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五代十国时期南唐末代君主,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李煜是个失败的皇帝,是个被皇位耽误的艺术家,他精通诗书音画,其中以词的成就最高,他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对后世词坛影响很深。下面跟历史资料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煜的故事吧。
8月15日是李煜的生日,他被幽囚于汴京已经将近三年。曾经花木繁盛的江南庭院,曾经笑语晏晏偎依在身边的娇柔女子,都只能在梦中短暂相见。
春花凋零,秋月惨淡,在日月的更迭中,他看不到一丝希望,只有心中涌起的浓浓悲伤,何时能再看到故国的明月呢?
他挥笔写下一首《虞美人》,让一起被掠到汴京的故妓吟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字字含愁,句句带泪,仿佛从心底深处缓缓流出的悲凉,加上故妓清寒的声音,直直穿透人心。但李煜没有想到,歌声穿过厚厚的围墙,刺进了宋太宗心里,让他的心泛起一层寒冰。“李煜是有了别的想法吗?”太宗觉得不能再留着他了,于是一杯毒酒结束了李煜短短四十二年的人生。
李煜自幼就诗词书画皆佳,生于皇家但却无心国事。他喜爱风花雪月的浪漫,喜欢蜜意浓情的欢愉,不爱江山爱美人,或许就是他的写照。当然,他也想让南唐江山万代流传,但他的精力都给了诗词与爱情,再无多余的能力来治理这万里江山。
他即位后将自己最爱的妃子娥皇立为皇后,即大周后。那时的周后年方十九,有着沉鱼落雁的容貌,且出身名门,知书识礼,还通音律、擅歌舞。她弹奏的琵琶当时无人能出其右,简直是人间尤物,让李煜如醉如痴。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一斛珠》
晨起懒梳妆,只是粗粗地理了一下,但唇边还是要涂一抹檀色。含笑启齿,未闻歌声,先露出一尖如花蕾般的舌尖,转而樱桃小口微张,歌声如黄莺般婉转清越。而在酒桌上,她褪去娇羞,豪爽地喝下一大杯酒,甚至不在意酒污湿了罗衫。酒至半酣时斜倚绣床上,嚼着红色草花,笑唾旁边的心上人。
这或许就是大周后与李煜的日常,大胆放纵且可爱娇憨,纵是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也比不过大周后的媚眼流转。
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大周后亦未能逃脱此魔咒,二十多岁的年纪就被重病纠缠。纵然李煜倾国之力寻访名医,也无法治愈周后的病,最终还是香消玉殒。李煜痛失挚爱,悲伤不已。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
粉英金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临江仙》
皇家的上苑风光正好,春风吹绿了杨柳,也吹开了苑中的万朵春花,粉嫩的花瓣,金黄的花蕊,它们或垂首含羞带怯,或昂头艳压群芳,一如往年李煜和周后赏花时的盛景。可是今年,物是人非。花依旧,人却早已化为一缕香尘飘散,只留下李煜独自对花空思念。
但帝王之爱总是难以长久,他对大周后那刻骨思念,随着对小周后的宠爱而烟消云散。在周后病重时,皇帝开恩,允许其妹妹来宫中照顾。出水芙蓉般娇艳的妹妹,容颜才华亦不在姐姐之下,真一对绝色姐妹花,让李煜一见倾心,再难忘却。
此后,李煜经常与她幽会。月色朦胧,花影摇曳,正适合人约黄昏后。李煜就像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避开随从出来与她相见。而同样偷偷溜出而来的她,亦是光着脚,手里轻轻拎着金缕鞋,从背着月光的花影中袅袅走来。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
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菩萨蛮》
古有舜帝,娥皇女英姐妹相伴,现在李煜亦然。大周后去世三年后,他册封了她的妹妹为后,成为小周后。小周后早就仰慕李煜才情,故此婚后一如姐姐般,与李煜琴瑟和鸣,恩恩爱爱。直到金陵失守,双双被掳,依然执手相依,相互温暖。
李煜虽然于治国理政上毫无建树,但却生性敦厚,宽厚待民。他曾下令减轻赋税,放宽刑罚,鼓励农桑等。为了避免战争,他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并派弟弟李从善去北宋进贡。未料弟弟被扣留在汴京,他多次请求让弟弟回国,都未获允许。
李煜本就是多情之人,对爱情如此,对亲情亦然,弟弟远滞他乡,安危难保,他却束手无策,只能用一首首的诗词,诉说对他的思念和担心。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
