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和郭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郭嘉相比,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
常言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灭亡以后,魏国、蜀国、吴国共同治理天下。三国之间既然能够互相牵制,必然都有着强大之处。对于国家来说,它的每一步策略都影响着方方面面,所以皇帝任用的谋士就显得尤为重要。
蜀国有位大家比较熟知的谋士诸葛亮,他的很多计策都被奉为经典故事,对当时的蜀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
那么,其他国家没有能够抗衡诸葛亮的人物吗?当然有,这位谋士也是今天故事的另一位主人公郭嘉。至于二人谁更胜一筹,看看主席是怎么的评价。
诸葛亮的精彩事迹
建安六年,刘备集贤纳士,徐庶推荐了诸葛亮,但跟刘备表明需要他亲自去邀请。虽然还不清楚诸葛亮能力究竟如何,但还是拉上关羽、张飞来到诸葛亮的住所。
刘备两次都未见到诸葛亮,还是坚持前往。许是老天也被这份诚心打动,第三次到访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当时诸葛亮还在睡觉,刘备并没有上前打扰,而是默默等到他睡醒。
诸葛亮看到刘备心诚又不顾尊卑的虚心请教,最终答应了他的请求,出山辅佐。这就是著名的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就得到刘表的长子刘琦的器重,可这位长子却不受父亲刘表的宠爱,无奈的刘琦便前去请教诸葛亮。
起初诸葛亮总是推辞,不愿献策,刘琦只好用计套话,诸葛亮见无法推辞,才暗示刘琦应外出以求自保。刘琦心领神会后,向父亲毛遂自荐江夏太守一职。
刘表病逝后,刘琮继位。诸葛亮跟刘备建议攻打刘琮,刘备不忍,此时曹操率兵南下,刘备败走夏口,诸葛亮前去向孙权求救。
诸葛亮见到孙权,先是沉着地分析局势,让他了解唇亡齿寒的道理,后又先入为主,只给孙权两种选择方式,孙权只好联刘抗曹。
最终,在孙刘的联合下,曹操的大军在赤壁之战中损失惨重,又因曹操军中发生瘟疫,只得退兵。
此后每次出兵,诸葛亮都会守家,为刘备做好充足的后备力量。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与曹操再次对峙,赶忙请来诸葛亮支援,这场汉中之战,刘备取得了胜利,此后自称汉中王,任诸葛亮为朝中丞相。
至章武三年,刘备病重,立刻叫诸葛亮进宫,刘备对诸葛亮说:“我将命不久矣,你睿智宽广,安国成事还是得靠你,非曹丕能比,我的儿子刘禅继位后,若他有才干,你就辅佐,若无才干,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诸葛亮老泪纵横,允诺必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婵上位后,依靠诸葛亮的把控治理国家。由于长期的过度操劳,诸葛亮病重,不仅尚书仆射李福交代好可用之才,还跟各将交代自己死后先秘不发丧,让大军从容在敌军眼下撤退。
司马懿都十分感慨,称诸葛亮是位奇才。刘备能拥有此谋士,不得不说福气非常。
郭嘉的精彩事迹
起初有很多人没有听过郭嘉,是因为年少时的他就预见东汉末年天下将会纷争不断,毅然决定隐居深处。
郭嘉看透袁绍,认为他只是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在用人方面缺乏深见;思虑多端却看不透要领,喜欢谋划却难以决断,于是郭嘉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袁绍。
恰逢曹操的一位重要的谋臣戏志才去世,身边急需能够顶替之人,荀彧便向他推荐了郭嘉。曹操与郭嘉的第一次见面,二人就交谈甚欢 ,惺惺相惜,彼此都认定对方是自己的伯乐,于是郭嘉开始被曹操任用,成了军事参谋。
郭嘉为曹操建立大业的道路上,献了无数良策,才刚基本平定北方,就因水土不服、过度疲劳而英年早逝。
刘备曾依附曹操,朝中大臣皆认为刘备不可留,必须永除后患,可郭嘉向曹操说道:“若是把刘备杀了,这就违背您当时的初衷,况且他名声在外,会被人耻笑,不如您把他软禁起来”。
曹操同意了不杀的请求,却没听从软禁的请求,与刘备交好,不料,刘备趁曹操周围并无谋士的时候,以截击袁术为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范围,开始起兵抗曹,曹操颇为后悔没有听从郭嘉的提议。
建安五年,曹操为了避免将来攻打袁绍时腹背受敌,决定先攻打刘备,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万一袁绍趁机来攻打许都呢?
拿不定主意的曹操前去询问郭嘉,郭嘉说道:“袁绍生性优柔寡断,不会当机立断,决心攻打,而刘备立足未深,选择先进攻他不仅相对容易,而且成功性比较大”。由于上次未听从郭嘉的谏言导致留此祸患,遂曹操听取了郭嘉的建议。
正如郭嘉所料,当打败刘备时,袁绍还无任何举动。不久后,曹操开始与袁绍进行对峙,双方还在僵持中,曹方军营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孙策将要进攻他们的许都军营。
此消息已经传出,军中人心惶惶,本就处于劣势的曹操,内部又发生了动荡,很多人开始向袁绍方示好。危急时刻,郭嘉对曹操说:“孙策刚占据江东,惨死在他手里的都是些英雄好汉,他不善于防备,必定会被人暗杀”。
不出多久,便听到了孙策被仇敌许贡刺杀身亡的消息,这也使郭嘉在曹军中多了个神机妙算的称号。
郭嘉为曹操建立大业的道路上,献了无数良策,才刚基本平定北方,就因水土不服、过度疲劳而英年早逝。
二者谁更胜一筹?
