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宋王朝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应该所有喜欢历史的朋友都是有所了解。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按照司马光的记载,当宋皇后在四更天发现太祖去世的时候,她让太监王继恩去叫赵德芳前来。但是王继恩并没有去叫赵德芳,而是去叫赵光义。赵光义到来的时候,宋皇后虽然很惊诧,但是她立刻就跪在赵德芳面前,而且喊赵光义为官家,祈求赵光义能够保全他们母子的性命。
作为堂堂的皇后,宋皇后在当时为什么如此低三下四,又是跪拜又是求情呢?她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咱们先来分析一下,宋皇后当时是怎么想的,她为什么会做出如此低三下四的举动?
很明显,虽然宋皇后当时只有二十来岁,又遇到宋太祖突然死亡,但是当她发现宋太祖死亡的时候,她也非常明白,当时最紧要的事情,就是谁来当宋太祖皇位继承人的问题。
实际上宋太祖活着的时候,继承人的问题,早已在明争暗斗之中了。宋太祖打仗是一把好手,在政治处理上,本来也有一些很出彩的地方。比如“杯酒释兵权”就是宋太祖的创造,解决了开国功臣权力过大的问题,手段柔和,体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但是宋太祖偏偏在选太子的问题上没有主见,犹豫不定。要知道,宋太祖去世的时候,已经50岁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比较老了。那时候的人,差不多也就活五六十岁,何况宋太祖过于肥胖,身体也比较差。因此,他实在是应该尽快就把继承人的问题解决了的。
而且宋太祖和其他那些迟迟没立继承人的皇帝还不太一样。很多皇帝迟迟不立继承人,多半是因为没有儿子,或者没有成年儿子。宋太祖却有两个儿子,而且这两个儿子都已经成年,最小的儿子赵德芳在宋太祖去世的时候,已经17岁(虚岁18岁)了,按照古代16岁成年的说法,他也完全成年了。
有两个成年儿子,宋太祖却并没有确立继承人,实在不应该。
另外,宋太祖还有一个弟弟赵光义,这个弟弟也有不错的能力。如果宋太祖不想立他的儿子为继承人,他完全可以把弟弟立为继承人。
但是宋太祖既没有立儿子为继承人,也没有立弟弟为继承人,太子之位,就一直悬着。
正是因为太子之位一直悬着,所以宋太祖生前,太子之位的争夺,才会迸出一片刀光剑影。
比如赵光义射死花蕊夫人的记载。据说花蕊夫人曾经劝宋太祖把赵德昭立为继承人,这事让赵光义很不高兴,因此他在打猎的时候,假装失手,射死了花蕊夫人。
比如宋太祖迁都的记载。赵光义非常善于笼络人心,整个开封的文臣武将和赵光义的关系都很不错。宋太祖一方面害怕赵光义夺取,另外一方面也是想把太子之位给自己的儿子,因此就提出了一个迁都的举措。想把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从而跳出赵光义的包围圈。但最终,赵光义在大臣们的支持下,否定了宋太祖迁都的计划。
这其中,宋皇后也加入到争夺太子之位的行列中去了。
宋皇后一直没有生孩子。宋皇后没有孩子,有可能是宋太祖的原因,当然也有可能是她不能生育的原因。因为没有孩子,所以她一直把赵德芳当自己的孩子来养,一直希望宋太祖能够传位给赵德芳。
宋皇后为什么没有善待赵德昭?按照一些历史分析家的解释,这是因为赵德昭的年纪比宋皇后还大,如果宋皇后善待赵德昭的话,那么宋皇后和赵德昭会被别人说闲言碎语。而赵德芳比宋皇后小七岁,因此宋皇后善待赵德芳,是比较合适的。
现在咱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当太监王继恩没有把赵德芳叫到灵前,而是把赵光义叫到灵前的时候,为什么宋皇后吓得那么厉害?为什么她会立刻就跪
在赵光义面前,喊赵光义“官家”,并且还希望赵光义能保全他们母子的性命?
