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盼盼是中唐时期名伎,工部尚书张愔的妾室,张愔去世后,她独居燕子楼,终生没有再嫁。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盼盼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从小就精通诗文。但是,关家家境衰落后,她不幸流落风尘,成了一名歌妓。她相貌美艳,身材曼妙,再加上清丽动人的歌喉和冠绝同侪的舞技,很快就驰名徐泗一带,倾倒了无数的达官显贵和世家公子。据说,她能一口气唱出白居易的“长恨歌”,也最擅长“霓裳羽衣舞”。
后来,关盼盼被徐州守帅张愔(有人说是张建封,也有人说张愔字建封,查《新唐书》,张愔为张建封之子)花重金娶回为妾。张愔虽然是武官,却生性儒雅,颇通诗文,他对关盼盼的文采赞赏有加,当然,关盼盼的轻歌曼舞,更是让他如痴如醉。他在徐州西郊,找到一处依山面水,风景绝佳的胜地,专门为关盼盼修建了一处别墅。这里有一湾清流,河边满是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他们把这处别墅称为“燕子楼”。在燕子楼上,他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日子。
有一次,官居校书郎的白居易远游来到徐州。张愔素来仰慕白居易的诗才,就在燕子楼中设宴款待。关盼盼早已对这位大诗人崇拜之极,白居易的到来让她十分欣喜,在宴席上亲自执壶敬酒。

酒兴之中,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想展示一下爱妾的才艺。关盼盼欣然领命,表演了最拿手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她的歌喉和舞技都展现得淋漓尽致。白居易赞叹不已,当场写了一首诗赞美关盼盼,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与伦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她媲美。这首诗流传开来,不知有多少人对张愔羡慕不已。
谁能料到,两年之后,张愔病逝,葬于洛阳北邙山。张愔死后,府中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只有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之情,发誓守节不嫁。她在燕子楼中,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伴,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花开了又谢了,燕子来了又去了,眨眼间,十年过去了。燕子楼中的时光却仿佛凝滞了,关盼盼的美丽不曾改变,她的痛苦更不曾改变。

元和十年(815年),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来拜访白居易。张仲素对张愔和关盼盼的往事非常清楚,并为盼盼的深情而感动。因为白居易写过赞美关盼盼的诗歌,他就拿出了为关盼盼所作的《燕子楼》三首新诗,让白居易观看: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
自埋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已十年。
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
瑶瑟玉箫无意绪,任从蛛网任从灰。
诗歌写出了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苦孤独,相思无望而万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白居易读后,感慨万分,依韵和诗三首:
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著即潸然。
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
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
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燕子楼上,西风吹来,满帘秋霜,月明如水,分外地凄凉。独居楼上的关盼盼,面对着冷被残灯,倍受相思的煎熬。丈夫去世后,她无心梳妆,每次想要打扮起来,却总是潸然泪下,是啊,打扮好了又给谁来看呢?往日的舞衣叠放箱中,再也没有穿过。春天,有人从洛阳回来了,他说张愔墓上的白杨树长得又粗又高,已经可以作柱子了,岁月无情,即便花容月貌的盼盼,到最后又怎能不会变成灰土呢?
张仲素的原诗,是替盼盼抒发她“念旧爱而不嫁”的生活和感情,白居易的和诗则抒发了对于盼盼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同情和敬重,同时也寄托了今昔盛衰的感叹。

