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外戚世家》有载“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史记·孝景本纪》则记载为三个儿子)按理来说,刘恒既然与王后生有四个儿子,足以说明两人之间关系不错。然而,史书关于代王王后及其四个儿子的姓名竟然没有任何记载,再加上刘恒即位不久四个儿子便接连“病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历史资料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王后与王子没有记载,显然不太不符合常理
作为刘恒的原配,史料中不仅没有她和四个儿子的姓名,就连她的姓氏都没有提到,更让人称奇的是,其死后也没有陵园、没有追封。要知道,尹姬作为汉文帝的妾室,虽然《史记》中只记载了半句,却反而将其的姓氏留了下来。
难道是因为司马迁无法考证?这个说法显然不太合理,且不说司马迁书写《史记》时距离汉文帝并不算久远,其作为一个严谨的史学家,在书写《史记》时可谓煞费苦心,不惜多方考证求解,例如为了书写鸿门宴,便跑去询问了樊哙的孙子樊他广。那么,作为汉文帝的原配王后,司马迁就算无法打听到她和四个儿子的姓名,总不会连姓氏都打听不到吧。
更何况,西汉诸侯王虽然权力极大,相对较为独立,但从现有史料来看,诸侯王要册立王后和王太子,都必须上书获得中央政府的批准,从而接受中央政府的册封。例如《汉书·平帝纪》中便有“六月,使少府左将军丰赐帝母中山孝王姬玺书,拜为中山孝王后”的记载。也就是说,代王刘恒要册立王妃和王太子,必然会在中央政府留下资料,不可能查询不到。
如上所述,既然代王后的姓氏乃至姓名很难瞒得住,司马迁也不可能打听不到,那么为什么史料中却没有出现,恐怕也就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就连司马迁也有所顾及,不敢在《史记》中有所提及,不得不对其刻意隐瞒。
代王后到底姓甚名谁,恐怕与吕后脱不了干系
代王后作为刘恒的原配,即使其在刘恒即位前已经去世,即使刘恒即位后不久四个儿子也全部“病死”,却是为什么要将其姓名乃至姓氏故意隐去呢?台湾学者郑晓时在《汉初诛吕安刘的政变过程与历史意义》中认为,代王王后极可能是吕家女。
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虽然汉朝的皇位又历经了汉惠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三位皇帝,但实际上在刘恒继承皇位之前,朝中大权始终掌握在吕后手中,而吕后为了保证吕氏的荣华富贵,又在掌权期间大肆推行“刘吕配”,以致清朝史学家赵翼说“吕氏有女,不以他适,而必以配诸刘”。
吕后不仅让儿子惠帝刘盈娶了亲外甥女张嫣(鲁元公主之女),又将侄子吕禄的女儿立为了少帝刘弘的皇后,而且迫使诸侯王们都娶了吕氏诸女,例如赵王刘恢(原梁王)、朱虚侯刘章、赵王刘友(原淮阳王)的王妃全部是吕氏,只有齐王刘肥因尊鲁元公主为王太后、淮南王刘长为吕后养大、燕王刘建因为早逝,才得以免过此劫。
那么,作为刘邦当时在世的长子,吕后又岂会放过代王刘恒?据此推断,代王刘恒的原配王后,恐怕也是出自吕氏家族。
代王后与儿子不见于史料,恐怕与“诸吕之乱”有关
吕后掌权十余年,当其于高后八年(前180年)八月去世后不久,西汉中央朝廷便爆发了“诸吕之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以“诸吕密谋造反”为由,迅速诛灭了吕氏集团,之后权衡利弊,决定迎立代王刘恒继承皇位。
试想一下,陈平、周勃诛灭吕氏之后,最怕的是什么?自然是吕氏的反扑,而朝中大臣之所以选择迎立刘恒,名义上的理由是“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但实际上却是刘恒与吕氏关系最为疏远。
要知道,当时刘邦的儿子中,要么已经去世,要么王后出自吕氏,唯独刘恒的王后已经去世。虽说刘恒与代王后当初关系极为亲密,但此时其最宠爱的却是窦漪房。如此一来,自然以刘恒对陈平、周勃等人的威胁最小,这才是刘恒能够继承皇位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刘恒、周勃仍然有所担心,那就是刘恒与吕氏所生的四个儿子,而根据《史记·外戚世家》中“(窦姬)至代,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后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的记载来看,代王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应该年长于馆陶公主刘嫖,而刘嫖生于汉惠帝六年(前189年),由此可知代王后所生的四个儿子,最小的应该也已经有十岁左右了,这个年纪在古代已经不算小了。
