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史上有名的无赖皇帝,与其九世孙刘秀在创业前有一些相似之处,两人都是平民出身,在拉旗创业时都经历过许多磨难,最后,终于成就大业。但刘邦与刘秀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两人学历不同。
刘邦是个文盲,他临终前曾给太子刘盈写了一封劝诫信,说“吾逢乱世,生不读书,当秦禁学问,又自喜,谓读书无所益。”刘邦把自己没文化归结为乱世,绝对是没有道理的,其实是他不喜欢读书,觉得读书无用——看来早期的刘邦是读书无用论的先祖。
而刘秀则是大学生,是历代开国皇帝中学历最高的一个,曾在王莽设立的太学中读书。因为学历不同,引申出两人对待人才的态度也不同。
刘邦对看中的人马上重用,如陈平, 刚投奔刘邦就当了参乘。对不喜欢的人,刘邦则显得傲慢无礼,在接见儒生郦食其时,刘邦很随便地边洗脚边接见,后来看到郦食其并不是他想象的迂腐老朽,马上 “辍洗,起,摄衣,廷郦生上坐,谢之。”要说刘邦变脸变得可真够快的,刚刚还在骂人家“竖儒”,转身又来道歉,真是成大事不拘小节。不过,刘邦的求才若渴也可以从中窥一斑。
与刘邦不同的是,刘秀对人才则是一副温文尔雅的学者风范。西凉马援在求见刘秀时,刘秀在宣德殿的廊屋里召见。没有盛大的仪式,也没有随从,刘秀自己也是一副寻常打扮,只戴着头巾坐在那里笑迎马援。这让马援很感慨,也很感动,从此死心踏地跟着刘秀。
两相比较,难免让人觉得刘邦差了那么一点点。这也说明学历的重要性。它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整体体系。十年寒窗不会白熬,数不清的书卷典籍也不会白读,它们会渗透到人的内心,再外化为行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整体素质。
刘邦与刘秀整体素质的差异造成了他们在认识问题和处事态度上的不同。公元前205年,刘邦被项羽追杀,拼命逃跑,途中,因为担心跑不快,几次把自己的一双儿女推下车。车夫夏侯婴不忍心丢下两个孩子,几次将他们拉上车。这件事让人对刘邦的印象一落千丈。虎毒还不食子,刘邦竟然想扔下亲生孩子自己逃命,真是一个自私的人。
在对待自己的父亲上,刘邦也尽显无赖本色。项羽要烹刘邦的父亲时,刘邦在对岸大声吆喝:“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请分我一杯羹。”这是一个无赖的决策,把球踢给你,你看着办吧。
与刘邦相反,刘秀在失利时选择隐忍。公元23年,刘秀的哥哥刘伯升为更始所杀,刘秀自然非常难过,但人前从不表现出来,“饮食言笑如平常。”人后却“每独居辄不御酒肉, 枕席有涕泣处。”眼泪只对自己流,既是一种自保方式,也是一种处事态度。忍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其次,二人的人生理想不同。刘邦在看到秦始皇出游的浩大场面时感慨道:“大丈夫当如是。”而刘秀的人生理想则是“做官要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两人的理想都实现了,刘邦当上了万人敬仰的皇帝,刘秀娶到了阴丽华,还做了比执金吾大得多的官——皇帝,也算是殊途同归。
不过,因为理想不同,导致两人的家庭生活的幸福程度很不一样。刘邦的妻子是老丈人送的,因此,他并不十分在乎,即使是结婚生子不久,生活困顿时,他也常常是自己吃饱喝足了就逍遥自在去,从不管老婆孩子是否饿肚子。
当了皇帝后又宠爱戚姬,不但忘了与自己共患难的原配妻子,还差一点为了小老婆废了太子。这让吕雉一步步从一个乡间女子变成女强人,甚至悍妇,最终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恶妇之一,制造出史无前例的“人彘”。
与吕雉相反,阴丽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仅凭她让后郭圣通一事,就可以看出她的通情达理。难怪国学大师南怀瑾将阴丽华的贤良排在李世民的长孙皇后之前。阴丽华不是女强人,但她是一个贤惠淑德的妻子,并以此来获得丈夫全心全意的爱。看来,求来的妻子和别人送的就是不一样。
再次是两人的起事原因不同。刘邦早年通过异相来增加信心:被人相面说贵不可言;隐于山泽间时头上有祥云;杀白蠎被老妇哭为“赤帝子斩之。”凡此种种,都让刘邦认定自己与众不同, 加之“天下苦秦久”,人们群起反抗时,刘邦毫不犹豫地举义旗抗暴秦。
刘秀本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常被有雄心壮志的哥哥刘伯升嘲笑。公元23年,有人劝刘秀起事,刘秀“初不敢当,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必举大事。且王莽败亡已兆,天下方乱,遂与定谋。”人们看到,连刘秀这样的谨慎笃厚的人都起兵了,才安心地跟着他兄弟二人打天下。
最后,两人在建国后对待功臣的态度不同。刘邦用剪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和诛杀功臣的方法,先将打仗时封的异姓王一个个撸掉,全部换成自己家里人,又杀了韩信等一些可能会威胁政权的开国功臣。这种卸磨杀驴的 方式很让刘邦为后人所不齿。
刘秀则以柔治国,对功臣给以优厚的待遇并宠赏有加,使他们能颐养天年。相比之下,刘秀更明智,也更人道。刘邦与刘秀的不同有受教育的原因,也有自身性格的原因。不过,这些都不影响他们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影响的开国皇帝,因为他们都是具有雄才大略的人。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刘苍未登帝位:德才兼备的皇室典范为何止步于王?东汉光武帝刘秀一生雄才大略,其子嗣中不乏贤能之士,其中东平宪王刘苍以“才思敏捷、治国有方”著称,却始终未被立为太子。这一历史选择,既源于东汉初期的权力格局,也与...
刘秀 2025-09-10 邓禹妻子考:南阳豪族的联姻密码与历史隐线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其军事谋略与政治智慧为光武帝刘秀的统一大业立下汗马功劳。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其婚姻状况在史书中却仅以寥寥数语带过。通...
刘秀 2025-09-05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鲁元公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公主与她的凄凉结局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女,虽贵为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却一生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在三十余岁的盛年溘然长逝。她的命运轨迹,既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西汉初期...
刘邦 2025-09-02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奠基者与“光武中兴”的缔造者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今湖北枣阳市,一说河南南阳市),是中国历史上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也是西汉皇室后裔中以卓...
刘秀 2025-08-27 刘长为何不惧吕后:血缘羁绊与权力博弈下的复杂关系西汉初年,吕后以铁腕手段掌控朝政,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对刘邦的戚夫人实施“人彘”酷刑,甚至逼死多位刘姓诸侯王。然而,作为刘邦第七子的淮南王刘长,却能在吕后当政...
刘邦 韩信 2025-08-25 刘邦为何后悔杀韩信:权力博弈中的复杂人性与帝王悲歌在汉初的历史长河中,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位“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奇才,最终被吕后与萧何设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
刘邦 韩信 2025-08-22 西汉灭亡:多重危机交织下的帝国崩塌西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至公元9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而灭亡,共历时210年。这个曾以“文景之治”的繁荣、“汉武盛世”的辉煌载入史册的王朝,最终在多...
刘邦 王莽 2025-08-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