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他最宠爱的儿子是谁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旧唐书·褚遂良传》:“时魏王为太宗所爱,礼秩如嫡。”《资治通鉴》:“魏王泰有宠于上。”《贞观政要》:“越王,长孙皇后所生,太子介弟,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李泰就是那个宠儿,而且唐太宗对他不仅仅是宠爱,甚至达到了溺爱的程度。唐太宗到底有多溺爱魏王李泰呢?

一、赐予特权
1、不之官
李泰不仅仅是唐太宗的心头肉,也是唐高祖李渊的爱孙,他一出生就被封为宜都王,后来又晋封为卫王,授上柱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李泰的官职不仅比之前更高,也比之前更多了。
从贞观二年到贞观十年,李泰由越王改封魏王,一路担任过扬州大都督、左武候大将军、州大都督、雍州牧、相州都督等职。
可是不管职位怎么变,李泰始终享有“不之官”的待遇,因为唐太宗李世民实在舍不得他去外地任职。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一度想让李泰移居武德殿。武德殿的地理位置十分敏感,它在东宫的西边,当初海陵王李元吉曾在此居住。如果不是魏徵直言进谏,唐太宗可能就真这么做了。
2、坐轿上朝
《旧唐书李泰传》:“又以泰腰腹洪大,趋拜稍难,复令乘小舆至于朝所。其宠异如此 。”
可能是养尊处优惯了,魏王李泰长成了一个大腹便便的胖子。唐太宗不说督促儿子锻炼减肥,反倒担心上朝参拜会累着他,于是特批李泰可以乘坐轿子到朝所。
唐太宗对魏王泰的宠溺可见一斑,这样的恩宠,不仅让太子李承乾和其余诸皇子羡慕嫉妒,更是让朝臣们感到不可思议。
3、任其招揽学士
魏王李泰也并非不学无术之人,他喜欢文学,擅长草书隶书,还是一位书画鉴赏家,其藏书之多与秘府不相上下。
看到儿子如此喜爱文学,又懂得礼贤下士,唐太宗就特准李泰在魏王府开设文学馆,让他自行招揽天下饱学之士。这就意味着,魏王泰可以名正言顺的拉帮结派。
唐太宗此举难免让朝堂上的有心之人想入非非,想当初还是秦王的李世民就是通过开设文学馆笼络人才,继而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太子之位,最终君临天下的。
于是有些朝臣见风使舵依附魏王,而李泰在唐太宗的宠溺之下也渐渐起了夺嫡之心,从此“魏王党”和“太子党”开始了明争暗斗。

二、赏赐无度
1、赏赐财物超太子
贞观十五年,由魏王泰主持编纂的《括地志》终于大功告成。唐太宗李世民大喜过望,将《括地志》收藏于秘府之中,赏赐李泰物万段以示嘉奖,同时还赏赐了参与编书的萧德言等人。
你以为这就完事了吗?不,唐太宗对李泰的赏赐还不仅如此,之后他每月赏赐给魏王的财物比给太子的都多。偏心偏到这种地步,难怪李承乾会惴惴不安,从而对李泰暗下杀手。
《谏魏王泰物料逾东宫疏》:“伏见东宫料物,岁得四万段,付市货卖,凡直一万一千贯文。魏王支别封及廪物,一年凡直一万六千贯文。此便储后俸料,翻少於诸藩,朝野闻见,以为非是。”
褚遂良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向唐太宗直言进谏。可是唐太宗只是取消了太子李承乾出用库物上的限制,并没有削减对魏王泰的赏赐。
2、赏赐并坊地和芙蓉园
除了钱财上的赏赐,唐太宗还赐给李泰宅邸和园子。例如,东都洛阳“东西尽一坊,潴沼三百亩”的并坊地,还有位于长安城东南面“居地三十顷,周回十七里”的芙蓉园。
李泰在洛阳的宅邸修建了魏王池和魏王堤,后来不少文人墨客都慕名而来。白居易曾做《魏王堤》一诗: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而旧时的芙蓉园虽然早已不复存在,但是透过如今的5A景区大唐芙蓉园,我们能够想见1300多年前的它是怎样一番盛景。