试想一下,如果刘恒顺利继承皇位,那么吕氏所生的四个儿子,将来即使不继承皇位,那也是皇子的身份,一旦他们将来对陈平、周勃等人展开清算,他们如何承担的起。因此,这才有了刘恒继承皇位后不久,短短两个月内四个儿子接连离奇“病逝”的事情,这恐怕是刘恒继承皇位必须付出的“代价”。
综上所述,恐怕正是由于代王后出身吕氏,而她的四个儿子又死的不明不白,这才导致她与儿子们的名字无法见于史料,司马迁毕竟是西汉之人,自然不好直接将这种事情记载于史料,也只能模棱两可的提上一嘴,表示历史上曾有过这五个人,但却不敢再多写一字。
在中国西汉王朝的皇室谱系中,刘武的名字始终与“文景之治”的辉煌和宫廷权谋的暗涌紧密相连。作为汉文帝刘恒与窦太后窦漪房的嫡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胞弟,他既是盛世中...
刘启 刘恒 2025-09-11 文景之治:治世之光与盛世之辨西汉文帝刘恒与景帝刘启在位四十余年间,中国历史迎来了封建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文景之治。这一时期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著称,为汉武帝开疆拓土奠定...
刘启 刘恒 2025-08-19 从边陲藩王到盛世明君:汉文帝刘恒的登基之路公元前180年秋,长安城未央宫前停驻着一支简朴的车队。23岁的代王刘恒站在宫门前,指尖摩挲着青铜剑鞘上的云雷纹,目光掠过巍峨宫阙——三天前,他还是偏居晋阳的落魄...
刘恒 2025-08-18 刘恒代国故地今何在:山西中部的历史密码公元前196年,年仅八岁的刘恒被汉高祖刘邦封为代王,其封地“代国”成为这位未来汉文帝的龙兴之地。这片土地不仅见证了刘恒从边疆藩王到开明帝王的蜕变,更承载着西汉初...
刘恒 刘邦 2025-07-07 汉文帝与薄昭之死:皇权与亲情的残酷博弈在中国古代帝王史上,汉文帝刘恒以“仁孝”著称,其在位期间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然而,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君主,却曾亲手导演了一场“...
刘恒 2025-06-24 文景之治:中国封建社会的首个治世范本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文帝刘恒与汉景帝刘启统治的四十余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西汉王朝的崛起之路。这段被后世称为“文景之治”的时期,不仅实现了经济的空前繁...
刘启 刘恒 2025-06-24 汉文帝与冯唐:君臣相知下的边疆谏言传奇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画卷中,汉文帝刘恒与冯唐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这段故事不仅展现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更体现了冯唐的忠诚与智慧,以及汉文...
刘恒 2025-05-27 汉文帝刘恒宠妃慎夫人的结局之谜在汉文帝刘恒的后宫中,慎夫人曾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她以美貌与才情赢得了刘恒的宠爱,一度在宫中与窦皇后平起平坐。然而,关于她的最终结局,史书中却未留下明确的记载,只...
刘恒 2025-05-13 皇权博弈下的血腥清洗:刘恒杀刘盈之子的深层动因公元前180年,吕后病逝后,西汉王朝陷入权力真空。在周勃、陈平等功臣集团主导下,代王刘恒被推上皇位。然而,这位以"仁孝"著称...
刘恒 刘盈 2025-05-13 吕雉为何放过非亲子的刘恒:背后的复杂考量在中国历史上,吕雉以其强悍而残忍的政治手腕著称,她是西汉王朝初期的实际掌权者,对刘邦的儿子们进行了残酷的清洗,以确保自己儿子刘盈的皇位稳固。然而,在众多的刘邦子...
刘恒 吕雉 2025-03-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