但在宋明的一些笔记中,说白居易觉得关盼盼既然如此情深义重,和亡夫难舍难分,那何不追随他到九泉之下,也好成就一段令人感叹的凄美韵事。说他为了明确地表达让关盼盼一死殉夫的想法,另作了一首诗:
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据说,张仲素回到徐州后,把白居易所写的四首诗带给了关盼盼。她看完最后一首诗,泪流满面地说:“自从张公离世,我并非没想到一死相随,只是恐怕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丈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是玷污了他的清名,这才含恨偷生至今!” 说完就放声大哭,然后强忍着悲痛,依白居易的诗韵和了一首七言绝句:
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
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在张仲素离开以后,关盼盼就开始绝食,十天之后,终于香消玉殒。
明代一个名叫陈彦之的人写了一首诗说:“仆射新阡狐兔游,美人犹在水边楼。乐天才思如春雨,断送残花一夜休。”直接把逼死关盼盼的罪名加在白居易的头上。这个故事就慢慢地流传开来。
事情真是这样吗?我们细细研究,上面白居易的第四首诗题目是《感故张仆射诸妓》,写于张愔去世后不久,并不是写于《燕子楼三首》之后。有人认为,这首诗不是写给关盼盼的,也不是写张愔的,而是写张愔的父亲张建封的。因为张愔的官衔是兵部尚书,白居易一向称张愔为“尚书”,在《燕子楼》诗和序中都是如此;而张建封的官职为左仆射、司徒,许多人都称他为张仆射。再从题目和诗意来看,“诸妓”“三四枝”,很明显,这不是写给一个人的,清代就有人说“此诗与盼盼无涉”。
再看盼盼的这首和诗,诗中称白居易为“舍人”。按照宋明笔记的说法,这首诗应该写于元和十年,但是白居易担任中书舍人是在长庆元年(821年),也就是说在写这首诗的六年之后。如果这真是关盼盼的作品,她又怎会知道白居易在五六年之后会做中书舍人呢?可见,这是后人的编造之作。
而且,唐朝的婚姻习俗是比较开放的,白居易的为人也最重感情,他怎会残忍地逼一个可怜女子去殉情。
所以,关盼盼到底是怎么死的,是不是殉情自杀,我们已经找不到确切的证据,但是可以肯定,她被白居易逼死的故事纯属虚构。
公元745年,60岁的唐玄宗李隆基将26岁的杨玉环正式册封为贵妃,开启了长达十一年的专宠时代。这段被白居易誉为“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传奇爱情,却始...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盛世霓裳下的裂痕:杨玉环与李隆基的情感博弈与权力困局白居易笔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绝美誓言,将唐玄宗李隆基与杨玉环的爱情塑造成千古典范。然而,剥离文学滤镜后,这段相差34岁的“老少配”婚姻,实则充...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9-26 诗坛三绝:诗佛、诗魔、诗鬼的传奇与诗魂在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中,王维、白居易、李贺三位诗人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精神境界,被后世分别冠以“诗佛”“诗魔”“诗鬼”的雅号。这三位诗人不仅以诗才名动天下,更...
白居易 王维 2025-09-10 秋雨梧桐锁盛唐:白朴梧桐雨中的历史苍凉与人性褶皱元代剧坛的秋风中,白朴以一曲《梧桐雨》将盛唐的繁华与衰败凝固成永恒的戏剧意象。这部取材于白居易《长恨歌》的杂剧,以安史之乱为背景,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白居易 2025-08-04 白居易与关盼盼:一场跨越生死的诗情悲剧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白居易以《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代表。然而,这位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理念的诗人,却因一首诗卷入...
白居易 2025-07-22 拨开迷雾:白居易与元稹“换小妾”谣言真相在历史长河中,白居易与元稹作为唐代文坛的双子星,其深厚的友谊与卓越的文学成就备受瞩目。然而,近年来网络上却流传着二人“换小妾”的离奇说法,这一谣言不仅损害了两位...
白居易 2025-04-07 白居易宰相弟弟之殇:为何背负千古骂名?在唐代文坛,白居易以其深邃的诗意和关怀民生的情怀,赢得了“诗魔”的美誉。然而,他的堂弟白敏中,虽然也曾在政坛上崭露头角,甚至官至宰相,却背负着千古骂名。那么,白...
白居易 白敏 2025-03-25 唐代最著名的女诗人——李冶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唐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而著称。在这一时期,不仅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男性诗人的辉煌成就,女性诗人也以其独特的才情...
李白 白居易 2025-03-10 白居易为何敢在李隆基逝世后不久创作长恨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深情细腻的笔触和宏大的历史背景,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这首诗以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核心,通过丰富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白居易 2025-02-28 中国十大文豪之李白与白居易:文学成就的璀璨双璧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李白与白居易无疑是两颗最为耀眼的星辰。他们各自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卓越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一、李白:浪漫主义...
李白 白居易 2024-12-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