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改制是一场发生在北宋中期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国力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在宋神宗的主持下爆发的一场对职官制度的改革,它与著名的王安石变法是同步进行的。虽然元丰改制不如王安石变法有名,但是却对中国古代官职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重大影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大宋朝的官职品级非常复杂,如果你不了解宋朝的官员制度,会以为他一人担任四个职位,实际并非如此。北宋前期官员职务分官、职、差遣三种。
范仲淹的官衔中戶部郎中是官,用于定官品级和俸禄。龙图阁直学士是“职”,是官员荣誉衔,职是指“馆”职,比如有“昭文馆、集贤院、 史馆、 秘阁”等的职位。
这样,可以提高官员威望,增加官员的俸禄。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是“差遣”。如果只有官名而没有差遣,表示 享受官职待遇而无实际权力。
例如,戶部郎中品级是从五品,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是经略安抚使的二把手所以士大夫以担任御史台和诸馆阁,他们最看重的是差遣,也并不看重阶、动、爵邑的有无。
宋朝廷一直想解决这一难题都没有成功,一直到宋神宗元丰改革官僚制度,部分问题得以解决。
一、宋神宗前宋朝官制
宋太祖赵匡胤当了皇帝,后周的官员都原封不动继续做官,后来宋朝陆续消除了后蜀、南汉、南唐等割据的政权,这些旧政权官员也被继续留用。赵匡胤虽然优待了这些旧臣,但是也怕其中有捣乱分子,更要谨慎地解决遗留下来的问题。
他派出三省六部 九寺尚书、郎、曹、卿中央官员到地方上担任知州、知县,例如灭湖南周保权藩镇政权后,戶部侍郎呂余庆权知潭州。
灭后蜀后以参知政事呂余庆权知成都府,枢密直学士冯瓚权知梓州。除此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职位,如审刑院替代了刑部职能,审官院替代了吏部职能。
二、北宋官员制度变化
1、很多关于没有固定编制
北宋初期官员职责非常混乱,三省六部九寺遭到架空,宰相不专管三省长官,财政税收归三司管理,中书省、门下省职能仅负责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三省、寺、监的官员没有固定编制,成为官员的虚衔。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无权处理朝政,侍郎、给事不负责本省事务等。例如杨徽之曾任左谏议大夫、史馆修撰,负责职能的是给皇帝提意见。
李沆为戶部侍郎、参知政事,戶部侍郎是挂名空衔,参知政事才是他的本职工作副宰相。张齐贤为门下侍郎、兼兵部尚书、平章事張齐贤,张齐贤挂了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两个空衔,平章事才是他真正工作的宰相。
2、权力的虚实变化
原来的官成了爵位,差遣成了新的官职,这样一来宋朝的官员数量比以往朝代多了不少,官员制度混乱名不符实。
王朝初期尚能维持,后来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员的俸禄不断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难以承受这么多官员数量。
宋真宗咸平年间杨亿曾提建议,应该给三省六部实权。宋仁宗时期吴育提出恢复尚书省权力,由于阻力太大,未能实现。
三、宋神宗主持元丰改制
主要是在地方上设置了提举常平、广惠、农田水利、差役官,隶属于司农,创立民兵保甲法,恢复兵部的职能,设置军器监负责管理兵器,恢复將作监管理手工业。经过十多年的准备,司农、兵部、军器、大理、将作监各已初具规模。
元丰三年,宋神宗命令中书省设置专门机构,官制条例制定实行。这次的官制改革主要根据《唐六典》,恢复三省六部职能,台、省、寺、监官员有了实际权力。废除原来的谏院,取代原来的政事堂,为三省官员讨论政事的地方。
吏部:包括吏部尚书左、右选、吏部侍郎左、右选司封司、司勋司、考功司一共七个司。
户部:振举度支、仓部、金部等五个司。原三司的职能划归户部左、右曹,管理国家的财政税收工作。负责国家户口、土地、税收、赋税劳役等。
刑部:包括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个司,废除原审刑院职能划归刑部,负责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提起刑事诉讼,案件复议再审,要是遇到了大赦之年还负责恢复有罪官员的职位。
工部:主要包括开垦屯田,虞部和水利部门四个司,主要负责国家城池规划建设、宫殿修缮、交通建设、器械修造、钱币铸造等工程事务。
逐步废除了元丰以前的一些不合理制度,例如,从一品到三品只保留有正、从的区别,从四品到六品分为正、从、上、下四个等级,元丰改制改成了十八个级别。
任何改革都会利弊并存,元丰改制也毫不例外,改制后制定的官级制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产生了办事效率低的问题,这是不足之处,但是,一件事情往往需要长时间才能解决,改革总比不改强。
北宋时期,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清廉正直著称,或以锐意改革闻名。其中,杜衍与王安石便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虽身处同一时代,却以不同的方式在...
王安石 2025-07-28 曾布的婚姻与情感:一位北宋名臣的夫人之谜北宋名臣曾布,字子宣,抚州南丰人,作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他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官至宰相。然而,在历史记载的宏大叙事之外,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
王安石 2025-07-16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朝元老的理性坚守与时代困局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浪潮席卷朝野。在这场以“富国强兵”为名的改革中,三朝元老富弼却以近乎执拗的姿态站在了对立面。他并非守旧怯懦之辈——庆历新政时,这位以“...
王安石 2025-07-02 刘安世与仆论变法: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改革之殇:王安石变法失败留给历史的五重警示公元1069年,宋神宗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熙宁变法大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十八年间推出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却最终在元祐更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6-20 苏轼与王安石变法:新旧党争背后的理念之争与人性关怀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一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变法运动席卷朝野,王安石以参知政事身份推出青苗法、均输法、保甲法等新政,试图以雷霆手段革除百年积弊。然...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6-19 宋神宗赵顼:壮志未酬的改革者与悲剧帝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推行“元丰改制”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却因军事失败与健康恶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5-29 吕惠卿:北宋变法风云中的关键人物吕惠卿,字吉甫,号恩祖,北宋时期泉州南安水头镇朴里人,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在北宋的政治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一生跌宕起伏,主要事迹涵盖了政治改革、...
王安石 2025-05-19 吕惠卿:王安石变法中的关键推手与争议人物在北宋熙宁年间的政治舞台上,吕惠卿以“王安石变法”二号人物的身份,深度参与了这场影响深远的改革运动。他既是新法的核心创制者,也是变法派内部矛盾的焦点,其政治生涯...
王安石 2025-05-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