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不知道没关系,历史资料小编告诉你。
公元1424年,在第五次远征漠北的归途中,明成祖朱棣病逝榆木川,这位在历史上颇具争议的皇帝就此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朱棣的一生跌宕起伏,作为叔叔他从自己亲侄子手中血腥的夺取了皇位。
但是作为皇帝,朱棣承上启下,把明朝推向了最高峰,可谓千古一帝。可是这位传奇皇帝,在位的22年里居然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直到一个宫女临死前才说出其中原因,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永乐皇帝
公元1360年,朱棣在应天府(南京)出生,朱棣的出生并没有给朱元璋带来多大的安慰,因为就在此时,陈友谅大兵压境,朱元璋甚至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眼这个刚出生的儿子就到前线指挥作战了。
直到公元1367年,朱元璋准备登基称帝了,才为已经7周岁的朱棣起名。出身贫寒的朱元璋知道创业的辛苦,所以对自己的儿子也要求严格,这让朱棣从年少时期就锻炼了坚强的品质,也为以后的皇帝生涯打下了基础。
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根本无缘皇位,安安分分的做个燕王就是他最大的心愿。加上当时的皇太子朱标仁政爱民,兄友弟恭,深得朱元璋的信任,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成功的太子了。
但是天不遂人愿,朱标英年早逝,这也使得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更棘手的是太子早逝,皇储空悬,最终朱元璋爱屋及乌,并没有从儿子里面选,而是选择了孙子,就是前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允炆。
朱允炆登基后担心藩王权利过大,就听信谗言,把自己的叔叔全都削爵囚禁,这一下就让远在北平的朱棣感觉到了唇亡齿寒,毕竟朱棣从小在军营中长大,又岂会甘心服诛。于是就起兵造反,奉天靖难。终于1402年,朱棣攻破应天,这场叔侄皇位争夺战以朱棣的胜利告一段落。
深得朱元璋亲传的朱棣,自幼就心狠手辣,他深知斩草除根的道理,于是登基后大开杀戒,屠戮了众多建文一朝的臣子,其中就包括方孝儒,铁铉等。但是作为一代君王,朱棣杀伐果断,有雄才大略,登基后派郑和出使西洋,修《永乐大典》,五征漠北,一时间万国来朝,可谓一代雄主。
朱棣的家庭
朱棣不仅在前朝开疆扩土,后宫也令人称赞,明初的帝后关系和睦在历朝历代可以说是数一数二了,尤其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的恩爱让人羡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朱棣很大的影响。如果说朱元璋和马皇后是相敬如宾,那朱棣和徐皇后绝对是青梅竹马了。
徐皇后出身也非常显赫,她是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长女,从小就入宫受到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关怀,被选在年轻的朱棣身旁,和朱棣少年便相识了,公元1377年(洪武九年)就被册封为燕王妃,后跟朱棣就藩北平。
徐皇后嫁给朱棣后两人夫唱妇随,加上这时候太子朱标没死,朱棣也本本分分的只想当个王爷,一时间朱棣可以算得上爱情事业双丰收。但是好景不长,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英年早逝,朱元璋死后又把皇位传给了朱允炆。
而且朱允炆少年天子,血气方刚,一上台就削了好几个藩王的爵位,这样逼的朱棣选择造反,开启了长达四年靖难之役。朱棣外出征战,徐皇后作为明朝开国大将徐达的后代自幼就耳濡目染,她也在靖难期间,披甲上阵,参与军事,稳住了朱棣的大本营。
徐皇后不光为朱棣守住了大本营,而且还给朱棣诞下了三子四女,其中三个儿子都赫赫有名,老大朱高炽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老二是汉王朱高煦,老三是赵王朱高燧在靖难中,包括后来的征漠北都给历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位优秀的女人在支撑他的千古霸业。
在位22年为何没有一儿半女
朱棣与徐皇后青梅竹马,朱棣当皇帝后更是与徐皇后形影不离,但天不遂人愿,当朱棣幸福美满的时候徐皇后在永乐五年突然病逝,这让朱棣一下变的失魂落魄,朱棣甚至为此白衣素服一年、辍视朝一年,很长时间朱棣都没有再踏进过自己的后宫,每日都处在忧伤之中。这也是朱棣在位22年没有一儿半女的重要原因。
时间或许是淡化伤痛的镇静剂,虽然过了很多年,可朱棣依旧不免经常思念已故的徐皇后。终于有一日见到了朝鲜进贡的女子,她和徐皇后非常相似,这让朱棣大喜过望,爱屋及乌,直接册封为权妃,走到哪都带着。
可惜权妃也是红颜薄命,没多久也离开了朱棣。但年轻的权妃正当生强体壮,她的离世不免让人猜测。据野史记载,一位宫女临死前曾说出了真相,就是权妃遭人妒忌,被其他妃子害死了。
如果权妃的死是遭人陷害,但朱棣可以再临幸其他嫔妃,一样可以开枝散叶,绵延子嗣。这位宫女说出了一个更惊人的原因,就是朱棣因为多年征战沙场,导致身体患病,无法再生育了。
也就是因为这个,后宫嫔妃有的甚至与宦官私通。这让朱棣暴跳如雷,直接大开杀戒,造成后宫尸横遍野,人烟稀少。而朱棣从此更是几乎不再踏入后宫,也造成了朱棣登基22年,甚至没有再生出一儿半女。当然这只是野史记载,并没有得到考证,一切的真相都在历史中烟消云散了。
结语
朱棣的一生跌宕起伏,青年时期没有皇位争夺的烦恼,安分守己的做个燕王,与王妃青梅竹马,出双入对,爱情事业双丰收。但是中年时期,为了保命,起兵造反,发动靖难之役,与侄子刀兵相见,血腥的夺取了皇位。
虽然朱棣当皇帝后兢兢业业,开疆拓土,派郑和下西洋,修《永乐大典》,五征漠北封狼居胥,成就了千古王图霸业。但是青梅竹马的王妃早逝,自己的儿子们为争夺皇位明争暗斗,从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变的反目成仇,不知道朱棣会不会后悔发动靖难造反呢?
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 姚广孝的三大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权谋与天命在明朝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姚广孝以“黑衣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这位兼具佛道儒三家智慧、精通阴阳术数的谋士,不仅主导了朱棣靖难之役的战略布局,更以三则预言为后世留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姚广孝 2025-08-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