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康熙和孝庄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为亲政智擒鳌拜,如果失败了,孝庄太后是否还有其他对策?
在清代入主中原初期,顺治帝驾崩后将帝位交给了还是孩童的儿子玄烨,这就是历史上的康熙帝。小孩子自然是不能处理国家政事的,所以权力集中在四位顾命大臣以及后宫孝庄太皇太后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位顾命大臣中原本排名最低的鳌拜后来居上,掌握了主动权,他广结党羽,擅权乱政,嚣张跋扈。而此时康熙也成长为了少年君主,急需除掉鳌拜,将权力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上演了清代历史上著名的“智擒鳌拜”事件。
当然了,这件事的结果大家都了解,那就是康熙用自己秘密训练的布库成功将鳌拜擒住,从此得以亲政。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点,如果擒鳌拜失败了,该怎么办呢?孝庄太后会有别的应对办法吗?
一、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
1、对皇室的忠心
鳌拜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满洲第一巴图鲁,翻译成汉语就是满清第一勇士的意思,这是一个足以自夸一辈子的称号,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出身好地位高。
根据资料显示他本人属于镶黄旗,而且只是其中的一名护军统领,所有获得的功勋都来自于追随皇太极东征西讨得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他是皇族爱新觉罗氏的奴才,所以在孝庄面前他只能自称家奴。
皇太极驾崩之后,豪哥和多尔衮开始争夺皇位,当时的鳌拜是豪哥非常坚定的支持者,原因当然很简单了,豪哥是皇太极的长子,拥有对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的绝对正统继承权。
这个时候,作为镶黄旗出身的鳌拜就找到出身正黄旗的索尼等人开始秘密制定计划,想要尽一切可能的阻止多尔衮上位,他们还发誓,如果不能让先帝的孩子继承皇位,那还不如一起给先帝殉葬。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多尔衮最终选择让步,拥立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当时只有6岁的福临当了皇帝,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自己作为辅政。这个时候多尔衮的目的其实很明显,这就是一个权宜之计,让清王朝在保持一心不分裂的同时,慢慢实现自己的野心。
2、实现政治抱负
不过在这个时候各种斗争还是依然继续着的,各方面的势力都在为了上位和获得更大的利益争斗着,多尔衮的重点打击对象是豪格,所以鳌拜也就成为了迫害名单中的一份子。
在这种环境下,鳌拜被打造成多尔衮的坚定反对者,后来顺治帝得以亲政,了解了索尼、鳌拜等人当年的英勇做法,认为鳌拜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忠臣,从此更是把他当成肱股之臣看待。
其实鳌拜在很多事情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并非向来嚣张跋扈,顺治14年,即公元1657年,孝庄病重的时候鳌拜是全程伺候寸步不离,甚至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图片:多尔衮和豪格剧照
到了顺治18年,即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成为顾命大臣。在这4个人里面,索尼为正黄旗,遏必隆和鳌拜是镶黄旗,苏克萨哈是正白旗,所以他们之间的各种权利斗争是必然的。
鳌拜和遏必隆同出一旗,基本就是同盟的关系,何况遏必隆深谙政治厚黑学,凡事不愿意出头露面,索尼身份虽然最高,但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垂暮之年,所以针锋相对的就是鳌拜和苏克萨哈。
在整个辅政过程中,鳌拜的野心逐渐膨胀,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被年少的康熙看在了眼里。
二、鳌拜真的可以造反成功吗
1、顾命大臣们都在干什么
索尼年龄较大,在临终前一直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一部分原因是来自自己的忠心,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孝庄的安排下,自己的孙女嫁给康熙帝当了皇后,索尼这样做,无疑可以保证自己的家族一直安享荣华富贵。
在鳌拜和苏克萨哈的斗争中,后者一直处于下风,手中也没有什么实权可言,所以在这个时候主动辞去了辅政大臣的职务,这就对遏必隆和鳌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苏克萨哈虽然没有啥大本事,可这件事做的很到位,此前由于多尔衮的影响,正白旗一直在八旗中不被待见,这次苏克萨哈表态做了忠臣,就让正白旗之前受到的各种不公统统清刷掉了。
遏必隆对鳌拜的各种行为向来是不评价的,不过在康熙4年,即公元1665年,却悄悄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宫中,虽然当时没有获得什么名分,但遏必隆根本就不在乎。
一直到了康熙16年,他的女儿突然被册封为皇后,这就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而遏必隆本人也只是被搁置仅一年,就被康熙皇帝原谅了。
