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为何执意要杀掉上官婉儿?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李隆基轻视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没有根基,如同墙头草一般,习惯于依附别人,又极易被人连根拔掉,这是她命运的根源。但悲剧根源在祖上,并不在她自己,实际上她已经做到了最好,只不过是太过势单力薄、孤立无援。
上官婉儿出生于名门世家,她的祖上可追溯至汉武帝之后的辅政大臣上官桀。起初,上官桀同另一位辅政大臣霍光是儿女亲家,后来二人矛盾对立。最终,上官桀参与燕王刘旦谋反被汉昭帝灭族,所以上官婉儿属于是宗族中的劫后余生。
到了唐朝,上官家族再度兴旺。当时,上官婉儿祖父的上官仪已经当上了高宗李治的宰相。然而,进入权力中枢通常也意味着陷入权力漩涡。上官仪为人耿直,一心拥护李唐,所以他不愿意看到武则天执掌六宫,觊觎皇权,于是极力主张高宗废黜武则天。
但是李治这个人不仅“惧内”,还优柔寡断、缺乏担当。本来上官仪已经为他起草好了“废后”诏书,第二天朝堂宣读,万事大吉。可是当面对武则天的哭闹质问时、又像泄气的皮球一样瘫了。甚至最后说,之所以废后,全受了上官仪的蛊惑。把责一推三六五。
武则天得势不饶人,一口气几乎把上官家族杀个精光。当时上官婉儿因太过年幼,于是受到武则天“仁慈”的光顾而幸免。但是武则天并没有将上官婉儿贬为平民,还以自由,而是同其母亲一起充入掖庭为奴。所以,从上官婉儿起,她的家族再次因受重创而走向没落,这就是她“根基浅”的原因。
但是上官婉儿是一种“墙上大葱”的性格,即根枯、叶烂、心不死。同时事业可以看作是心气儿高、励志。所以她长大后又依附了仇人武则天,可谓是真正做到了“识时务者为俊杰”。武则天惜才,上官婉儿才高八斗,因此二人是各取所需,尽释前嫌。而正是得益于武则天的赏识,上官婉儿混得风生水起、炙手可热,而且许多政务均由她辅助处理,如同武则天的影子一般。但实际上,上官婉儿在武则天面前卑微如蝼蚁。
举个例子,上官婉儿曾经同武则天的近侍张昌宗眉来眼去,暗渡陈仓。一次用膳时,二人又眉目传情起来。武则天见状操起匕首,直接插向上官婉儿的额头,然后马上命人前来将其拉出去斩首。好在上官婉儿同张昌宗一起跪地求饶,武则天转念,怜惜她的才学,所以才饶她不死。所以,上官婉儿很清楚自己在宫廷中的地位于处境,如果想有立足之地,那么只能无休无止地攀附权贵。因此,当武则天去世后,上官婉儿又依附了中宗李显。
中宗也爱慕上官婉儿的才学,于是封其为昭容,同样一些文书诏令都由其制定起草。但是李显有父亲李治遗风,一样的怕老婆,而韦后又和武则天一样的有野心。所以,李贤很快大权旁落到韦后手中。那么此时上官婉儿该何去何从?当然是转投韦后。而韦后为了篡夺皇位,于是又献身于武三思,以谋求壮大势力。上官婉儿为了助韦后一臂之力,所以也毫不犹豫地委身于武三思。
所以,上官婉儿转来转去,只是更加暴露了自己无所适从的短板,就像只流浪猫一样,谁有吃的就跟在谁的身后“喵喵”叫。因此,当唐隆元年(公元710年)韦后被诛时,上官婉儿自不能幸免。因为,李隆基杀她没有顾忌,很从容。而也正是上官婉儿的弱小卑微,才让人感觉到怜悯与惋惜,甚至有些冤屈。实际上,她并不冤,只不过是赢得了部分人怜香惜玉的同情心罢了。
李隆基的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从上官婉儿的身世处境来说,她确实应该得到李隆基的同情和理解,但她毕竟是和李隆基是对立面的人。因为她曾经是“韦武集团”的走卒,她虽然反对安乐公主窥视皇位,但明确的支持韦后称帝,而李隆基是“李唐集团”的捍卫者,所以两个人之间的间隙不可能因韦后被诛而在一夜之间就得到弥合。特别是在诛杀韦后的最后阶段,上官婉儿又暴露出了她投机的本质。因为她在发现太平公主势力强大后,于是又偷偷地向太平公主送上了“秋天的菠菜”。
最后,当刘幽球率人杀入宫中后,上官婉儿又拿出一份亲自起草的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摄政的“遗诏”来自证清白,以示和韦后划清界限。此举,充分显露出了她高超的“走钢丝”技巧。但是,上官婉儿这招“马后炮”在李隆基眼中很多余。李隆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忠诚者让人敬佩,见风使舵者让人鄙夷。上官婉儿恰是后者,而且还会继续摇摆下去。很明显,她的下一个主人就是太平公主。因为,当时太平公主的权势非李隆基可比。
而李隆基恰恰忌惮的就姑妈太平公主。试想,以太平公主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以及所受当时“女人天下”环境的熏陶,她怎么可能对皇权不心动。所以,如果这次不趁机除掉上官婉儿,那么很可能姑息养奸、养虎为患。而现如今,正好是将上官婉儿纳入韦后一党而一网打尽的机会,所以生性果断的李隆基必要出手,以省了日后的麻烦。但是,上官婉儿对李隆基还形成不了致命的威胁,所以杀她是一件很“鸡肋”的事情,这也正是上官婉儿容易得到同情、又让李隆基略显无奈的地方。
李隆基的个人情绪
