...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24 清朝奏折制度:皇权专制的精密齿轮与信息中枢在清朝276年的统治中,奏折制度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将中央集权推向了封建社会的巅峰。这项始于康熙中期的文书制度,经雍正、乾隆两朝完善,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21 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血浓于水的皇室兄妹情在清朝康熙帝的众多子女中,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帝胤禛的兄妹情谊尤为特殊。作为康熙帝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温宪公主不仅是雍正帝的同母胞妹,更因成长经历与命运轨迹,与...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8 钮祜禄·讷亲之子:隐入历史尘埃的家族余晖钮祜禄·讷亲,这位乾隆朝权倾一时的首席军机大臣,其家族的显赫与个人的悲剧命运,在清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位风云人物时,他的儿子们却...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7-17 婉贵太妃有孩子吗?深宫长寿者的命运密码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婉贵太妃陈氏(1717—1807)以92岁高龄成为清史中最长寿的妃嫔。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朝的传奇女性,虽无子女却稳坐后宫高位,其...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6 为何只有清朝采用秘储制度:历史困境与制度创新的双重驱动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皇位继承制度呈现出独特性——秘密立储。这一制度自雍正帝创立后,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沿用,最终因咸丰后皇室子嗣稀少而逐渐废止。...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