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朱棣和李世民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同样是篡位上台,为何李世民被视为明君,而朱棣却名声很差呢?
李世民和朱棣,一个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一个是通过靖难之役上位,二人在继承皇位上都比较血腥;一个开创了贞观之治,一个开创了永乐盛世,二人在治世上都堪称是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但是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名声却比朱棣好得多,为什么呢?
篡位与非篡位
李世民没有篡位,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只是消灭了皇位继承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逼迫唐高祖李渊不得不立他为太子。李世民的太子之位,是经过李渊加封并承认的,是合法合理的继承人,也就是说李世民不存在篡位。而朱棣就不一样了,明太祖朱元璋虽然在太子朱标去世后,曾一度有立朱棣为太子的想法,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说,朱允炆才是合理合法的皇位继承人。朱元璋去世后,朱允炆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了明惠帝,这是全天下所共认的。但朱棣在朱元璋在世时没有争到皇位继承人资格,却在朱允炆继位成建文帝后发动了靖难之役,夺取了其侄子的合法帝位,是赤裸裸地篡位行为。
因此当朱棣要宏学大儒方孝孺起草继位诏书时,方孝孺披麻戴孝上朝,哀恸哭建文帝,宁死不从。朱棣好言劝慰说:“先生不要自取忧苦,我的打算只是想要仿效周公辅佐成王的方式。”方孝孺问:“周成王在哪里。”朱棣答:“他自焚而死。”方孝孺又问:“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儿子。”朱棣说:“国家有赖长君。”方孝孺说:“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弟弟?”朱棣答道:“这是我们朱家的事。”朱棣让手下人逼着方孝孺写,方孝孺只写了“燕王篡弑”四字,大骂而死。就连其后继子孙嘉靖帝,也变相承认了朱棣的篡弑行为,将他改成了明成祖,有开辟创建之功的才能被称之为祖。因此后世有学者甚至认为,朱元璋建立的大明,其实只持续了三十四年就灭亡了。
创业与非创业
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反隋,是李世民首倡义兵的,正是在李世民的一力劝说推动下,李渊才最终起兵反隋,攻占了长安,建立了唐朝。李渊起兵时就说,如果将来能打下天下,就封李世民为太子,但打下长安后,李渊却改变了主意,封长子李建成做了太子。李唐建立之时,正是天下起义风起云涌之时,政权很不稳定,正是在李世民的东征西讨,南征北战下,大唐才得以平定各路义军,稳定了统治地位。李渊鉴于李世民的巨大功绩,曾在李世民平叛时,再次许诺封李世民为太子。但叛乱平定,李渊再次失言,不得已,只好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准备分洛阳以东由李世民统管,洛阳以西长安由太子管辖。
太子李建成也因李世民功高震主,危及自己的太子之位,而与齐王李元吉结合起来,共同谋害李世民。因此在朝中最终形成了太子党和秦王李世民党两党明争暗斗的局面,甚至达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李渊也知道二人相争,想极力融和,但也是无能为力。最终在摸清太子要对秦王府下手之际,李世民就先下手为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因此李世民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创业之君,为大唐的建立巩固发展,是有巨大功勋的,李世民夺权成功,坐上帝位,也是合情理的。
反观燕王朱棣,在朱元璋打天下建立明朝之际,尚在年幼,于大明创业毫无微功。朱元璋封他做燕王,镇守北境,已是莫大之恩。朱元璋一力打下的大明天下,他想选谁做皇位继承人,把天下托付给哪个子孙,他是最有决定权的。朱元璋最终选定皇太孙朱允炆了,那他就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朱棣作为臣下,就应该履臣职尽臣责,恭敬从命才是。但他却不甘服从,悍然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位,那就是地地道道的篡逆行为,是不合法理的,是人们难以认可的。
祸害大与祸害小
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范围小,时间短。只是在长安京城的玄武门内外,而且当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李世民马上向太子和齐王手下的人宣布,太子和齐王已死,只要放下刀枪,余皆不追其罪。因此变乱很快平息,李世民在善后处理时,也只是将太子和齐王的儿子们赐死,其他两府亲旧,皆不问罪,甚至接纳两府人才为己所用。
