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逋是北宋有名的隐逸诗人,什么叫隐逸诗人呢?其实是指那些选择过上归隐生活的文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决定退居乡间,与美景作伴。林逋少年时非常好学,很小便精通经史百家,他隐居于杭州,对西湖一带尤为熟悉。很多人好奇林逋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生活,他甚至还拒绝过皇帝的好意。那下面就来和大家讲讲有关林逋的生平故事,如果想要了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隐士是指那些追求思想自由、德才兼备却不愿进入世俗社会求取功名利禄的高洁之士。历史上的隐士为数不少,但其中也有真隐假隐之分。有些人是因为官场受挫而愤然归隐,比如东晋陶渊明、明朝唐寅;有些人是借隐士身份故弄玄虚,待价而沽,比如宋朝种放、明朝陈继儒;还有些人则是真正的隐士,比如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位人物——林逋。
林逋生于宋朝乾德五年(967年)。他少年时期非常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百家。古人提倡“学而优则仕”,所以绝大部分像林逋这样的才子一般都会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光耀门楣,然而林逋却算是一个另类。他精通诗词、绘画,才学过人,但一生都从未尝试走向官场。
年轻时期的林逋曾游历江淮,观赏宋朝的大好河山。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周围人开始对他投来异样的目光,毕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像林逋这样学富五车却不思科举,而是整天东游西逛的人还是很难被大家所理解的。面对世俗压力,林逋干脆挥挥衣袖到临安(今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上开始了隐居生活。
西湖自古游人如织,林逋选择隐居西湖边倒是印证了那一句“小隐于野,大隐于市”。林逋不像许多隐居者那样刻意强调自己的隐士身份,无论是当世大儒还是新出道的无名文人前来拜访他,他都一视同仁,来者不拒。他还经常驾乘小舟遍游西湖周边的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对林逋来说,隐居只是他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没必要搞得神神秘秘。
林逋终生不仕不娶,自然也没有子嗣。他平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世人因此尊称其为“梅妻鹤子”。林逋以自己的种梅感悟写出了一首《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成功地描绘出梅花超凡脱俗、清幽香逸的风姿,被誉为“千古咏梅绝唱”。
林逋的生活看起来极其洒脱,但实际也非常清贫。宋朝皇帝在听闻了林逋的事情后御赐粟帛,并诏告当地府县要好生关照这位隐士的生活。林逋很感激皇帝陛下的关怀,但他并不以此骄人,也没有写诗感激皇恩浩荡。友人劝他出仕在朝廷中谋一份差事,他婉言说道:“然吾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
林逋卒于宋朝天圣六年(1028年),终年61岁。他死后葬于孤山故庐之侧,宋仁宗下旨赐其谥号“和靖”。
一百多年后,元军攻占临安,治安环境一度陷入混乱状态。许多盗墓贼趁火打劫盯上了宋朝名士的墓葬,林逋也没有例外。盗墓贼认为林逋名气那么大,墓中肯定有许多贵重陪葬品。结果当盗墓贼花好大力气将林逋墓挖开后却发现陪葬的只有一只端砚和一支玉簪。端砚是林逋生前自用之物,然而终身不娶的林逋为什么在墓葬中会有一支女性用的玉簪呢?此时人们才联想到林逋生前曾写过一首绝美的情词:“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对迎,谁知离别情?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南宋灭亡时,年仅5岁的宋恭帝在投降后被送往元大都(今北京),降封瀛国公、开府仪同三司。成年后,当年的宋恭帝、如今的瀛国公为了避祸自愿出家为僧,去吐蕃精研佛法,终成一代高僧。晚年时,宋恭帝写下一首诗:“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诗中的林和靖指的就是林逋,宋恭帝写此诗可能只是偶有所感,然而却有不怀好意者在此诗上大做文章,认为这是宋恭帝有复国之意。当时正值元朝内忧外患之际,于是元朝皇帝便下令将宋恭帝处死,此时离南宋灭亡已经过去了40多年。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