李隆基8岁丧母,童年在祖母武则天的威严的阴影之中度过,所以过得很憋屈。上官婉儿比李隆基大21岁,足可扮演李隆基母亲的角色。而实际上,上官婉儿对幼年的李隆基也给予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只是她这个“母亲”不称职。因为,上官婉儿的私生活比较混乱,故此在李隆基心目中的形象很差。比如,她最初为高宗李治的才人,后来又同武则天的近侍勾三搭四,同时又和朝臣崔湜不清不白,之后又成了中宗李显的昭容,而同时又同武三思翻云覆雨。所以,李隆基对这样一个水性杨花的上官婉儿,早就产生发自内心的厌恶,即便她不是十恶不赦、罪大恶极,也有心除之而后快。
总之,从依附权势到政治投机,再到不守妇道,上官婉儿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在李隆基的眼中都是减分项。所以,站在李隆基的角度,上官婉儿没有任何价值,留着还坏事、多余,这就是他执意要除掉她的原因。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七月,长安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撕裂。龙武将军王毛仲率三百禁军包围太平公主府邸,这位曾权倾朝野的公主仓皇逃入山寺,三日后被赐死于家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太平公主 2025-09-01 权谋漩涡中的败局:太平公主为何斗不过李隆基?在唐朝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中,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姑侄对决堪称经典。作为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太平公主曾权倾朝野,却在与侄子李隆基的较量中彻底溃败。这场权力博弈的结局...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权力漩涡中的父子悲剧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长安城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唐玄宗李隆基在一日之内连下两道诏书:先是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紧接着又赐予三尺白绫,令...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8-14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唐玄宗的三个女儿:命运交织的皇室女性群像唐玄宗李隆基作为中国历史上子嗣繁盛的帝王之一,其女儿群体的命运轨迹折射出盛唐皇室的权力格局与女性生存智慧。在史书记载的二十九位公主中,永穆公主、咸宜公主与太华公...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王皇后被废的真正原因:宫廷权谋与家族博弈的双重绞杀在唐朝近三百年的历史中,王皇后被废事件堪称皇权与门阀势力角力的标志性案例。无论是唐高宗李治废黜太原王氏之女,还是唐玄宗李隆基罢黜同州王氏之后,两起事件均以皇后无...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21 谢阿蛮与唐玄宗:盛唐舞影中的君臣佳话在唐朝开元盛世的辉煌图景中,唐玄宗李隆基不仅是政治领袖,更是艺术狂热的推动者。他扩建宫廷乐舞机构,网罗天下艺伎,将长安打造成世界艺术之都。在这片歌舞升平的土壤中...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陈玄礼:大唐风云中的忠勇守将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动荡岁月里,陈玄礼以忠诚与果敢书写了一段传奇人生。作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宿卫将领,他历经两次宫廷政变、一次安史之乱,最终以八十八岁高龄善终,其人生轨...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7-14 李隆基与武惠妃:权力漩涡中的爱恨纠葛与悲剧终章在中国唐朝的宫廷史上,唐玄宗李隆基与武惠妃的情感纠葛堪称一部惊心动魄的权力悲剧。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晚年却因宠妃武惠妃的离世陷入疯狂,甚至被后世推测为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惠妃 2025-06-30 唐玄宗与张九龄:君臣际会背后的帝王心术与士人风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56岁的张九龄身着紫袍步入大明宫时,唐玄宗李隆基或许未曾料到,这位岭南书生将成为开元盛世最后的精神符号。从《千秋金镜录》的诤谏到安史...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06-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