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康熙和孝庄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为亲政智擒鳌拜,如果失败了,孝庄太后是否还有其他对策?
在清代入主中原初期,顺治帝驾崩后将帝位交给了还是孩童的儿子玄烨,这就是历史上的康熙帝。小孩子自然是不能处理国家政事的,所以权力集中在四位顾命大臣以及后宫孝庄太皇太后手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位顾命大臣中原本排名最低的鳌拜后来居上,掌握了主动权,他广结党羽,擅权乱政,嚣张跋扈。而此时康熙也成长为了少年君主,急需除掉鳌拜,将权力握在自己手中,这就上演了清代历史上著名的“智擒鳌拜”事件。
当然了,这件事的结果大家都了解,那就是康熙用自己秘密训练的布库成功将鳌拜擒住,从此得以亲政。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一点,如果擒鳌拜失败了,该怎么办呢?孝庄太后会有别的应对办法吗?
一、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
1、对皇室的忠心
鳌拜有一个广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满洲第一巴图鲁,翻译成汉语就是满清第一勇士的意思,这是一个足以自夸一辈子的称号,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出身好地位高。
根据资料显示他本人属于镶黄旗,而且只是其中的一名护军统领,所有获得的功勋都来自于追随皇太极东征西讨得来,这意味着什么呢?他是皇族爱新觉罗氏的奴才,所以在孝庄面前他只能自称家奴。
皇太极驾崩之后,豪哥和多尔衮开始争夺皇位,当时的鳌拜是豪哥非常坚定的支持者,原因当然很简单了,豪哥是皇太极的长子,拥有对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的绝对正统继承权。
这个时候,作为镶黄旗出身的鳌拜就找到出身正黄旗的索尼等人开始秘密制定计划,想要尽一切可能的阻止多尔衮上位,他们还发誓,如果不能让先帝的孩子继承皇位,那还不如一起给先帝殉葬。
在多方面的影响下,多尔衮最终选择让步,拥立皇太极的第9个儿子,当时只有6岁的福临当了皇帝,郑亲王济尔哈朗和自己作为辅政。这个时候多尔衮的目的其实很明显,这就是一个权宜之计,让清王朝在保持一心不分裂的同时,慢慢实现自己的野心。
2、实现政治抱负
不过在这个时候各种斗争还是依然继续着的,各方面的势力都在为了上位和获得更大的利益争斗着,多尔衮的重点打击对象是豪格,所以鳌拜也就成为了迫害名单中的一份子。
在这种环境下,鳌拜被打造成多尔衮的坚定反对者,后来顺治帝得以亲政,了解了索尼、鳌拜等人当年的英勇做法,认为鳌拜是个顶天立地的大忠臣,从此更是把他当成肱股之臣看待。
其实鳌拜在很多事情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并非向来嚣张跋扈,顺治14年,即公元1657年,孝庄病重的时候鳌拜是全程伺候寸步不离,甚至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图片:多尔衮和豪格剧照
到了顺治18年,即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鳌拜成为顾命大臣。在这4个人里面,索尼为正黄旗,遏必隆和鳌拜是镶黄旗,苏克萨哈是正白旗,所以他们之间的各种权利斗争是必然的。
鳌拜和遏必隆同出一旗,基本就是同盟的关系,何况遏必隆深谙政治厚黑学,凡事不愿意出头露面,索尼身份虽然最高,但到了这个时候已是垂暮之年,所以针锋相对的就是鳌拜和苏克萨哈。
在整个辅政过程中,鳌拜的野心逐渐膨胀,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切都被年少的康熙看在了眼里。
二、鳌拜真的可以造反成功吗
1、顾命大臣们都在干什么
索尼年龄较大,在临终前一直上书请求康熙帝亲政,一部分原因是来自自己的忠心,另一部分原因是在孝庄的安排下,自己的孙女嫁给康熙帝当了皇后,索尼这样做,无疑可以保证自己的家族一直安享荣华富贵。
在鳌拜和苏克萨哈的斗争中,后者一直处于下风,手中也没有什么实权可言,所以在这个时候主动辞去了辅政大臣的职务,这就对遏必隆和鳌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值得一提的是,苏克萨哈虽然没有啥大本事,可这件事做的很到位,此前由于多尔衮的影响,正白旗一直在八旗中不被待见,这次苏克萨哈表态做了忠臣,就让正白旗之前受到的各种不公统统清刷掉了。
遏必隆对鳌拜的各种行为向来是不评价的,不过在康熙4年,即公元1665年,却悄悄把自己的女儿送进了宫中,虽然当时没有获得什么名分,但遏必隆根本就不在乎。
一直到了康熙16年,他的女儿突然被册封为皇后,这就是康熙帝的孝昭仁皇后,而遏必隆本人也只是被搁置仅一年,就被康熙皇帝原谅了。
那么鳌拜呢?一直是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结果其他人都认清形式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他却被康熙帝打倒在地,所以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不是表面,而是一切都在背后行动,那些表面上不可一世的人,结局往往是荒唐透顶的。
2、即便失败也不足为惧
其实擒鳌拜哪怕是失败了,仍然不用怕什么,为啥这样说呢?此时八旗中的上三旗以及正红旗和正白旗,都已经选择站在康熙这边,镶黄旗中虽然有一部分人跟随鳌拜,却能量有限,而且还有个遏必隆,他一定会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不会选择造反。
即便鳌拜用什么“清君侧”的口号逼宫,孝庄只需要一道诏书,就可以用自己的身份诏令八旗回归到自己身后,所以鳌拜造反根本就是没什么胜算的。
大家在看这段历史的时候,也不要仅从小说、电视剧等文艺作品中分析,更要从真实的历史角度去寻找线索,这样纵横对比才能得到真相。
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顺治帝身世之谜:入关首帝的皇室血脉溯源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作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首位皇帝,其身世始终是清史研究的焦点。通过梳理《清实录》《清史稿》等正史记载...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10-09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顺治皇帝:病逝之谜与出家传说的历史考辨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谱系中,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结局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流传他因挚爱董鄂妃去世而看破红尘,最终遁入空门;而正史则明确记载其因天花突发...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25 董鄂妃的真实历史:红颜薄命与帝王痴情的传奇在中国古代宫廷史中,顺治帝与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流星,短暂却耀眼,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董鄂妃,这位满洲正白旗内大臣鄂硕之女,以其绝世容颜、出众才情与温...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16 孝康章皇后与董鄂妃:清初后宫的两位传奇女性在清初历史中,孝康章皇后与董鄂妃作为顺治帝后宫中最为瞩目的两位女性,常因身份关联引发误解。事实上,二者虽同葬孝陵、同为顺治帝后妃,却在出身、经历与历史地位上存在...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10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姑侄共掌后宫:孝庄与孝端文皇后的权力共生与满蒙联姻在清朝初期的政治版图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与孝端文皇后哲哲的关系远非简单的姑侄亲情,而是满蒙联姻战略下权力结构的缩影。这对来自蒙古科尔沁部的姑侄,通过联姻、辅政...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孝端文皇后的女儿 2025-07-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