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明朝 >  明朝的中央集权:明朝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

明朝的中央集权:明朝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

时间:2021-04-23 12:00:32来源:历史资料作者:时间轴

明朝内阁制度是如何形成的,最终发展到什么地步?明朝最开始承袭元朝制度,开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案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废止了中书省和宰相,分中书省之权归入六部。原中书省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同一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设定四辅官,以儒生王本等而为。从明朝起,由皇上直接执掌六部百司的政务,事实上相当于担任宰相。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度撤销,而模仿宋朝制度,设定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在其中礼部尚书邵质、检讨吴伯宗、翰林学士宋讷、典籍吴沉各自为四处大学士。

以后,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征耆儒鲍恂、余诠、张长年几人出任,以指导皇太子,品秩为正五品,其具体权力只不过顾问。这就是内阁的原型。

建文年里,改大学士为学士,如数免去大学士,各设学士一人。自此改谨身殿为正行殿,设正行殿学士。明成祖虽有明太祖朱元璋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使他无法完全意义上地总揽政务,因此一个协助皇上的“肋手”组织——内阁应时而生。明成祖继位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称之为内阁。内阁制度自此创建。

以往,宰相有着决定权、议政权和行政权,明成祖创立内阁之后,把原先宰相有着的决定权紧紧掌权在自身手上,议政权分到内阁,行政权分到六部。地方上分三司,主抓司法部门、国防、行政部门,可以直接对六部负责管理。

在明成祖操控下,内阁与六部各尽其责,国家最大行政命令从北京紫禁城传出,借助全国各地1936处驿站,总长143700公里的驿道,逐层下达到国家每一个角落里。

殊不知,“阁臣之预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换句话说内阁这时依然只不过皇上的私人助理,并不是权力组织。

永乐中后期之后,内阁权力渐重,兼任六部尚书,变成皇上的最大智囊和决策层。后明宣宗朱瞻基时期,权力逐渐升高(三杨辅政),产生了更加健全的政务步骤:全国各地许许多多的奏折,乃至普通百姓给皇上指出的提议,都由通政使司归纳,司礼监呈送皇上过目,再交给内阁,内阁负责管理拟订处理决定,再由司礼监把建议呈送皇帝审批,最终由六科校对下达。

1425仁宗朱高炽时,明仁宗因杨士奇、杨荣等为东宫旧臣,升杨士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杨荣为太常卿兼谨身殿大学士,以后杨士奇、杨荣等人均兼具尚书职位,尽管身处内阁,其头街均以尚书为尊。此后,内阁权力加重,慢慢变得重要。

明代宗朱祁钰的景泰年间,王文以左都御史进吏部尚书后进到内阁,自此之后,诰敕房、制敕房俱设中书舍人,六部承奉意旨,内阁权力更高。虽然有明英宗朱祁镇的正统末年的反复,可到成化年、弘治之时,内阁在早已变成足够抵抗皇权的文官政府代表。

正德年间,明武宗朱厚照被觉得多荒诞不经。可也是有有杨廷和等阁老撑着,未成动乱。明世宗朱厚璁的嘉靖时,改华盖殿为中极殿,谨身殿为建极殿,将大学士的朝位班次,列在六部尚书之前,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明朝之内阁大学士虽无宰相之名,实际有宰相之权。到明嘉靖二十一年,权臣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后,专擅朝廷二十余年,内阁的权力早已彻底与过去的宰相一样了。

历经明嘉靖、隆庆的发展趋势,万历初期应该是内阁权力顶峰的时候,张居正改革让内阁变成政府运行的神经中枢,张居正的位置实际上早已贴近于当代首相的地位。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明朝服饰之锦衣卫服饰:中国古代最帅公务员制服 下一篇: 朱瞻基一共几位皇后?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是胡善祥吗?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