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1712—1748),满洲镶黄旗人,雍正五年七月赐婚成为宝亲王嫡福晋,时年十六岁。
雍正六年十月生皇长女,八年生皇二子永琏,九年生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乾隆十一年生下皇七子永琮。乾隆二年册立为皇后。
因皇长女、永琏、永琮先后夭折,皇后悲痛万分。乾隆十三年在南巡途中崩逝,终年三十七岁。
乌喇那拉氏

乌喇那拉氏(1718——1766),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即位之前即为其藩邸侧福晋,乾隆二年册为“娴妃”。十年册为贵妃。孝贤皇后去世后,在皇太后的主持下成为新皇后。
乾隆十七年生皇十二子永基,十八年生皇五女,二十年生皇十三子永景。乾隆中年以后失宠。三十年(1766)南巡之时终于决裂,愤然剪去头发,触犯国忌,被打入冷宫。次年七月十四日薨,终年四十九岁。
懿皇贵妃(令妃)

魏佳氏(1727—1775),汉军,为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后抬入满洲镶黄旗。初入宫为贵人,乾隆十一年封令嫔,十四年晋为令妃。二十一年生皇七女,二十二年生皇十四子永璐,二十三年生皇九女。
二十四年晋为贵妃。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琰。二十七年生皇十六子。三十年晋升为皇贵妃。次年生皇十七子永嶙。四十年正月二十九日崩,年四十九岁,谥令懿皇贵妃。
嘉庆皇帝(永琰)即位,谥为孝仪恭顺康裕慈仁端恪敏哲翼天毓圣纯皇后。
慧贤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1745),高氏,大学士高斌女,初隶包衣,后入满洲镶黄旗。嘉庆二十三年,命《玉牒》改书记佳氏。
初侍藩邸为侧福晋,乾隆二年十二月封贵妃,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日薨,追晋皇贵妃。谥号“慧贤”。乾隆十七年,随孝贤皇后梓宫,自静安庄送往胜水峪地宫安葬。
淑嘉皇贵妃

金氏(?—1755),上驷院三保之女,其兄为吏部尚书金简,正黄旗包衣人,赐姓金佳氏。乾隆二年十二月封为嘉嫔,四年生皇四子永城,六年晋升为嘉妃。
十三年生皇八子永璇,十四年四月晋封为贵妃。十七年升皇十一子永星(王字旁)。乾隆二十年正月薨,年龄约在三十八岁左右。追谥:淑嘉皇贵妃。

