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相公”一词意思是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的人,那一代名相王安石为什么会被称为拗相公呢?冯梦龙在他的《警世通言》中,有一章是讲王安石告老还乡时,发现百姓对自己的变法都是怨言居多,这让王安石难以接受,最后抑郁而逝。而王安石性格执拗,根本没人能劝动他,因此是被称为“拗相公”。其实“拗相公”并非一个贬义词,一个社会里就需要性格固执的人,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自古官场如战场,官员们往往以各种正当途径或见不得人的勾当谋取升迁。王安石却是官场一股清流般的存在,他以第四名进士的好成绩入仕后,迈上的每个新台阶,主要凭一个“拗”字!
按旧制,具有京官身份的官员在地方任期结束后,可以书面申请回京参加考试,进入朝廷要害部门任职。王安石在淮南担任幕僚满期后,却坚决不走寻常路,毅然放弃重归朝廷的机会,自愿调任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市辖区)知县。在鄞县四年间,他推陈出新,主抓全局,因政绩显著获得晋升。宰相文彦博欣赏他的实干精神,多次在宋仁宗面前夸赞王安石淡泊名利、高风亮节,建议宋仁宗破格提拔。王安石却上书朝廷,以不愿由此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对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说不!
朝廷折中处理,召他入京走走考试过场,进入相关部门任职。王安石置若罔闻;欧阳修举荐他入京担任谏官,王安石根本不给老师面子,以祖母年迈体弱为由拒绝任命;朝廷多次下发让他到馆阁任职的调令,“安石屡辞。”朝廷时常想用各种京官职位引诱他入朝,又因担心他拒绝而作罢。最终,王安石看在老师欧阳修面上,入京出任度支判官(相当于今财政部部长助理)。
不久,王安石获得参与“同修起居注”的美差。这个职位天天随王伴驾,多少官员梦寐以求,王安石却“辞之累日”,这可把送敕令的阁门吏折腾得够呛。阁门吏三天两头给王安石送敕令,王安石拒不接受。阁门吏急得跪地拜求,王安石干脆“则避于厕”。阁门吏急红了眼,把敕令摆在大厅桌面,撒腿就跑。王安石从厕所出来,见状抄起敕令“又追还之。”他上章推辞十来次,才不得不接受任命,“自是不复辞官矣。”朝臣们得知拗相公终于不再执拗,“闻者莫不喜悦。”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才华出众,“名震京师。”生活中的王安石同样以执拗于肮脏而名扬天下。
王安石貌不出众,且“肤理如蛇皮”,本就令人敬而远之。他变本加厉地坚持“衣垢不浣,面垢不洗”,我行我素将污秽进行到底。
《石林燕语》云:王安石担任地方官时,两个好友对王安石的不良卫生习惯忍无可忍,与他约定:至少两个月内必须洗澡,新内衣由他们免费提供。王安石这才按约行事,洗澡后,“见新衣辄服之,亦不问所从来也。”
《梦溪笔谈》载:门生见王老师面色黧黑肮脏,误认为患上怪病,代为求医。医生安慰他:那是王老师数月不洗脸导致的污垢颜色,建议每天用澡豆洗脸。门生兴冲冲买了澡豆给王老师,王老师的脸更黑了:“我这黑脸是上天给的,澡豆洗不白!”《东轩笔录》也有类似记载,只是澡豆被换成园荽。
脸可以经年不洗,衣物更可以从崭新穿到破烂不下水。所以,王安石永远穿一身油腻污垢臭气熏天的衣物。这为虱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一次朝会上,王安石眉飞色舞、侃侃而谈,宋神宗目不转睛看着他,突然捂着嘴笑出声来。王安石莫名其妙,退朝后才得知,他慷慨陈词时,有个虱子在他的大胡子上自由自在爬行,才惹得皇帝忍俊不禁。
苏洵专门创作《辩奸论》来讥讽王安石,说他穿肮脏的仆从衣服,吃猪狗难咽之食,“囚首丧面(不梳头如囚犯,不洗脸像居丧),背离人之常情,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奸猾用心。
王安石饮食习惯同样执拗,从来只吃离自己最近的那道菜,根本不管滋味如何;他款待贵客,只有一份切成块的肉片和几个胡饼,其它全是蔬菜。不过,这样俭朴的执拗为他赢得了美名:“世多称其贤。”

王安石负责“纠察在京刑狱”专职期间,因一起刑事案件与开封府执法官们闹得不可开交:少年张三眼馋朋友李四无意中买到一只百战百胜的,多次加价求李四转让。遭到拒绝后,张三撕下面子抓起斗鹑就跑,却被李四追上捅死。开封府以李四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王安石看完卷宗,反驳道:“按大宋刑律,公开抢劫和私下盗窃都是偷盗罪。张三在李四不转让的情况下,抓起斗鹑逃离,这就是盗窃!李四追而杀之,这是追捕盗贼。杀死张三,当属正当防卫!”于是弹劾开封府渎职。开封府官不服,把卷宗上报刑部和大理寺重审,得到维持原判的回复。朝廷判处王安石处理不当,令其到开封府赔罪。王安石冷冰冰吐出三字:“我无罪!”
