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年羹尧不造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对年羹尧下手时,年羹尧有几十万大军,他为什么不起兵造反?
大清王朝已成为了历史,但是有些故事至今仍为人称道。人们猜想着那段逝去的岁月中,是否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而那些所谓的风云人物,是否也如史书中描写的那般形象。就比如年羹荛,这个饱受争议的人物形象,经常会活跃在各个清史剧中,担当着或奸的角色。

一、九子夺嫡
关于大清代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九子夺嫡,这个事件在这些年的众多有关清代历史的影视作品中频繁出现,而在这其中始终绕不开年羹尧的名字。在《甄嬛传》中,他是华妃的大哥,也正是因为年羹尧的存在,华妃才敢与皇后硬碰硬。也正是因为忌惮年羹尧的实力,雍正才让华妃终身不孕。
实际上年羹尧的妹妹也的确嫁给了雍正,被封为敦肃贵妃,并为他生了四个女儿和两个皇子,光从这一点上便可以看出雍正和年羹尧的关系非同一般。

九子夺嫡时期,可谓是雍正政治生涯最艰险的时刻。作为最不受宠的皇子,他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八皇子以贤德出名,被称为八贤王,身边还有皇帝最宠爱的十四阿哥等多位皇子支持,而雍正却只有十三阿哥对他忠心耿耿。
他迫切地需要一股势力为他保驾护航,所以他也在积极地拉拢朝臣。在雍正的阵营中,要有李卫田文镜这样的文官,也要有一个朝廷的中流砥柱成为他左膀右臂,而年羹尧恰恰就是最好的人选。他从康熙年间开始,就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职位上也早就提升到了川陕总督,更是威名远播的抚远大将军。

有了年羹尧的加盟,对于雍正来说是如虎添翼,他终于有了可以与八阿哥正面交锋的筹码。一招不慎,满盘皆输,年羹尧当然也懂得这个道理,但他征战沙场多年,早就养成了好斗的心性,越是艰险,就越要迎难而上。事实证明他这步棋下对了,雍正成了这场政治对决中的赢家,真真正正的成了万人敬仰,拥有无上权力的皇帝。
在雍正登上帝位后,年羹尧的仕途就更加顺遂,因为在当时他押对了宝。不久以后青海发生了叛乱,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前去青海平定叛乱。不负众望的他再一次平定了青海的叛乱,凯旋而归。
对于这个从一开始就跟着他,并又立下军功的年羹尧,雍正当即决定加封年羹尧为一等公,这无疑是为年羹尧的功劳簿上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君臣两心
一个人身居高位,就容易骄傲自满,在当时,雍正皇帝对他十分信任,毕竟若是没有年羹尧的鼎力相助,他也不会成为皇帝。雍正自然会非常重用年羹尧。就连他任免西北地区的主要官员时,还与年羹尧商量西北的战事,重视的程度可见一斑。
但是君威难测,谁也说不准皇帝的心思。虽然雍正重用年羹尧,但随着他的行事作风越来越不受控制,心中难免生出了嫌隙。
雍正二年,年羹尧拜见完雍正后回到了自己的驻地,紧接着接到了皇帝的御旨。雍正在其中表达了对年羹尧诸多行为的不满,提醒他注意自己的身份。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警戒,让他明白自己的位置,惋惜年羹尧那时太过自以为是。

先不论之前他为皇帝效力,助他夺得皇位,就是他打下来的胜仗都足以让他威风凛凛。但他忘记了他有今时今日的地位,也是雍正将他提拔上来的。他过于自我为是,势必会付出代价。
雍正是皇帝,不只是他的亲戚。由于年羹尧不顾雍正的指令自作主张,雍正从心里的不满直接表达在了脸上。因为他查出了年羹尧指使陕西巡抚参奏金南映,这让雍正十分愤怒。他扶持年羹尧是为了让他守卫好边防,不是让他身居高位后竟然妄想撼动皇权的威严。

