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埋下了导火索。中国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并利用投靠日本的前清废帝溥仪在东北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实行了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使东北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这场战争经历了5个多小时的战斗,日军占领了沈阳城。随后的短短4个多月内,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百姓成了亡国奴。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试图求助于外国势力,可为何只招来一双双白眼?
波兰想牺牲中国削弱宿敌苏联
最令人意外的是,波兰这个跟中国和日本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居然异常热情地支持日本侵占东北。国际联盟投票表决对日本进行制裁,英法等大国都投了赞成票,唯独波兰公开表示反对。
早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波兰就表演过这么一次。当时日本想把在一战中趁火打劫搞到的山东权益合法化,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会上据理力争,众多中小国家对中国表示同情,英美法意也有所顾忌。只有波兰的代表公然跳出来,支持日本对山东的要求,反对中国的正当诉求。
其实,波兰之所以支持日本侵略中国,是想通过牺牲中国,促使日本与苏联在远东形成全面军事对峙,削弱宿敌苏联。波兰曾在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瓜分,次次都有俄罗斯帝国的份。1918年一战结束后,波兰才重新获得独立。对于苏联这个世仇,波兰当然必欲除之而后快。
波兰军官还跑到日本传授破译密码的本领。在波兰人的指教下,日军密码破译技术取得突飞猛进的提升。“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关东军全面破译了张学良与南京、沈阳两地联络电台的密码,掌握了中国东北军的动向。
欧美列强都希望坐收渔利
欧美列强之所以在日本侵占中国东北问题上含含糊糊,不肯出手帮助中国,都是企图借日本力量镇压中国革命,然后策动日本北上进攻苏联,使日本和苏联两败俱伤,达到坐收渔利之目的。只不过跟苏联的仇恨没波兰那么深,不想做得那么露骨罢了。
英国政府认为,“日本在满洲的行动对英国的利益将产生有益的影响”。考虑到日本也有可能掉转枪口,英国改变了在远东不设防的政策,开始在马来西亚、香港构筑工事。
美国总统胡佛说,如果日本公开说出兵东北是为了对付中国的布尔什维克和苏联的话,“我们是不会提出异议的”。但占领了东北的日本俨然是太平洋上一大强权,不得不防,美国于是加紧在菲律宾兴建大型地下军事工程。
法国正注视着德国法西斯主义的崛起,不愿意同另一个军事强国日本为敌,充当了彻头彻尾的“好人”,向日本政府提供了八亿法郎的贷款。法国的军工企业还同日本签订大批武器和装备的供应合同。
德国采取的政策是,既不与日本作对,也不参加列强的对日一致行动。在德国政府眼里,战后的中国是一个政局不稳、内忧外患严重的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起的作用有限。日本在战争中和战后所表现出来的经济、军事实力,以及日本同英美等列强的矛盾,使德国对其刮目相看。德国认为,日本在当时的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都有可能帮助和支持自己,因此,德国不愿意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谴责。
那苏联呢?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可算是打到他家门口来了,怎么也不挺身而出呢?
苏联政府从一开始就谴责日本的侵略行径。苏联报界均以主要版面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警告说日本的扩张会产生危险后果,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同情。
为防备日本进攻,苏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远东地区的防御能力,将远东哈巴罗夫斯克和共青城迅速建成为军事工业中心,从其他军区抽调部队编入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成立太平洋舰队,在远东边境线构筑碉堡阵地。为保障军队的粮食供应,苏联还组织退伍军人在远东地区兴建了数十个集体农庄。
然而苏联对这场冲突的实际对策,却是不干涉政策。当时苏联顾虑,如果苏日矛盾激化,发生战争,德国可能趁机攻苏,苏联将被置于两面夹击的不利地位。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集中在西部,因此,保卫西部是苏联历来的战略重点。“在保证西线绝对优先”的战略原则下,苏联需要暂时稳住日本。
于是苏联除默认日本利用中东铁路运兵以外,还在东京同伪满的代表谈判出售中东铁路,事实上承认了伪满洲国,并允许伪满在莫斯科设立“领事馆”。另外,苏联还不允许中国从欧洲各国购买用于抗日的军火过境苏联。
在清王朝的暮色中,光绪与溥仪这对叔侄皇帝的命运轨迹,犹如两盏渐次熄灭的宫灯,照亮了中国封建帝制的最后时刻。他们之间既非直接的父子传承,亦非传统的兄终弟及,而是交...
光绪是谁的儿子 溥仪 2025-06-26 庄士敦:复杂历史中的多面形象在晚清至民国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庄士敦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外籍老师,走进了中国历史的舞台中央。他的一生跨越了中英两种文化,其行为与思想也引发了后人对其“好人”...
溥仪 庄士敦 2025-04-29 溥仪的文化水平:超越时代的皇者之智在历史的长河中,末代皇帝溥仪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除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溥仪的文化水平也备受关注。那么,这位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
溥仪 2025-03-17 溥仪:清朝末代皇帝的卓越英文水平在中国历史上,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其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除了他作为皇帝的身份外,溥仪还有一项令人瞩目的才能,那就是他的英文水平。一、溥仪的英文...
溥仪 2025-02-22 溥仪身后事:清朝虽亡,何以得葬皇陵?在中国近代史上,清朝的灭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终结。然而,在清朝灭亡后的半个世纪,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去世后,却得以葬入清朝的皇陵——华龙皇家陵园。这...
溥仪 2025-02-18 溥仪与满语:误解与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溥仪不会说满语。然而,这一说法真的准确吗?一、溥仪的学习经历与满...
溥仪 2025-02-15 末代皇帝溥仪:被妃子们抛弃的背后真相在中国近代史上,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他不仅经历了皇位的更迭、国家的动荡,还遭遇了个人情感的巨大变故。其中,溥仪...
溥仪 2024-11-27 末代皇帝溥仪生平简介及后人评价在中国近代史上,爱新觉罗·溥仪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的一生经历了从皇帝到平民的巨大转变,充满了戏剧性和复杂性。一、溥仪生平简介爱新觉罗...
溥仪 2024-11-18 未解之谜:溥仪与婉容大婚之夜为何没同房?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皇室成员的婚姻往往是政治联姻的产物,而非个人情感的选择。清末最后一位皇帝溥仪与皇后婉容的大婚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然而,令人费解的是,...
婉容 溥仪 2024-11-06 奇闻:末代皇帝溥仪登基时的不祥之兆在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其中,一个广为流传的不祥之兆尤为引人注目。这一事件不仅为溥仪的统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成...
溥仪 2024-11-0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