虽然说到诸葛亮,人们普遍会认为他的对手是司马懿,其他人还不配和他相提并论。但近几年流行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句话,将另一个三国中的人物显现了出来,此人便是郭嘉。
很多人对三国中的谋士采用排名的方式,诸葛亮自然在第一梯队,但郭嘉却在荀彧、荀攸等人之后,和程昱等人排在一起,属于第三梯队。因此有很多人不屑一顾,郭嘉连和荀彧等人都不在一个阶梯,凭啥跟诸葛亮相提并论?
诸葛亮用七擒七纵来收买人心,但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兵分两路的决定,分散了兵力,而刘备一直按照诸葛亮的谋划前进,这也为刘备的兵败埋下了伏笔。
初次北伐,是至关重要的节点,诸葛亮应该自己督战,可他却让部下代劳,造成了失利。他吸取教训,此后的每场战役,均能在军中看见他的身影。
并且诸葛亮不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操劳过度,加重了病情,只为蜀汉获得了暂时性的胜利。
再看郭嘉,他多谋善断是最常被他称道的,十胜十败论也获得了他高度的评价。在十胜十败论中不难看出郭嘉对于古代兵法游刃有余的把握,古往今来,实属罕见。
但惋惜的是,郭嘉英年早逝,曹操为此痛彻心扉。但若想一想,如果曹操能够统一天下,郭嘉也能活到那个时候,按照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他怕是早早脱身出了第三阶梯。
但不论怎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非非要在二人中分出胜负。重要的是,诸葛亮和郭嘉提出的很多足智多谋的计策,都被后世称为典范,能为己用,为自己效力的国家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都印证了二人超常的本领。
在清朝同治帝的后宫中,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宛如一颗璀璨却又转瞬即逝的流星,她的一生充满了荣耀与悲剧,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令人叹息的一笔。出身名门,才情...
载淳怎么死的 孝哲毅皇后 2025-05-07 陈仓之战:诸葛亮究竟胜负几何?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陈仓之战虽不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那般广为人知,却也是一场极具戏剧性与战略意义的战役。此役中,诸葛亮率领蜀军与曹魏守将郝昭展开激烈交锋,而...
诸葛亮 2025-04-30 诸葛双璧:乱世中分途同辉的兄弟传奇公元181年琅琊阳都的晨曦中,两个婴孩的啼哭划破寂静——诸葛亮与诸葛瑾这对相差七岁的兄弟,在汉末乱世中开启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他们虽分属魏蜀吴三国阵营,却以&a...
诸葛瑾 诸葛亮 2025-04-30 历史迷雾中的虚构命题:诸葛亮与赵云关系的真相重构在三国历史的叙事迷宫中,"诸葛亮打伤赵云"这一命题犹如一则悖论,既缺乏正史支撑,又暗合后世对蜀汉政权内部矛盾的想象性投射。通...
赵云 诸葛亮 2025-04-30 邓芝:三国北伐中蜀汉的隐秘支柱与外交脊梁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北伐壮举始终是焦点,而邓芝作为蜀汉阵营中低调却不可或缺的将领,其角色远超“配角”定位。他不仅是诸葛亮北伐战略中的关键...
诸葛亮 2025-04-28 禁宫铁壁与南疆孤忠:向宠的文武双面镜像在三国蜀汉的权力版图中,向宠是少有的被《出师表》单独列名举荐的将领。这个被诸葛亮评价为"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襄阳宜城人,其...
诸葛亮 2025-04-27 孤忠蹈险:姜维九伐中原的胜负密码与精神丰碑在三国鼎立的苍茫暮色中,姜维以一介降将之身,继承诸葛亮未竟的北伐遗志,十五年间九度挥师中原。这场以弱击强的战略博弈,不仅是蜀汉最后的孤注一掷,更成为冷兵器时代&...
诸葛亮 2025-04-27 诸葛亮星落五丈原:鞠躬尽瘁的悲壮终章在三国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的品格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照亮了蜀汉的天空。而五丈原,则成为了这位千古名相人生旅程的终...
诸葛亮 2025-04-22 孔明与诸葛亮:同一人的不同称谓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数英雄豪杰的光芒。诸葛亮,这位被后世尊称为“卧龙”的传奇人物,以其卓越的智慧、非凡的谋略和高尚的品德,成为了...
诸葛亮 2025-04-17 诸葛亮故里探寻:琅琊阳都的智者之光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忠诚和治国才能,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千古名相。然而,关于这位伟大人物的出生地,却常常引发人们的讨论。诸葛亮的生平与成就...
诸葛亮 2025-04-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