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明朝末年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的话,明朝还有没有翻盘的机会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那么,在朱元璋的重整河山下,明朝翻盘的概率还是非常大。
崇祯帝朱由检刚刚继位的时候,明朝名将如云,人才济济,比如袁崇焕,孙承宗,袁可立,马世龙,卢象升,孙传庭,金日观,满桂,孙祖寿,黑云龙,张春,祖大寿,祖大弼,何可纲,赵率教,邱禾嘉,曹文诏曹,文衡,曹变蛟,陈奇瑜,洪承畴,左良玉,吴三桂,刘肇基,等数不胜数,还有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巾帼英雄秦良玉,财政专家毕自严,西洋火炮专家孙元化等。
是多疑急躁刚愎自用的崇祯帝自毁长城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如果把崇祯帝朱由检换成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明太祖朱元璋,绝对可以把这些好牌打得出神入化,轻松消灭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等群雄一统天下,并中兴大明王朝,开创盛世。
朱元璋有着崇祯不可比拟的人生经验。从一无所有到坐拥天下,朱元璋凭着自己的能力和个人魅力,团结了一大批人共同打天下,走过了从“创业”到“守业”的道路,所有事情都是亲身经历过的。这些经验是仓促即位、没受过正统皇帝教育的崇祯所不具备的,更不是书本上能学到的。
原因在于朱元璋更“接地气”。朱元璋出身于贫苦农民,做过佃农,当过和尚,要过饭,流过浪,当过兵。他知道百姓最需要什么,为什么会造反,知道造反的所有流程,也知道军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对症下药,先解决吃饭问题,明末农民起义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而崇祯,对农民军无论是剿还是抚,都没有过多去关注流民、受灾百姓的生活,只治标不治本。
朱元璋有魅力、会用人、敢放权。无论是徐达率军北伐,还是蓝玉统军北征蒙古,朱元璋都给予他们最大的信任,不揽功不掣肘。相对的是崇祯,无论杀袁崇焕是真中计,还是丢了面子找替罪羊,都不免让人怀疑他的心胸和能力。招抚农民军失败、与后金议和无果,都是经办的大臣背锅,到后来肯办事肯背锅的人没了,明朝也就撑不下去了。
朱元璋敢于整治吏治。军队盘剥粮饷,官员克扣救济粮,朝廷划拨的粮饷根本不能足额发到第一线。对此崇祯无能为力,有办法却瞻前顾后。粮饷不够了,只会继续向百姓征税,使更多百姓活不下去,走上逃亡、造反的道路。而朱元璋从小深受贪官污吏之苦,知晓其中利害,也曾出重拳整治吏治,知道从哪入手、晓得如何整治。吏治好转,内耗减少,明王朝的运转效率才会变高,无论是赈灾,还是御敌,才能做到运转自如。
军饷的问题,这就需要收割大部分高官的财产,据记载,当时的国家不是没有钱的,而是所有钱都在这样贪官身上的。而在贪官身上掏钱可以看记载朱元璋是很擅长的。完成这一步应该很大可能的,废了充公贪官重新任命。
只要整合了军队和有了军饷,朱元璋不是这些后来的明朝皇帝能比的,他自己就是可以统军的人,有部分藩王会听命勤王的。藩王其实当时大多是观望状态的,只要中央足够强硬,藩王其实不会明反的,只要平定了起义。清兵是入不了关的。
就算在满清和农民军的夹击下,朱元璋可能会直接迁都到南京,南京本来就是朱元璋定的国都,后来是朱棣夺了建文帝的政权,为了稳固统治,把都城定在自己的根据地——北京。明末,虽然北方有八旗兵、西北有农民军,但是南方的半壁江山还是完好的,更重要的是南方是财政赋税、粮食供应的重要来源。那么,迁都后,朱元璋有人、有粮、有钱,物质基础没毛病。
撤出北京城,把该带走的全带走,农民军打进来也只得到一座空城。因为提前撤,所以还能提前军事部署,给予辽东吴三桂最大的支持,调集南军做好北伐准备。李自成打仗打的太顺,其实根基是不稳的,甚至朱元璋可以诏安他,毕竟李对明室还有感情。接着朱元璋发挥才能收拾张献忠,然后辽东出兵八旗,那是很有可能成功的。
就算走到这一步依然还是危险,藩王威胁依然在,起义暂时压制了而已。但是只要给朱元璋缓冲发展的时间,走到这一步的话,后面可以平复的。起义,贪官,控制藩王,这都是朱元璋经历过的。当然当时的背景下,集军权,取军饷,定藩王,镇起义,开粮仓,每一步都是危险的。朱元璋有一半机会吧,他绝对有这能力和经验,但是每一步都有变数,很多成败在于每一股势力的一念之差。
至于民心,最后平定起义是需要开仓赈灾,也只能开贪官的粮仓了,国家当时是没有的,只能一路强开各地粮仓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皇帝能展现出应有的魄力、魅力、能力和担当,团结以大批志同道合的人,无论是朱元璋还是崇祯,都能带领大明走出困境。
可是崇祯帝朱由检的治国安邦能力最多就是幼儿园小学生的水平,而明太祖朱元璋的治国安邦能力相当于是博士后甚至中科院院士的超一流水平,让两个水平能力悬殊的选手来打同样的牌,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崇祯十七年勤政路:明朝覆亡的制度性困局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在紫禁城文华殿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祖父万历年间埋下的财政黑洞、父亲天启年间的阉党乱政,以及关外后金铁骑的步步紧逼。这位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启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