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朱瞻基皇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朱瞻基的父祖辈争皇位,你死我活,怎么没有兄弟和朱瞻基抢皇位?
看过《大明风华》、《山河月明》的朋友普遍都会发现,朱瞻基的祖父朱棣、父亲朱高炽继位过程都是无比惊心动魄。
朱棣靖难起兵,从北京一路打到南京,乱兵之中建文皇帝下路不明,朱棣继皇帝位。朱棣死于榆木川后,太监马云和大学士杨士奇等人怕汉王朱高煦等图谋不轨,于是秘不发丧,派人密报太子。朱高炽才得以顺利继位。
反观,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共有9个弟弟,同母弟2人。但是没有任何兄弟和朱瞻基争皇位,地位无比稳固,这是为什么呢?
一、朱瞻基的出身
古代的皇族,妃嫔无数,子嗣繁多。
为了形成稳定的政治秩序,合理分配政治权利,大明代也采用了“嫡长子继承制”。

朱瞻基的母亲是朱高炽的皇后张氏,而且他还是“嫡长子”,是名义上无可动摇的继承者。
朱标很受朱元璋的喜爱,早在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朱元璋特意为他请了宋濂做老师(《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悉心调教,希望他能够成为一名卓越的继承者。
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建国的第一年,直接就册封朱标为皇太子
每逢弟弟秦王朱樉、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犯错,朱标都为他们向朱元璋求情,使得诸王免于被罚。因此朱标在朱元璋的儿子们中很有威望。
但是朱标37岁就英年早逝了,朱允炆威望和能力远远不如朱元璋和朱标,根本镇不住他那些彪悍的皇叔们。
而如果朱标不死,以朱标的威望和能力,朱棣根本不敢造这个哥哥的反,因为他一点希望都没有。
并且朱棣非常喜欢这个出身嫡系的皇孙,把朱瞻基接到身边亲自调教,当做帝国的继承人来培养。因此朱瞻基早在朱高炽还在当太子时,就被朱棣确立为皇太孙,地位无可动摇,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大明帝国未来皇帝。

朱瞻基的皇太孙身份已定,这在古代就是君臣之分已定。
朱瞻基的兄弟哪怕再多,他们将来也是臣子,而朱瞻基注定是储君,未来的皇帝。
朱瞻基的兄弟也并不敢造反。
朱棣的第二子汉王朱高煦敢于不服朱高炽和朱瞻基,后来造反,那是因为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大功,多次在战场上拼死冲杀,救过朱棣。
朱棣也很喜欢这个在战场上神勇非凡的儿子,曾经鼓励他说:“勉之!世子多疾”(好好加油,世子身体不好)。
这就是在暗示朱高煦,你也有机会的。后来的朱高煦也多次以秦王李世民自比,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当然,晚年的朱棣后悔了,但是汉王朱高煦想谋朝篡位的念头却是越来越强烈。
朱瞻基的兄弟虽多,却没有一人有汉王朱高煦一般的军功。
再加上朱瞻基的父亲朱高炽宽厚仁慈、爱好儒学,他教出来的儿子朱瞻墉、朱瞻墡等必定都是了解君臣有别、长幼有序的道理,能够安分守己的做好一个藩王。

二、叔叔们一直在密谋造反,轮不到侄子们
公元1425年,继位还不到一年的明仁宗朱高炽于北京驾崩,此时还在南京视察工作的朱瞻基慌忙想要回到北京奔丧。
朱高煦想要趁此机会一举干掉朱瞻基,永绝后患,但是仓促之间,准备不周,竟然失败了。
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为了稳住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赋予了他们远超其他藩王的恩赐。
只要不违背大的原则,朱高煦但凡有所请求,朱瞻基无不准许。史书记载;“凡有求请,皆曲徇其意”
朱高煦也觉得朱瞻基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皇帝罢了,没什么好怕的,于是愈发狂妄。
公元1426年,朱瞻基才继位一年,汉王朱高煦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叛变。
朱高煦派了一名心腹,先要拉拢北京城内的英国公张辅为内应。
张辅吓坏了,当场抓了此人禀告朝廷朱高煦谋反了。