登州有个妇女无法忍受丈夫睡觉时梦话连篇、鼾声如雷,半夜用刀把他砍成重伤。由于案件性质恶劣,被上报朝廷合议。朝臣群情汹汹,异口同声建议将凶犯判处死刑。王安石力排众议,援引相关刑法为凶犯辩护。他认为,此案事出有因,且受伤者未死,应该以“减二等论“判处无期徒刑。他的建议被皇帝采纳,并被增补到法律条文中。
王安石不满当时“舍人院不准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的朝廷规定,上书力辩:“如果照此执行,舍人院名同虚设。舍人不能履行职权,只能听任大臣为所欲为!这并非说哪个大臣包藏私心,而是根本不应该出台这条规定!由于这条规定,柔顺的大臣不敢为陛下守法,强势的大臣趁机发布符合私利的法令,谏官和御史明哲保身不敢坚持原则!这样下去后果如何,臣不寒而栗!”这番话打击面太大,树敌过多,为他在日后改革之路上设置下重重路障。
正巧此时,王安石母亲病逝。他以丁忧为名辞官守丧。宋英宗即位,多次征召王安石。他始终以为母守丧和病魔缠身为由,拒绝入朝为官。
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得以重用。他有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对国家弊政和百姓疾苦感同身受,首次入京时,便凭满腔热血上万言《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提出变法主张,被宋仁宗束之高阁。宋神宗即位后,王安石再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奏折,经宋神宗批准,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亦称“熙宁变法”)”运动。这一运动,使他被列宁盛赞为“十一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改革家”。

这场运动旨在通过理财、整军、发展生产等各种手段,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现状,达到富国强兵的最终目的。由于变法内容涉及北宋各领域和阶层,分食了既得利益集团的蛋糕,又因一些改革措施操之过急或不切实际,侵犯乃至危害到百姓利益。变法运动从起步便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面对艰难险阻,王安石“强忮(zhì,固执)”的性格显露无遗。他旗帜鲜明亮明“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观点,显示将变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为了踢开改革路上的绊脚石,他本着“不换思想就换人”的原则,一个月内就撤换十四名御史(其中有个唐坰是由王安石举荐的谏官,因反对变法,被王安石贬谪病死半途),韩琦,富弼、范缜、苏轼、苏辙等反对派被他废黜殆尽。同时,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把支持改革的老臣和满腔热血的门生们推向前台,驾驭着改革航船艰难前行。
众所周知,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原因在于改革措施严重触及王公贵族和利益集团。御史中丞吕诲上疏弹劾王安石变法十大过失,反对派借此频频向宋神宗施压。地方官员将所有天灾人祸导致的百姓流离失所惨状,全部归结为王安石变法导致天怒人怨。“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在他们的联手绞杀下,王安石最终失去宋神宗支持,首次被罢相。
次年初,王安石再次拜相。时过境迁,变法派内部严重分裂,新法施行已然名存实亡。王安石心灰意冷,适逢长子病故,王安石悲愤难禁,辞相外任,于66岁时病逝江宁。王安石辞世,宣告“熙宁变法”寿终正寝。

其实,变法失败更多因为王安石的性格因素。北宋朝廷并非“洪桐县里无好人”,一些与王安石志同道合的大臣出于忠君爱国之心,坚定地为他摇旗呐喊,还从多方面向他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王安石却拗得出奇,“老虎拉车----不吃这一套”,“外甥点灯----照舅(旧)”,到了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地步。
欧阳修反对实施青苗法未果,索性申请提前退休,王安石将师生情谊抛到脑后,恶狠狠说:“如此人,在一郡则坏一郡,在朝廷则坏朝廷,留之何用!”
