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文帝时期,发生了一次较为著名的内战——靖难之役。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当皇帝是必须要有法理依据的,没有法理依据,朱棣就算打到了南京城,他也是无法说服大家的。如果每个人都能凭力量大就可以推翻皇帝,自己当皇帝的话,那皇权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朱棣虽然通过造反当了皇帝,但是他自己不能说是因为他的力量大,所以他能当皇帝。正如《西游记》里孙悟空说的那样,因为他有72般变化,手中有金箍棒,一个跟斗十万八千里,因此他可以取代什么本事也没有的玉皇大帝。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最终孙悟空也受到如来佛惩罚,被压在五行山下。

那么,朱棣当皇帝的法理依据又是什么呢?
朱棣发动战争这件事,是有法理依据的。
这个法理依据就在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里,朱元璋在《皇明祖训》里讲过,如果朝廷中出现了奸臣,祸乱朝纲,影响朝廷稳定,藩王们有权带着军队打到京城去,诛杀奸臣。
当朱允炆开始发动削藩行动的时候,朱棣不能说他干得不对。毕竟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朱棣是没办法指责朱允炆的。他只能指责朱允炆身边的大臣,认为是这些大臣在皇帝身边进谗言,蒙蔽圣听。所以朱允炆才会有昏聩的言行。因此朱棣必须按照《皇明祖训》,打到南京城去,把这些奸臣给诛杀了。
朱棣打了四年的仗,也是有法理依据的。
朱棣为什么能够持续不断地和朱允炆打四年?因为朱允炆一直不愿意把他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这些人除掉。
汉朝的时候,吴王刘濞等人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他们的理由也是因为汉景帝的身边出现了晁错这样的奸臣,所以他们必须打到京城去,帮助汉景帝把晁错杀掉,维护皇权的清明。
汉景帝看明白了“七国之乱”的软肋在哪里,所以他抢先把晁错给杀掉了。虽然汉景帝做这个事情很不近人情,毕竟晁错是他的老师,而且晁错还是为了他,才鼓励他削藩,但是最后他却把晁错给杀掉。汉景帝做这件事,确实道德有亏。

但是不管怎么说,当他把晁错腰斩于市以后,实际上就堵住了吴王刘濞等人的借口。既然你们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的,那好啊,现在我主动把你们所说的奸臣给杀掉,你们为什么还不退兵呢?不退兵,那不就是明显的造反吗?
所以,汉景帝在平定“七国之乱”的时候,是理直气壮的。
但是朱允炆不愿意杀齐泰、黄子澄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也正是因为朱允炆不愿意杀,因此就给了朱棣一直打下去的理由,直到他取得最后的胜利。
后来,朱棣就打到南京城的时候,其实当时朱棣心里是很担心的。因为《皇明祖训》确实允许藩王“清君侧”,但是一旦实现了“清君侧”的目标,朱元璋就规定,藩王们必须迅速返回自己的藩国。决不能逗留,逗留就是造反。
因此,朱棣打进南京城后,他就必须要寻找不回去的理由。只要找到了这个理由,他才能一直待在京城里。
这时候我们发现,当朱棣打到南京城的时候,皇宫在这时候突然燃起了一把火。很快,太监从火中拉出来三具尸体。由于已经被烧得面目全非,因此谁也不知道这三具尸体是谁的。不过太监却说,这是皇帝朱允炆和皇后以及太子的遗体。也就是说,他们已经“畏罪自杀”了。
这三个人的死,可以说帮了朱棣一个大忙。
既然皇帝不在了,就应该找新的皇帝。谁适合当新的皇帝了?显然是太子。但是好巧不巧的是,太子也已经被烧死了。

如果皇帝没了,太子也没了,那么这时候就需要考虑重新立谁为新皇帝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除了大臣们会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以外,还必须征求皇太后的意见,皇太后在这时候成了关键。
不过,当时并没有什么皇太后。马皇后可以称为太皇太后,不过她就已经死了。朱标的妻子常氏曾经是太子妃,但也已经死了。因此真正能够被称为“皇太后”的,只可能是朱允炆的妻子。但是又一个好巧不巧,朱允炆的妻子也被烧死了。所以,朱棣在选新皇帝的时候,就找不到人商量,只能找群臣商量了。
这时候,群臣都一致拥戴朱棣为皇帝。
这就是朱棣当皇帝的法理依据!也就是说,朱棣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当的这个皇帝。
当然了,究竟京城里的那把火是不是朱棣派人干的,这个不得而知。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南京城的大门,就是李景隆和谷王给朱棣打开的。他们放火烧死皇帝,并非不可能。
或者说,当时朱允炆已经逃走了,而随便拉出几具尸体来,说成是朱允炆一家三口的,以此来表明朱允炆、太子、皇后都不在,只能他“勉为其难”主持政局,这也未可知。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永乐大帝的雄图:朱棣登基后的改革与扩张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永乐后宫血案:朱棣屠杀三千宫女的真相与权力逻辑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后宫惨案。据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因宠妃权贤妃暴毙,牵连出所谓“谋逆”阴谋,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凌迟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靖难烽烟中的生死迷局:建文帝逃亡路线与历史真相的考古解密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靖难烽烟后的权力阴影:建文帝生死谜局中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真相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