李煜站在梅树下遥望北方,如雪般的花瓣飘洒在他的肩头,带来一丝凌乱,但他无暇顾及。他遥望北方,希望透过那纷飞的花雨,能看到被扣留汴京弟弟的身影,看一看他是否平安健康。可是,一切都是奢望,天遥地远,只看到苍茫的云天,无法知道弟弟的任何消息。
也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中不再是歌舞升平、浪漫欢欣,“愁”字将成为了他生命的主题。
宋太宗开宝八年十一月,围城已达一年的宋军开始攻城,看着城外重重包围着的盔甲与战马,李煜除了愁,没有任何良策。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天已经过去,南唐的盛世春景也再回不来了。粉蝶虽还在翻飞,子规却已开始夜夜泣血悲鸣,就像此刻李煜滴血的心,悲凉且彻骨疼痛。
同年十二月,金陵失守,数名良将战死沙场,右内史侍郎陈乔也自缢身亡,李煜知道大势已去,便开城门奉表投降,自此再无南唐。
李煜投降后被掳至汴京,受尽屈辱,最终也没能逃被毒酒毒杀的下场。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他死在了后半生最爱的小周后怀中,也算是未辜负他多情的一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
他本是出生于南唐深宫中的宠儿,是父亲最为宠爱的孩子,一心将万里江山托付与他,奈何他醉心诗画,却与政事无缘。半世贪欢,最终换来却是国破家亡,身死他乡。
五代词人顾敻虽在《花间集》中位列温庭筠、韦庄之后,但其五十五首存世词作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词史长河中激荡出持久回响。从汤显祖“瑜瑕不掩,自是大家”的评点到王国...
韦庄 汤显祖 2025-08-21 韦庄读音考辨:从字音到人生的文学解码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文学中,韦庄(wéi zhuāng)的名字如一颗璀璨星辰,既承载着晚唐五代的风云变幻,又暗含着汉语音韵的精妙奥秘。这位以《秦妇吟》震撼文坛、...
韦庄 2025-07-09 花间词派的双璧:温庭筠与韦庄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中,花间词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韵味,成为唐诗宋词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温庭筠和韦庄,以其精湛的词艺和深远的影响力,共同塑造...
韦庄 温庭筠 2024-05-13 韦庄《思帝乡》作品赏析《思帝乡》是著名诗人韦庄的作品。韦庄生于唐朝末年,他亲眼见证了唐朝的灭亡,天下再次陷入混乱。或许这也使得韦庄在进行创作时,他的角度和手法和其他词人不太一样。这首《思帝乡》写的是一...
韦庄 2023-07-16 古代的扶桑国在哪扶桑国,现多指日本。在古代文献中一说是指墨西哥,一说是指西域某古国,还有一说是指山东曲阜。总体泛指东部一国。多种说法扶桑国,现多指日本。在古代文献中所指地区存在多种说法。晚唐韦庄所...
韦庄 2022-06-21 韦庄《台城》作品鉴赏《台城》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咏史怀古诗。此诗通过描绘美轮美奂的江南春景反衬古城已经消失的现实,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落寞气氛。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次句写六朝往...
韦庄 2022-06-08 韦庄《金陵图》赏析金陵图唐代:韦庄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译文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世人心理而不画伤心图而已。请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
韦庄 2022-05-29 韦庄《章台夜思》原文译文赏析章台夜思唐代:韦庄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译文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
韦庄 2022-05-29 花间派词人韦庄的人生有多悲剧?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您走进花间派大神韦庄的故事。韦庄的落第诗其实并不那么绝望,因为韦庄坚信,人生贵在看准了...
韦庄 2022-05-27 李煜的书画艺术:比做皇帝高明很多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
韦庄 温庭筠 2022-05-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