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司马迁当年写《史记》的时候,如此评价了《山海经》中出现的异兽。据传,《山海经》所记载的是大禹、伯益的所见所闻。也就是说,书中所描述的动物,应该是上古时期存在过的。
不过,因为书中记载的一些异兽太过神奇,后人多认为它们都是杜撰出来的。那么,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山海经》中有没有可能真实存在的动物?
答案是:有!下面就来说说这些可能真实存在的动物。

犰狳
《山海经·东山经》“其状如菟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
翻译过来就是说这种野兽长得像兔子,嘴如鸟喙,眼睛像猫头鹰而尾巴像蛇。那么猫头鹰的眼睛是圆的,蛇的尾巴是细长的,鸟的嘴是尖的。可能这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犰狳同样是一种现存的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美和南美地区,是一种濒危物种。犰狳有着尖尖的嘴,圆圆的眼睛,尾巴像蛇一样细长,身上还有甲片。每当遇到危险的时候,犰狳便会将全身卷缩成球状,将自己保护起来,这不就是惟妙惟肖的“见人则眠”吗?
犰狳,又称“铠鼠”。犰狳是生活在中美和南美热带森林、草原、半荒漠及温暖的平地和森林的一种濒危物种,犰狳科共有9属21种(有1属1种已灭绝),包括裸尾犰狳属、圆头倭犰狳属、披毛犰狳属、倭犰狳属、犰狳属、六带犰狳属、大犰狳属、三带犰狳属、小犰狳属。
犰狳是除人类以外唯一携有麻风杆菌的动物。
大多数种类的犰狳,骨质甲覆盖头部、身体、尾巴和腿外侧;这层骨质甲深入皮肤中,由薄的角质组织覆盖。头部,前半部和后半部的骨质甲是分开的。身体中间的骨质甲成带状,可以灵活活动。在身体没有骨盘的地方,长有稀疏的毛。犰狳有小耳朵和长尖的嘴。前脚上生有有力的爪子,用于挖洞。
大犰狳(Giant Armadillo),身体长达1米,尾部51厘米。它可以用尾巴作支撑坐在屁股上。粉毛犰狳(Pink Fairy Armadillo),或倭犰狳(Pichiciego),是最小的一种犰狳,长约15.24厘米,粉白色,它的盔甲与其他品种不同,只覆盖头顶和躯干。三带犰狳(Three-banded Armadillo)能够把自己团成球保护自己。
九带犰狳(Nine-banded Armadillo)是在美国发现的唯一一个品种,主要生活在北卡罗莱纳州(North Carolina)到德克萨斯州。长约76.2厘米,雌性一般每年春天产下同卵四胞胎。
结构上最明显的特点是有关节的甲。这种由骨质组成的鳞甲上还覆有角质表皮。体上鳞甲形成各种式样,但通常是一个头盾及一系列颈部和身体大部分的保护盾板。在腹部和四肢盾板之间,柔软的皮肤上有稀疏的毛。有些种类能卷曲,以保护易受伤害的四肢和腹部。头骨长而背腹偏平。牙齿随年龄增长而部分地丢失。所有犰狳四肢都很结实,前后足大而有钝爪。除犰狳属外,前后足都是五趾,后足常为足行性。

大多数品种的犰狳白天生活在洞里,晚上出来找食物,它们吃白蚁、蚂蚁、蛇、腐肉和植物。
与贫齿目其他种类相比,犰狳的食性和运动并无更引人注目的特化,大多数种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但也吃些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或植物性食料。
体长12.5-100厘米,尾长2.5-50厘米,体重可达50千克以上;上体两侧和4肢外侧常覆盖着骨板与鳞板,构成保护躯体的盔甲,这一盔甲由几列可动的横带分成前后两部,横带间由弹性皮肤连接,可将身体卷缩成球状,以防御天敌侵害,耳小、舌能伸缩,前肢3-5指,指爪弯曲强大,后肢5趾,具爪,牙齿细小、钉状,终生生长。
犰狳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明显特征是它的一副鳞状铠甲。就是因为这副甲胄,它被西班牙征服者冠以“披甲猪”之称。西班牙人在中美洲肆虐的时代,他们常常见到阿兹台克部族人中的小贩,在村镇的集市上用犰狳肉换取可可豆。他们也注意到犰狳肉“非常美味可口”。
犰狳均是地栖生活,属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是杂食性,多吃甲虫、蠕虫、白蚁、黑蚁、蝗虫、蜥蜴、鸟蛋、坚果和蛇类等。更有趣的是,犰狳特喜欢吃腐烂的动物尸体,在草原上哪里有死牛、死马及其它动物腐烂的尸体,哪里就有犰狳在打洞,它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这些食物。