三、因私忘公
1、无视朝臣进谏
延康坊的魏王府原本是隋朝名臣杨素的宅邸,唐太宗即位后赏赐给了李泰。被宠溺久了的李泰难免有些心高气傲,于是将王府翻新得比较奢华,结果被岑文本参了一本。
在岑文本看来,帝王之家应该倡导勤俭节约,而不是助长奢侈之风,否则对魏王泰也有抑损。唐太宗听后夸奖了岑文本,还赐给他三百段帛,但是并没有制止李泰。
后来唐太宗还亲临魏王府,不但大赦了一批罪犯,免除了坊里百姓一年的租赋,还赏赐了魏王府下属的官员。这样的恩宠,又让魏王泰出了不少风头。
2、为儿子怒斥群臣
有一次唐太宗听闻三品以上的官员大多对魏王泰不敬,便将群臣召集到齐政殿,质问他们:“难道以前的天子是天子,现在的天子不是天子?以前的天子儿是天子儿,现在的天子儿不是天子儿?”

房玄龄等人一听赶紧磕头谢罪,只有魏徵面不改色据理力争,直言“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礼,若纪纲大坏,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顿辱群臣之理。”护犊子心切的唐太宗自知理亏,才承认自己是因私爱而忘公义。
四、夺嫡仅降封
唐太宗无节制的溺爱,一点点养大了魏王泰的野心。
李承乾被废后,李泰为了得到太子之位,竟然说出“继位后杀子传弟”这样大逆不道的话。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唐太宗不但没有怪罪,反而一时心软答应了立李泰为储君。
好在褚遂良及时劝谏,唐太宗才恍然醒悟。于是唐太宗将宽厚仁慈的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削去了魏王泰雍州牧、相州都督和左武候大将军的头衔,将他降为东莱郡王,不久后又改封顺阳王。
这一次,唐太宗终于让李泰离开都城去了封地。只不过他此举并非为了惩罚李泰,而是为了保全他。而且四年之后,唐太宗就将李泰晋封为濮王。
所以说,父母对孩子不能一味溺爱、纵容,否则“惯子如杀子”。
如果唐太宗能够对魏王泰循循善诱,或许他就不会走向那条无法回头的路。
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终结了唐朝初年的皇位争夺,李世民以箭矢与鲜血改写了历史走向。若将时间倒推至李建成登基的假设场景,其与李世民的生死博弈实则暗含着中国古代权...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20 血色洛阳:李世民斩单雄信引发的瓦岗军余波与王朝阵痛唐武德三年(620年),洛阳城外硝烟弥漫。秦王李世民率唐军围攻王世充,瓦岗军旧将单雄信因拒降被斩于阵前。这一刀不仅斩断了隋末英雄的末路,更在中原大地掀起一场持续...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玄武门后的血色抉择:李世民为何对侄子挥下屠刀,却放过侄女?公元626年,长安城玄武门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权力更迭。秦王李世民以八百精兵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射杀兄长、斩杀胞弟后,旋即软禁父亲李渊,完成从藩王到...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6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析公元626年玄武门前,李世民射杀兄长李建成,逼迫父亲李渊退位;而1402年南京城破时,朱棣率靖难军攻入应天府,推翻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两场震动华夏的政变背后,是截...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5 玄武门前那杯毒酒: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真相公元626年夏,长安城笼罩在闷热中,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宴会正在东宫酝酿。太子李建成设宴款待胞弟秦王李世民,这场看似兄弟叙旧的夜宴,却因《旧唐书》中&qu...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14 光武帝刘秀:乱世中的完美帝王与历史镜鉴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王谱系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前5年—57年)堪称独特的存在。他既非刘邦式的草莽枭雄,亦非李世民般的门阀贵胄,却以“零差评”的完美形象,开创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刘邦 2025-10-14 权力博弈的差异:李世民逼父退位与朱棣“不敢”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皇位更迭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而李世民与朱棣作为通过非传统手段上位的帝王,其行为逻辑却呈现出显著差异。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迅速逼迫李渊退位,而朱棣发...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3 权臣的抉择:长孙无忌支持李治继位的深层动因在唐太宗李世民晚年的储位之争中,长孙无忌作为关陇集团的核心人物,其选择李治而非更得宠的李泰为继承人,绝非简单的血缘偏好或政治投机。这场权力博弈背后,交织着对皇权...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0-10 李世民杀单雄信连徐茂公都救不了:权力博弈下的必然选择唐太宗李世民在洛阳之战后处决单雄信的决策,看似违背其“礼贤下士”的常规形象,实则是权力结构、政治风险与人性弱点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历史细节看,这一决策背后隐藏着...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徐茂公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