朱瞻基起初给朱高煦写了一封信,劝他罢兵,保他不死。
朱高煦也不傻,断然拒绝。
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人劝朱瞻基御驾亲征,鼓舞士气。
英国公张辅说道:“朱高煦速来徒有其表,我请求陛下给我两万兵马,我一定能生擒朱高煦,献给陛下。”
朱瞻基很有主见,说道:“我当然了解你可以打败朱高煦,但是我刚刚即位,暗中心怀不轨的小人却是不少,这次如果我不亲征,恐怕无法震慑这些小人”。
结果朱高煦困守乐安城,朱瞻基采用招降手段,城内人心思变,军无斗志。朱高煦被朱瞻基生擒,随后被杀。
大军班师回朝时,户部尚书陈山向朱瞻基进言,赵王朱高燧与汉王朱高煦共同密谋造反很久了,应该趁此机会一举铲除。
朱瞻基不忍心把父亲的兄弟赶尽杀绝,放过了赵王。
在削藩问题上,朱瞻基展现了远超朱允炆的政治手腕。

首先,善用恩赐。登基之初,朱瞻基先用恩赐麻痹住了汉王等人,为自己彻底稳住朝中局势,建立自己的执政班底赢得了时间。
其次,御驾亲征。皇帝亲征带给双方大军士气的变化是截然不同的,况且朱高煦还是叛军。朱瞻基的招降很容易就瓦解了叛军的斗志
最后,分化打击。杀了祸首汉王,留了赵王等其他藩王,使他们了解安分守己就可以保命,避免了他们狗急跳墙,再生祸端。
解决了汉王叛乱后,朱瞻基成功立下了自己的威严,天子的地位愈发稳固。
其他兄弟怎么跟这个有着嫡系血脉、平叛军功、大臣支持的皇帝对抗呢?他们的功勋与威信显然都是比不过朱瞻基的。
有着建文皇帝的前车之鉴,哪怕你当上了皇帝,能力不足,还是会被人赶下来。
此外,叔父辈的藩王们都虎视眈眈地看着嫡长子朱瞻基的皇位。如果朱瞻基失败了,那肯定又是改朝换代。

那朱高炽这一脉的子孙,肯定会被屠戮殆尽。
到底是犯上作乱,全家被杀。还是做个闲散王爷,一生富贵,想必对于朱瞻基的兄弟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难做的选择。
因此,终朱瞻基一生,并没有出现9个兄弟,图谋不轨的现象。
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宣德盛世的缔造者:明宣宗朱瞻基的治国智慧与艺术人生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以"仁宣之治"的治世闻名,他不仅开创了明朝的黄金时代,更以卓越的文化造诣在帝王中独树...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5 书画蹴鞠皆入戏:明宣宗朱瞻基的帝王雅趣与权力游戏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在位十年间开创了“仁宣之治”,其文治武功背后,隐藏着鲜为人知的个人爱好。这些爱好既折射出帝王的多面性,也暗...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女中尧舜的定鼎之策:张氏如何以柔术稳住九岁皇帝的江山公元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骤然离世,九岁的朱祁镇在乾清宫接过玉玺。此时,这位幼帝的身后没有强势的外戚集团,朝堂上“三杨”内阁与宦官王振的暗流涌动,北方瓦剌虎视...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0-1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明宣宗禁海: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明朝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作出了强化海禁政策的决策。这一决策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明初以来海禁传统的延续,更是特定历史背景下多重因素...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6 朱瞻基为何倾心孙皇后:权力、情感与命运的交织明宣宗朱瞻基与孝恭章皇后孙氏的爱情故事,在史书与野史的交织中显得格外耐人寻味。这位以“书画家”“促织天子”著称的帝王,为何对孙氏始终如一?从青梅竹马的情愫到宫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20 明宣宗放弃多少领土:战略收缩下的地缘抉择与历史回响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十年(1425—1435年),以“仁宣之治”的盛世美誉载入史册,却也因主动放弃大片领土引发争议。从东北的奴儿干都司到西南的交趾布政使司,从北疆的...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8-14 樊忠从未刺杀朱瞻基:一场被误读的忠诚与权力交织的史实在关于明朝历史的讨论中,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言称“御林将军樊忠曾试图刺杀明宣宗朱瞻基”,甚至被部分影视作品渲染为权力斗争的戏剧性场景。然而,通过梳理《明实录》《国榷...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07-30 胡善祥:明朝首位无过被废的皇后传奇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胡善祥宛如一颗流星,短暂而璀璨地划过宫廷的天空。她作为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任皇后,却因无端理由被废,其人生充满了无奈与悲剧色彩,成为了后世研究...
朱瞻基怎么死的 胡善祥 2025-05-0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