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高俅的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本来这个人没什么存在感的,但是由于《水浒》的渲染,使得这个人让人印象深刻。虽说吧高俅宣传的非常坏,大家都能记住他这个“大奸臣”,甚至对他恨得咬牙切齿。历史上真实的高俅高太尉是怎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六贼”里面没他的份,是不够格吗?

高俅总共跟过三位名人,第一个是大才子苏东坡,第二个是驸马王诜,最后一位就是大艺术家,道君皇帝宋徽宗。书上没有记载高俅跟随苏轼的时间,但是记载了苏轼离开时推荐给小王都太尉王诜(王晋卿)的,这个王诜是宋神宗的妹夫,端王的姑父,王诜是个书画高手,估计苏轼跟王诜就是因文采方面认识的。元祐八年(1093年),高俅作为苏轼的小史,离别前把高俅介绍给朋友王诜。苏轼是天下闻名的大文豪,王诜作为苏轼的朋友文采也不会太差,把高俅介绍给王诜,可以说是抬举高俅。也从侧面证明高俅确实有点本事的,能做苏轼的小吏也就是文书,肯定字要写的漂亮,有文化功底,不然苏轼怎么能看得上?更不可能介绍给别人。为人处事方面也很圆滑,知道变通。他不仅毛笔字写得好,还会舞枪弄棒。

高俅来到驸马府上后,也是小心伺候,认真工作。有一天王诜得到一把上好的篦子,准备送给端王,就让人包好叫高俅送过去。高俅也是命该富贵,这一送就送出个太尉来,送出了一辈子的荣华富贵。高俅拿着篦子来到端王府上的时候,正好看到端王和一帮人在蹴鞠,正好球落到高俅身边,高俅的脑子是真好用,他是秀了一把之后再传给端王,端王一脚接住直接进球。端王很高兴,高俅这小子很会来事,就问他会蹴鞠,高俅说略知一二,端王要他露一手,结果端王鼓掌叫好,结果就把高俅给留下了,叫人给驸马送信说谢谢姑父礼物,把送礼的人也一同送我怎样?王诜当然没意见。

高俅就这样被突来的幸福给砸中了,更幸运的还在后头呢!本来跟着富贵王爷混已经是天大的福气,没想到端王也被幸福砸中了,坐在家里玩皇位就给送来了。哲宗驾崩无出,有高太后做主让端王进位九五之尊,做了皇帝,就是宋微宗。宋徽宗很喜欢高俅想要抬举他,高俅除了字写的好,有点文化外,之后踢球,其他什么都不会,也没当过官,徽宗就让他先去军队混个功劳,以后好提拔。徽宗想来想去还是送到边军刘仲武那里去历练军功,徽宗肯定已经打好招呼了。刘仲武刘仲武在崇宁三年(1104年),吐蕃赵怀德等叛宋的事变中,指挥得当获得大胜而使赵怀德等复降。大观二年(1108年),童贯及刘仲武在西边又取得了一次较大的胜利,他们成功地招降羌王子臧征仆哥,收复了积石军。立了大功之后,宋徽宗非常高兴,亲自接见刘仲武,还让他的九子当官,这是荣宠。估计高俅两次立功都参与了,刘仲武会来事,把功劳分给高俅。

据《挥麈后录》记载高俅“数年间建节,循至使相,遍历三衙者二十年。”几年时间就做到节度使的封疆大吏,管理三衙,掌握军权二十年。高俅跟刘仲武的关系是非常好的,刘仲武犯事是高俅给他求情的,刘仲武去世后,高俅还极力推荐儿子刘琦当官,应该想象的到高俅当初去刘仲武那里磨炼的时候,刘仲武给他不少关照,高俅是以恩报恩。
宋徽宗是十分宠幸高俅的,把禁军交给他管理。徽宗这个人除了不会当管家,其他什么都会,国家大事一概不管,任由下面的人胡搞。高俅管理禁军真的不敢恭维,他十分贪婪,禁军简直就是为他服务的,他让军人去做生意,做工匠等等,怎么赚钱怎么来,赚了钱都交给他,他倒享受的很,广建豪宅,而且都是军人免费帮他营建,每次家里需要建设都是叫军人来。宋徽宗来阅兵的时候,他搞得跟杂耍一般,花里胡哨,宋徽宗看了很高兴。这样管理军队能不出事才怪,所以后来“靖康之耻”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高俅的结局是还算不错的,还能善终。靖康元年,金军度过黄河,宋徽宗吓得往南逃到了泗州。童贯和高俅也带着军队赶来了,徽宗身边又聚集了一帮宠臣,他们此时没想去抵御外敌,勾心斗角确是非常厉害,童贯和高俅就非常不和,发生冲突。童贯是枢密使,是高俅的上司,他把高俅留在了泗州,名为“控扼淮津”,童贯以胜捷兵三千扈从渡淮阳。高俅知道大势已去,以生病为由回到了开封。跟随徽宗的童贯等人后来都被杀了,高俅貌似看出了徽宗和欽宗两父子要争权,他不想做牺牲品,结果他没有跟着徽宗去江南,最后病逝善终。他不仅自己寿终正寝,三个儿子还跟着沾光,都做到高官,高柄还在绍兴十七年(1147年)被封为昌国公。