应该说,宋皇后想让赵德芳继承皇位,多多少少有些一厢情愿。宋太祖生前没有确立太子,但是根据宋太祖生前的表现来看,他最有可能选的接班人是弟弟赵光义,最不可能选的接班人就是赵德芳。这一点,连宋皇后也是知道的。
宋皇后显然知道,但是她不愿意赵光义当皇帝的。因为一旦赵光义当皇帝,也就意味着,宋皇后彻底没了地位。赵德芳当皇帝,她就是太后。而赵光义当皇帝,她却肯定进入冷宫。
正是明白这一点,因此,尽管她知道宋太祖倾向于让赵光义当继承人,但她还是希望把赵德芳叫到灵前,让赵德芳登位。假如赵德芳能够到灵前,她就可以对外面放话说,赵德芳是宋太祖临死前确立的继承人。这样一来,就算赵光义有怀疑,但是赵德芳一旦坐到皇位上,赵光义也没有办法了。
不过,当王继恩没有把赵德芳叫来,而是和赵光义一起前来的时候。宋皇后在那一瞬间可能一下就懵了。她肯定想不到,这是王继恩去把赵光义叫来的。她肯定以为,宋太祖早已把继承人交给赵光义了。赵光义现在来,就是来登皇位的。
既然如此,那么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赵德芳来继承皇位,显然就是一种“谋朝篡位”的做法。谋朝篡位,那是要受极刑的。所以,宋皇后在那一瞬间,才会吓得那么厉害,才会祈求赵光义饶了她和赵德芳。
可以说,当赵光义到来的时候,宋皇后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宋皇后想把这个事情做好,就必须在赵匡胤活着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她最好不要试图让宋太祖把皇位传给赵德芳。毕竟赵德芳是幼子,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应该继位。她应该及早地让宋太祖把皇位传给赵德昭。赵德昭是长子,让宋太祖传位给他,是说得过去的。
有人可能会说,花蕊夫人不是曾经劝说宋太祖传位给赵德昭,而被赵光义射杀了吗?宋皇后怎么敢这么干?
不对,宋皇后与花蕊夫人是不一样的。花蕊夫人毕竟是一个侧妃,而且曾经是孟昶的老婆,是一个女俘。宋皇后是正儿八经的皇后,出生显贵,明媒正娶。赵光义是绝对不敢像对待花蕊夫人那样,对待宋皇后的。
宋皇后还应该联络朝中大臣,积极取得大臣们的支持。同时她还要留意,避免赵光义的势力打入她的内部。比如王继恩,明显就是赵光义潜入到她身边的一个卧底。她当初要是早发现了这是个卧底,也绝对不会让他去通知赵德芳了。
按照历史记载,宋皇后是有这个能力的,可惜她没有这样做。
总之,宋皇后前期没有把这些工作做好,等到宋太祖死掉,赵光义到来的时候,真的是一切都晚了。不得不说,宋皇后当时跪在地上,承认赵光义是皇帝,并向赵光义求情,算得上是她一个明智的选择。
在古代中国,将军手握数万乃至数十万重兵,看似具备改朝换代的实力,但历史长河中真正成功的案例却屈指可数。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到安禄山的“渔阳鼙鼓”,这些特例背后...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5 皇权传承的隐秘逻辑:赵匡胤传位弟弟的深层动因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猝然崩逝于万岁殿,次日其弟赵光义即位,史称宋太宗。这场“兄终弟及”的权力交接,打破了自夏商周以来“父死子继”的皇位传承传统,更因“烛影...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4 投机者的困局:陶谷与赵匡胤的权力博弈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频繁。在这场乱世中,一位名叫陶谷的文人凭借政治投机步步高升,却在赵匡胤建立宋朝后陷入“献诏有功却终不得重用”的尴尬境地。他...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3 双帝治术论:赵匡胤与赵光义的治国能力比较在中国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与宋太宗赵光义这对兄弟帝王,以截然不同的治国风格塑造了北宋初期的政治格局。通过对比二人在军事战略、中央集权、文化政策及历史影响等维度的...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10-11 赵匡胤迁都长安之议:赵光义反对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战略考量公元976年,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在统一中原后,提出了一项震动朝野的计划——迁都长安。这一决策背后,既有对都城安全性的战略考量,也暗含着对皇权继承与政治格局的深远...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赵光义即位后朝臣沉默之谜:权力博弈与历史惯性下的必然选择公元976年冬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于万岁殿,次日其弟赵光义即位为帝。这场看似突兀的权力交接,却未引发朝臣大规模反对,其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从权力结...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赵匡胤传位之谜:为何舍子取弟背后的历史逻辑公元976年冬夜,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其弟赵光义仓促继位,史称“烛影斧声”事件。这场皇位更迭打破了中国传统“父死子继”的继承惯例,引发后世千年争议。结合《宋史...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9-26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文武兼资的仁君典范:解码宋太祖赵匡胤的多面人生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宋太祖赵匡胤以“陈桥兵变”的传奇开篇,以“杯酒释兵权”的智慧收尾,其人生轨迹既充满戏剧性转折,又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启示。这位终结五代乱世的开国之...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启 2025-09-11 赵弘殷育子传奇:乱世中一门三杰的家族史诗在五代十国的动荡岁月里,赵弘殷以禁军将领的身份在乱世中谋求生存,而他最为后人所称道的,并非其军事成就,而是他培育出三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儿子——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