从这件事开始,年羹尧就已经有了大势已去的迹象。雍正三年,钦天监发现了日月合璧天象,朝臣纷纷恭贺雍正这是天降祥瑞之兆,不知是有心还是无意,年羹尧在贺词之中写错了字。这让雍正开始起了动年羹尧的心思。随后直接将他亲自革职,不听他任何的申诉和抗议。
年羹尧眼看着大势已去,那些曾被得罪过的,诬陷过的大臣们如雨后春笋,纷纷弹劾他的不公与霸道。甚至有位大臣列出了年羹尧的92条罪过,条条直击要害。
三、年羹尧为何不造反
年羹尧在军中其实是很有威望的将领,还镇守一方,难保他手里的几十万大军不会听他的号令,那他为什么不选择揭竿起义呢。其实在文中也提到了,他所有的一切都是雍正赐予的,如果雍正收了他的权力一定会有一些人与他离心离德。而且他毕竟镇守在边疆,身边一定也会有雍正的亲信,他只要稍一有动作雍正一定会率先发难。
另一方面他虽然有大军,但打仗是个大事,从兵马到粮草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做错一步都不可能成功。而且他的妹妹还是雍正的贵妃,他自己又有着优秀的战功,就算是念及以往,雍正也不会对他有太重的的惩罚。事实证明,他想得太过天真。雍正先将他革职,逐步瓦解年羹尧的势力,最后在地牢之中,秘密将他处死。
四、总结
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君主的心意最难推测,成功与荣耀都是一时的,更重要的要学会明哲保身。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做事做人都不能太过高调。就像年羹尧,他一生征战沙场,但最后却有了这样的下场,雍正的狠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与他行事过于张扬,四处树敌的作风脱不了关系,

花朵太鲜艳,会引来蜜蜂,也会招来蚊虫的噬咬。月满一定会亏,千万不能因为一时的荣誉而沾沾自喜。做事一定要给别人留三分余地,人生的道路漫长又充满险阻,一定要记住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端柔公主的抗争与妥协:一场远嫁蒙古的命运博弈在清朝雍正年间,一场围绕公主远嫁蒙古的政治联姻,因一位公主的激烈反抗而充满波折。这位公主便是和硕端柔公主,她以大哭三天三夜的激烈方式抗拒远嫁,最终在皇权的威压下...
雍正如何继位的 和硕端柔公主 2025-11-17 年羹尧倒台后:妻儿命运中的皇权铁腕与家族血泪雍正三年十二月,一代权臣年羹尧在狱中自裁谢罪,这位曾让西北军民闻风丧胆、令朝堂百官俯首的"年大将军",最终以九十二项大罪的罪...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11-14 圆明园阿哥弘曕:被宠爱毁掉的皇室骄子在清朝乾隆朝的皇室成员中,爱新觉罗·弘曕的一生堪称一场充满戏剧性的悲剧。这位雍正帝最小的儿子、乾隆帝最年幼的弟弟,从备受宠爱的“圆明园阿哥”沦为被降爵罢官的罪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雍正兄弟命运分野:为何仅老十三能善终?康熙末年“九子夺嫡”的惨烈角逐中,雍正帝胤禛以冷峻手腕稳固皇权,对参与夺嫡的兄弟展开系统性清算。在15位成年兄弟中,除早夭者外,仅老十三胤祥与老十胤?得以善终,...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康熙之死:病逝疑云与历史真相的千年回响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深夜,北京畅春园内烛火摇曳。69岁的康熙皇帝在病榻上突然驾崩,第四子胤禛(雍正帝)旋即继位。这场看似寻常的权力交接,却因民间&am...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1 谥号之变:康熙深情与雍正权谋的碰撞康熙帝与雍正帝这对父子,在清朝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康熙帝以“仁政”开创盛世,雍正帝以“宪治”整顿积弊,而两人对皇后谥号的处理,更折射出权力交接中的深层博...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两道密旨:为乾隆六十三年皇权筑起铜墙铁壁公元1735年秋,圆明园内烛火摇曳,五十八岁的雍正皇帝在病榻上留下两道密旨。这两份用满汉双语书写的圣旨,不仅解决了皇位传承的合法性危机,更通过精心设计的权力架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雍正:清朝“加班狂魔”的极致勤政人生若论中国历史上最“拼命”的皇帝,雍正帝(爱新觉罗·胤禛)堪称典范。他以“朝乾夕惕”为座右铭,在位仅13年却以超负荷的工作模式,将帝王勤政推向了历史巅峰。从凌晨5...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