高俅能混到开府仪同三司的高位不可能只靠踢球就行的,徽宗的宠臣那么多,为什么没有功名的高俅能受宠那么多年。在宋朝没有功名出身是上不了庙堂的,也就是进士出身才是主角。看《水浒》里面高俅是童贯的上司,以为太尉比枢密使大,其实是错误的。北宋军队最高机构就是枢密院,最高长官叫枢密使,也叫枢相。太尉在北宋不值钱,满大街都是,节度使也可以叫太尉,三衙长官也可以叫,军队高官都可以叫,高俅的官职是开府仪同三司,当然也可以叫太尉,当年岳飞,韩世忠都是可以叫太尉的。所以高俅再得宠因为没有进士身份,他永远也别想做枢密使和宰相,别人也看不起他,蔡京和童贯都是他的上司。只是高俅为人处世倒是有一套,不仅能讨好徽宗,在同僚面前也知道分寸。大家各发各的财,井水不犯河水。

高俅做的坏事没有蔡京他们那么多,危害远没有他们那么大,连六贼都不是。北宋六贼是北宋年间六个奸臣的统称,这六个人分别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勔、李彦,基本都是徽宗宠臣,重臣。南方方腊起义和北方金国入侵都是拜他们所赐,“靖康之耻”他们罪责重大。这六人除了蔡京在发配路上被活活饿死外,其他五个都是被欽宗给赐死的,当时有句谚语叫:“泼了铜倒了菜便是人间好世界。”铜是童贯,菜是蔡京,他们是六贼之首,可见当时老百姓多么痛恨他们。高俅的身份是不够资格的,也没他们作恶多端,所以高俅是幸运的。

高俅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他有个优点就是念旧。当年在刘仲武军中给过他方便,后来犯事高俅是出力在徽宗面前求情的,刘仲武死后高俅又向徽宗推荐他儿子刘琦做官,这个刘琦就是中兴名将,破金兀术拐子马的大将。高俅对苏轼也是懂知遇之恩,苏轼死后高俅也是经常支助他的家人,始终不忘本,这也是高俅留给后人的一点好印象。
公元1142年寒冬,临安大理寺内,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罪名被赐死,时年39岁。这场震惊朝野的冤案,不仅终结了一位军事天才的生命,更在历史长河中激荡起关于...
岳飞 2025-11-10 南宋乙丑科进士杨宏中:宋宁宗朝“六君子”之首的忠义人生南宋宁宗朝(1195-1224年),朝堂暗流涌动,权臣韩侂胄专权,构陷忠良,而一批青年士子以血性之躯挺身而出,书写了士大夫“以道抗势”的壮烈篇章。其中,福州人杨...
宋宁宗 2025-11-07 假如赵构全力支持岳飞抗金:历史的可能性与现实困境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捷中以步卒击溃金国精锐“铁浮屠”,金军统帅完颜宗弼(金兀术)哀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场战役不仅展现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更揭示了一...
赵构 岳飞 2025-11-07 宋高宗禅位之谜: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公元1162年,南宋军民刚在采石矶击退金军完颜亮的南侵,朝廷尚未从战争阴霾中抽身,55岁的宋高宗赵构却突然宣布退位,将皇位传给养子赵昚(宋孝宗)。这一举动看似突...
宋孝宗 赵构 2025-11-06 宋高宗与吴皇后:59年相濡以沫的帝后传奇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上,宋高宗赵构与吴皇后的婚姻堪称奇迹。他们携手走过59年,从北宋灭亡的动荡岁月到南宋偏安的稳定时期,始终相互扶持,成为历史上唯一一对跨越金婚...
赵构 2025-11-06 帝王一怒伏尸百万,宋仁宗为何独守“仁”字?在中国历史上,“帝王一怒伏尸百万”的铁血统治者屡见不鲜,但宋仁宗赵祯却以“仁”著称,甚至因谏官包拯激烈进谏时被喷满脸唾沫星子仍能保持克制,成为后世称颂的“千古仁...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11-06 邢秉懿:靖康之变中的悲情皇后在两宋三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长卷中,邢秉懿的名字始终与“靖康之变”的国耻紧密相连。这位宋高宗赵构的原配皇后,以十七岁少女之身经历北狩之辱,在异国他乡承受了十二年非...
赵构 2025-11-05 宋仁宗:历史长河中的仁君典范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赵祯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仁慈”特质,在众多帝王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那么,历史上的宋仁宗究竟是怎样的人?他又...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11-05 王应麟的学术遗产:著作与墨迹中的治学精神南宋末年,浙东学派代表人物王应麟以“博洽多闻”闻名于世。这位历经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三朝的学者,在南宋灭亡后隐居乡里二十载,以著书立说践行“遗经传世”的志向。...
宋恭帝的儿子 宋理宗 2025-11-04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
宋哲宗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