而燕王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就不一样了,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时间一直持续了四年,战乱几乎波及全国。四年混战,让数十万士兵战死,让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让大明刚刚见好的繁荣,一下子给倒退回了元末景况。以致战后一百余年,中原、山东、江淮等地,土地荒废,野草丛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屈服与不屈服
科举制首发于隋朝,唐朝得以得以遵循但尚不完善,宋朝得以发展,完善盛行于明清。唐朝时虽有科举,但只是选拔人之的渠道之一,在人才选用上,唐朝受三百多年南北朝动荡不安的影响,儒家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坚持和发展,唐朝总体上依然是重武轻文,因此在朝廷中尚未形成以文人纲常治国的理念,儒家思想还未得到充分肯定。而且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以宽大政策接纳原来反对自己的人,让他们为自己所用。特别是李世民说服了当时的一个文人代表魏征,成了自己统治中的重要一员。魏征直谏,李世民虚心纳谏,成了君臣相得的历史佳话,也很让后世文人对李世民认可倾服。
而随着唐末藩镇割据之害,北宋建立后就采取了重文抑武之策,文人开始纷纷登上政坛,成了朝廷统治的中坚力量。科举取仕也成了统治者选用人才的重要手段。于是以儒家经义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成了定式,选出的人才为大多恪守儒家经义行事,儒家思想成了治世成规。特别是经过南宋理学的发展,儒家的纲常伦理成了文人们坚守的信条。到了明朝,朱元璋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以儒家要典而成的八股取仕,成了当时文人进阶的唯一途径。于是以儒家伦理纲常为常理成规,就成了在仕未仕文人们一致的信条。儒家的正统思想深入人心。朱棣的靖难之役,在当时的文人们心中,那就是大逆不道,那就是篡位弑君。
而且呢,朱棣的重要谋士姚广孝也深知與论对人心的重要性,特别提醒朱棣要设法收服当时天下读书人的代表方孝孺,为己所用,这样以后朱棣得位不正也能得到很好化解。谁知方孝孺坚守儒家正统,宁死不屈,朱棣一时激愤,一下子就斩杀了方孝孺及其十族。就此一点,更坐实了朱棣的篡位弑君,得国不正;也更彰显了方孝孺的忠正维护纲常伦理之心。朱棣因此得罪了天下读书人,在以文官集团统治为主的明廷,自然让后世的皇帝们也深受影响,也认为自己的祖先违背了纲常伦理,嘉靖、万历等皇帝不但为方孝孺进行了平反,还把朱棣由明太宗变成了明成祖,等于向世人完全承认了朱棣的大逆不道,篡位弑君。
正因为以上诸多原因,在历史上,明成祖朱棣的名声要比唐太宗李世民差很多。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尉迟恭后代被灭族:历史迷雾中的家族兴衰与真相探寻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开国名将,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他以勇猛善战著称,在玄武门之变中力助李世民夺取帝位,晚年更是被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贞观之治:盛唐序章中的治世密码公元627年至649年,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被后世反复称颂的治世——贞观之治。这一以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命名的时期,不仅是中国古代集权社会治理的典范,更以其政治清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6 唐太宗四妃考据:制度、身份与宫廷权力结构的镜像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帝王之一,其后宫制度与嫔妃群体不仅是皇权运作的微观缩影,更折射出隋唐之际门阀政治向皇权集中的转型过程。根据《唐六典》《旧唐...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贞观长歌:解码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王密码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以“千古一帝”的尊号独树一帜。他以二十三年统治重塑华夏文明格局,其治国方略至今仍被视为理想政治范本。从虎牢关的硝烟到凌烟...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5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