纯惠皇贵妃(1713—1760),即纯惠皇贵妃苏氏,亦称苏佳氏,初入侍高宗藩邸,乾隆登极,赐号纯嫔。乾隆二年十二月册为纯妃,乾隆十年十一月晋贵妃,乾隆二十五年四月晋皇贵妃,当年四月十九日死,卒年四十八岁。
苏氏生有二子一女,其子永瑢过继给允禧为孙,善诗文、丹青;其女和硕和嘉公主下嫁孝贤皇后之弟傅恒的公子、尚书福隆安为妻。
戴佳氏
戴佳氏(?—1764),满洲镶黄旗人,总督那苏图之女,生年不详,约生于乾隆初年。乾隆十八年进宫,奉皇太后懿旨:那苏图之女戴佳氏著封为嫔,乾隆十九年闰四月封忻嫔。
二十年生皇六女,二十二年生皇八女;二女均夭折,未封。二十八年九月晋忻妃,二十九年去世,年龄约在三十岁上下。
庆嫔
庆嫔(1724—1774),即庆恭皇贵妃陆氏,乾隆初年入宫,号陆贵人。乾隆十六年六月封庆嫔,乾隆二十四年晋庆妃,乾隆三十三年晋庆贵妃。乾隆三十九年薨,卒年五十一岁。
因仁宗(嘉庆)幼时为妃所鞠,抚育周全,与生母无异,故丧礼办得非常隆重,追晋为庆恭皇贵妃。
舒妃
舒妃,叶赫那拉氏(1728—1777),满洲镶黄旗人,侍郎永绶之女,生于雍正六年六月初一。乾隆六年十四岁时入宫为贵人,同年十一月,册封为舒嫔。
十四年四月晋封为舒妃。十六年(1751)生皇十子。四十二年五月三十日薨,终年五十岁。
顺妃
顺妃(1748—1788),即被降为顺贵人的钮祜禄氏,总督爱必达女。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生,乾隆三十一年进宫,初封常贵人,年18岁,比乾隆小38岁。
乾隆三十三年封顺嫔,乾隆四十一年六月晋顺妃,乾隆五十三年正月,顺妃降为贵人。当年十月二十八日入葬,卒年四十一岁。
循嫔
循嫔(?—1797),即循贵妃伊尔根觉罗氏,总督桂林女。生年不详,生辰为九月十七日。乾隆四十一年十一月十八日进宫,初封贵人,复封循嫔,画卷上的循嫔像应为本年绘制。
乾隆四十四年十月行册封礼,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晋循妃。嘉庆二年薨,嘉庆四年九月十一日以贵妃礼入葬。
颖嫔
颖嫔,巴林氏(1731—1800),蒙古镶红旗人,都统纳亲之女,初入宫为贵人,乾隆十六年册为颖嫔,二十四年为颖妃。嘉庆三年,太上皇乾隆敕旨:“颖妃在位年久,且年屈七旬,著加恩封为贵妃。”嘉庆帝称为颖贵太妃,居寿康宫。
嘉庆五年颖贵妃七十寿辰,嘉庆同母弟永嶙送去寿礼,嘉庆帝得知大怒,指责他不和自己请示就擅做主张。二十天后,颖贵太妃去世。
惇妃
惇妃(1746—1806),汪氏,满洲正白旗人,都统四格女,乾隆二十八年入宫,封永常在,时年17岁,比乾隆小36岁。乾隆三十六年晋为永贵人,十月初十日封嫔。
乾隆三十九年晋妃,乾隆四十年生皇十女,乾隆四十三年因擅杀宫婢,降为嫔,三年后复妃位。嘉庆十一年正月十七日死,卒年六十一岁。其女即固伦和孝公主,下嫁和珅子丰绅殷德。
婉妃
陈氏(1716—1807)。陈延璋之女,生于康熙五十五年。雍正时,赐高宗藩邸,乾隆初为贵人,十四年册封婉嫔,五十九年册为婉妃。
嘉庆六年尊封为婉贵太妃。嘉庆十二年薨,享年九十二岁,为乾隆后妃中最为长寿的一位。
乾隆帝以89岁高龄驾崩,留下43位后妃的庞大群体,其中仅10位在乾隆去世时仍健在。这一特殊历史场景下,嘉庆帝的处置方式既遵循清代宫廷制度,又暗含权力交接的微妙平...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1 乾隆深爱令妃,为何未封她为后?乾隆帝与令妃魏佳氏的情感纠葛,是清代宫廷史中备受瞩目的篇章。这位出身内务府包衣的汉女,凭借出众的容貌与温婉的性情,从宫女一路攀升至皇贵妃之位,更以十年六胎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0-31 从乾隆宠臣到嘉庆阶囚:和珅的权力沉浮密码在乾隆朝的权力金字塔顶端,和珅以“二皇帝”之姿掌控朝政二十余年,其权势之盛甚至让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惊叹“中国真正的掌权者”。然而当乾隆驾崩仅十五日,这位权倾朝野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30 十五年国库的财富为何一年耗尽:和珅家产与嘉庆财政的双重困局1799年正月,乾隆驾崩仅十五日,嘉庆帝便以雷霆手段查抄和珅府邸,抄没家产估值达8亿至11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15至20年的财政收入。然而,这笔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9 雍正严控与乾隆宽赦:权力更迭中的宗室政策转向清雍正朝以雷霆手段整肃宗室著称,十四阿哥胤禵、十阿哥胤等康熙末年参与储位争夺的皇子均遭长期囚禁。然而乾隆帝即位后迅速释放这些叔父,并调整其子嗣待遇,这一政策转向...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0-28 乾隆大婚时,雍正赐死弘时?历史真相与影视虚构的碰撞乾隆大婚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件盛事,而围绕雍正帝是否在此时赐死亲生儿子弘时的争议,却因影视作品的渲染成为民间热议的焦点。事实上,翻遍《清史稿》《清实录》《清皇室四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8 嫡子早逝与皇权隐喻:嘉庆祭拜永琏背后的权力密码1795年,乾隆六十年,85岁的乾隆皇帝在勤政殿召集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约定次年归政。然而,在永琰正式成为储君仅13天后,乾隆便命其前往朱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10-27 雍正登基后,代善后人为何能稳坐“铁帽子王”之位?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二十日,康熙帝驾崩前夕,一份遗诏悄然定下大清皇位归属。在这份决定雍正帝即位的文件中,康熙特意叮嘱后世之君:“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谥号之变:康熙与雍正对皇后身后名的权力博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帝驾崩,遗诏传位于第四子胤禛。次年,雍正帝即位后,对父亲康熙帝生前所定皇后谥号进行大幅修改,引发后世对皇权继承与礼制变革的关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铺就六十三载盛世坦途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圆明园内,一代铁腕帝王雍正帝溘然长逝。这位以改革著称的皇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儿子乾隆留下两道密旨,不仅确保了皇权的平稳交接,更奠定了...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0-24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