那么鳌拜呢?一直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结果其他人都认清形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他却被康熙帝打倒在地,所以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是表面,而是一切都在背后行动,那些表面上不可一世的人,结局往往是荒唐透顶的。
2、即便失败也不足为惧
其实擒鳌拜哪怕是失败了,仍然不用怕什么,为啥这样说呢?此时八旗中的上三旗以及正红旗和正白旗,都已经选择站在康熙这边,镶黄旗中虽然有一部分人跟随鳌拜,却能量有限,而且还有个遏必隆,他一定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不会选择造反。
即便鳌拜用什么“清君侧”的口号逼宫,孝庄只需要一道诏书,就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诏令八旗回归到自己身后,所以鳌拜造反根本就是没什么胜算的。
大家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不要仅从小说、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分析,更要从真实的历史角度去寻找线索,这样纵横对比才能得到真相。
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姑侄共掌后宫:孝庄与孝端文皇后的权力共生与满蒙联姻在清朝初期的政治版图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与孝端文皇后哲哲的关系远非简单的姑侄亲情,而是满蒙联姻战略下权力结构的缩影。这对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姑侄,通过联姻、辅政...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孝端文皇后的女儿 2025-07-14 孝庄的“名字”之谜:生前绝不知“孝庄”二字在清宫剧的荧屏上,孝庄太后常以“我孝庄”的自称登场,这一细节虽为剧情增色,却与历史真实相去甚远。事实上,“孝庄”二字是这位传奇女性逝世后,由康熙皇帝及后世子孙追...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7-14 清朝为何不敢删除明朝历史:政治智慧与文化传承的双重考量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迭往往伴随着前朝史籍的销毁与篡改,但清朝却是个例外。从顺治二年(1645年)设立明史馆,到乾隆四年(1739年)《明史》最终成书,清朝历时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7-02 朱载垕谥号解密:从“庄皇帝”看明朝中期的政治隐喻明穆宗朱载垕,这位在位仅六年的明朝皇帝,其谥号“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如同加密的史册,将帝王的一生凝练为24字的政治密码。当我们剥开“庄皇帝”...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朱载垕下一个皇上 2025-06-27 查慎行:清初诗坛的孤光与历史褶皱中的文人标本在清初诗坛的星空下,查慎行如一颗孤星闪烁。这位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诗人,以万首诗篇镌刻时代印记,却在文字狱的阴影中活成惊弓之鸟。他的生平恰似一部微缩的清代...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27 佟国维与索尼:跨越满汉鸿沟的权力共谋者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佟国维与索尼的名字如双子星般闪耀。一位是出身汉军旗的“佟半朝”,一位是四朝元老的“辅政首臣”,看似分属不同阵营的两人,却在顺治遗诏制...
顺治为什么出家 索尼 2025-06-27 索尼:康熙朝的忠臣之辩与权力密码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棋局中,赫舍里·索尼的名字始终与“权臣”“忠臣”的争议相伴。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元老,以首辅大臣之姿主导了少年康熙亲政的关键转折,却...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20 孝庄临终遗旨:一场以爱为名的政治算计在《康熙王朝》的权谋叙事中,孝庄太后临终前对容妃的嘱托,成为改变容妃命运的转折点。这道看似“护佑太子”的懿旨,实则是孝庄在权力天平上的一次精密布局。当容妃因执行...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6-16 鳌拜:康熙帝师到权臣的蜕变与清初政局嬗变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上,鳌拜的名字始终与“权臣”标签紧密相连。这位历经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的勋旧重臣,其政治轨迹犹如一面棱镜,折射出满洲贵族政治向皇权专制转型...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6-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