白日,犰狳躲在自然形成的洞穴或自掘的洞穴里,洞穴狭窄,截面为圆形,直径大概有20.32-25.4厘米,有时可达63.5厘米长。通常地穴有几处分支,其中的一个终止在一个巢穴处。巢穴里面铺着柔软的树叶和干草。一只能干的犰狳能打几个洞穴,每个又都有几处出口。这些洞口隐藏在树根间、空树干里或堤脚下。在昆虫食物供不应求时,犰狳就会增加觅食时间,连白天也外出活动。
公元前98年,长安城笼罩在肃杀的寒风中。太史令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一事仗义执言,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刑罚,实则是西汉政治格局与军事战略交...
司马迁 2025-11-04 弘农杨氏开基者:杨敞的出身与人生轨迹作为西汉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杨敞不仅是弘农杨氏的始祖,更以司马迁女婿的身份成为历史焦点。其家族背景与仕途经历,折射出西汉中后期政治格局的深刻变迁。一、显赫家世:...
司马迁 2025-10-31 末代秦王子婴:出身迷雾与悲歌人生子婴的出身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扑朔迷离的皇室谜团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处矛盾记载:《秦始皇本纪》称其为"二世兄子",即胡...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29 汉武帝的权力铁腕与史官的命运悲歌:司马迁宫刑事件再审视公元前99年,一场震惊朝野的案件将太史令司马迁推向生死边缘。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这位立志“通古今之变”的史官被汉武帝处以宫刑。这场刑罚不仅改变了司马迁的...
司马迁 2025-10-20 子婴身份之谜:秦始皇血缘中的“幸存者”与权力真空的产物秦朝末年,当赵高将玉玺塞进子婴手中时,这位仅在位46天的末代秦王,其身世却成为两千年来未解的历史谜题。司马迁在《史记》中留下三种矛盾记载:或为扶苏之子(始皇之孙...
秦始皇陵 司马迁 2025-10-13 司马迁所受宫刑:割除男性生殖器官的残酷历史司马迁,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的史学巨匠,因替李陵辩护触怒汉武帝,最终遭受了宫刑这一古代最残酷的肉刑。关于宫刑的具体操作方式,尽管史书未详载细节,但...
司马迁 2025-09-24 项庄身世之谜:楚国第一剑客的家族脉络在楚汉争霸的烽火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如同一把淬毒的匕首,刺破了鸿门宴的虚伪和平。这位被司马迁以寥寥数笔记载的楚国...
司马迁 项庄 2025-09-23 廉颇老矣:历史回响中的英雄迟暮与时代隐喻战国烽烟中,廉颇以“破齐败燕、守卫长平”的赫赫战功铸就铁血传奇,却在暮年遭遇“一饭三遗矢”的谗言构陷,最终悒悒而终。这个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典故,历经两千余年...
廉颇典故 司马迁 2025-09-05 楚怀王是昏君吗?——从历史迷雾中探寻真相在战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楚怀王熊槐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司马迁在《史记》中将其刻画为“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昏庸之君,但出土文献与后世研究却揭示出这位楚...
司马迁 楚怀王 2025-09-03 史记:跨越三千年的历史长卷——从上古传说到汉武雄图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以恢弘的叙事框架与深刻的历史洞察,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原乡。这部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十四年完成的巨著,不仅开创了“纪传体”史...
司马迁 2025-09-0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