前宰相文彦博,多次举荐王安石入朝,只因反对“市易法”,认为这是官府与百姓争利,就被王安石逐出京师。
司马光是王安石的好友,只因多次写信劝王安石变法时注意积极稳妥,被王安石直接拉黑。
吕公著和韩维都对王安石有举荐之恩,因反对变法中的某项法令,前者被王安石驱逐,后者被他堵死晋升通道。
王安石以一己之力单枪匹马与反对派作战,且因自身太过执拗而导致这场被梁启超盛赞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偃旗息鼓,无疾而终,留下千古遗憾。
从“拗相公”王安石身上可见,个性无善恶好坏之分,但是做人有一意孤行和从谏如流之别。古往今来,无数本可以在历史舞台上呼风唤雨的英雄,都只因刚愎自用不屑变通而功亏一篑,或死于非命:屈原自沉汨罗江,商鞅作法自毙,项羽自刎乌江,韩信屈死未央,周亚夫绝食自辩,关羽败走麦城......性格决定命运,“咬定青山不放松”固然是值得歌颂的美德,“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未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作者简介】许云辉,男,1984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云南省保山一中教育集团高级讲师。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六十余万字。
公元1142年寒冬,临安大理寺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赐死,时年39岁。这场震惊朝野的冤案,不仅终结了一位军事天才的生命,更在历史长河中激荡起关于...
岳飞 2025-11-10 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宋宁宗朝“六君子”之首的忠义人生南宋宁宗朝(1195-1224年),朝堂暗流涌动,权臣韩侂胄专权,构陷忠良,而一批青年士子以血性之躯挺身而出,书写了士大夫“以道抗势”的壮烈篇章。其中,福州人杨...
宋宁宗 2025-11-07 假如赵构全力支持岳飞抗金:历史的可能性与现实困境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捷中以步卒击溃金国精锐“铁浮屠”,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更揭示了一...
赵构 岳飞 2025-11-07 宋高宗禅位之谜: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公元1162年,南宋军民刚在采石矶击退金军完颜亮的南侵,朝廷尚未从战争阴霾中抽身,55岁的宋高宗赵构却突然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宋孝宗)。这一举动看似突...
宋孝宗 赵构 2025-11-06 宋高宗与吴皇后:59年相濡以沫的帝后传奇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上,宋高宗赵构与吴皇后的婚姻堪称奇迹。他们携手走过59年,从北宋灭亡的动荡岁月到南宋偏安的稳定时期,始终相互扶持,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对跨越金婚...
赵构 2025-11-06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宋仁宗为何独守“仁”字?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的铁血统治者屡见不鲜,但宋仁宗赵祯却以“仁”著称,甚至因谏官包拯激烈进谏时被喷满脸唾沫星子仍能保持克制,成为后世称颂的“千古仁...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11-06 邢秉懿:靖康之变中的悲情皇后在两宋三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长卷中,邢秉懿的名字始终与“靖康之变”的国耻紧密相连。这位宋高宗赵构的原配皇后,以十七岁少女之身经历北狩之辱,在异国他乡承受了十二年非...
赵构 2025-11-05 宋仁宗:历史长河中的仁君典范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赵祯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仁慈”特质,在众多帝王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那么,历史上的宋仁宗究竟是怎样的人?他又...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11-05 王应麟的学术遗产:著作与墨迹中的治学精神南宋末年,浙东学派代表人物王应麟以“博洽多闻”闻名于世。这位历经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三朝的学者,在南宋灭亡后隐居乡里二十载,以著书立说践行“遗经传世”的志向。...
宋恭帝的儿子 宋理宗 2025-11-04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
宋哲宗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