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祖,初名允恭,明朝初年勋臣、将领,中山王徐达长子。徐辉祖长八尺五寸,面如冠玉,英姿非凡,有才气。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01 既英俊又有才
1398年六月,明朝建立者朱元璋病逝,其孙子朱允炆登基继位,年轻的皇帝毫无政治经验,轻信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等人建议草率削藩,激怒实力最强的藩王朱棣,朱棣以“清君侧”名义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侄儿。
这场叔侄之间的内战,持续时间长达四年,最终朱棣以弱胜强,打败朝廷的百万大军,夺了侄儿朱允炆的江山。在这四年中,朱棣最难缠的对手,不是经验丰富的老将耿炳文,不是一出动就是五十万大军的大将军李景隆,而是他的舅子徐辉祖。
徐辉祖,明朝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长子,据说比姚明还高,也比姚明帅,“面如冠玉,英俊非凡”,而且相当有才,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父亲死后,他承袭了魏国公的爵位。
徐辉祖原来叫徐允恭,为了避朱允炆等皇室人员的讳,朱元璋便把他的名字改为徐辉祖。徐达共有三个女儿,皆嫁皇子,长女徐仪华于洪武九年被册封为燕王妃,其弟徐辉祖便成了燕王朱棣的舅子。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很信任徐辉祖,洪武后期多次派他到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练兵。
02 朱允炆后悔没听他的
正是在北平练兵期间,徐辉祖发现姐夫的燕王府有人图谋不轨,并把他抓来杀了。
那人叫阿鲁帖木儿,蒙古族,原为北元大将,洪武二十三年,朱棣远征北元,打得北元残余势力落花流水,在迤都(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北部中蒙交界处)那个地方,阿鲁帖木儿与太尉乃儿不花、丞相咬住一起投降朱棣,被朱元璋封为燕山中护卫指挥同知,后来又升为指挥使。
捕杀阿鲁帖木儿,说明徐辉祖对朝廷极其忠诚,因为阿鲁帖木儿不但是朱棣的护卫老大,还是他的心腹,所以那以后不久,朱元璋就让他掌管中军都督府。
当时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叫大都督府,下辖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个都督府,把如此重要的中军都督府交给徐辉祖,说明朱元璋对他的信任,一点水分也没有。徐辉祖也没辜负朱元璋的信任,他对朝廷的这种忠诚,一直贯穿始终,到朱元璋去世、朱允炆上台后,依然丝毫未减。
可惜朱允炆一开始就没听他的,辜负了他的忠诚——建文元年四月,朱元璋忌日将到,朱棣把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个儿子都派到京师,让他们去祭祀他们的爷爷。
朱高煦身材高大,为人凶悍,徐辉祖一看那副模样,就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密奏建文帝:“我这三个外甥,其他两个倒没什么,唯独高煦不是省油的灯,他勇猛剽悍,而且脑壳上有反骨,既不会忠于陛下,将来还会背叛他爹,日后定将成为大患。”
所以他建议把他留在京师,严加管束,千万别让他回去,不然就是放虎归山,而且他建议,要留就把他三个外甥全部留下。徐辉祖之所以如此建议,是因为同样主张削藩的他知道朱棣早晚要反,在此之前就多次劝他早做准备,到了朱棣真反的那一天,那么他这个儿子,就会成为朝廷的大麻烦。留还是不留,朱允炆却拿不定主意,问计于太常卿黄子澄,黄子澄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怀疑,留下他们不但无益还有害。
朱允炆还是拿不定主意,又问徐辉祖的弟弟徐增寿,徐增寿说:“燕王先帝同气,富贵已极,何故反!”朱允炆不信徐辉祖的,却信了他的弟弟。后来,朱棣果然造反,作为前锋,朱高煦果然成为朱棣的主力战将和得力助手,也是给朱棣造反出力最多的人,果然给朝廷造成了大麻烦。直到那时,朱允炆才后悔莫及,痛心疾首地说:“吾悔不用辉祖之言!”
03 始终未获重用
据《明史·卷一百二十五》记载,朱高煦是偷了舅舅徐辉祖的马跑回去的,徐辉祖知道后大吃一惊,派人去追,却晚了,朱高煦逃走后,朱允炆才相信朱棣果然要谋反,从此把徐辉祖视为亲信。
然而,《明史》虽然下了这样的结论,实际上,“靖难之役”爆发后,朱允炆却没拿徐辉祖当亲信,虽然也让他参与作战,却一直没让他当主帅,所以在整个“靖难之役”过程中,徐辉祖虽然出了全力,对他这个姐夫毫不客气,却始终未得到指挥大部队作战的机会。
朱允炆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对徐辉祖的信任是有保留的——他毕竟是朱棣的舅子,若让他当主帅,把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他,谁能保证关键时刻他不反水呢?所以,他宁愿重用李景隆那个草包,也不敢重用徐辉祖。朱允炆的心思,徐辉祖岂能不明白,但尽管如此,当建文帝令他参战,他二话不说,毫不犹豫地赶赴前线。
据《明通鉴》记载,徐辉祖第一次赴前线参战,是建文三年四月(有史料说是建文二年四月),建文帝派大将军李景隆率军六十万进抵白沟河,准备攻打朱棣官邸所在地北平,朱棣率领的燕军先是遭到伏击,死伤惨重,第二天又被官军前后夹击,朱棣三易其马,差点被瞿能活捉,一场骤然而起的大风救了朱棣,使朱棣反败为胜,大败官军。
“白沟河之战”官军虽然最终惨败,但徐辉祖却率军掩护主帅李景隆成功撤退,使他得以逃到济南。“白沟河之战”虽然败了,而且败得很惨,但接下来的“齐眉山之战”,官军却大获全胜,而且徐辉祖的表现相当亮眼。
04 虽成孤军仍坚持抵抗
这一次战役的指挥官,不再是李景隆那个草包,而是总兵何福。在今安徽睢水,总兵何福与副总兵平安率军先是赢了一场,朱棣损失了王真、陈文、韩贵等几员将领,徐辉祖率援军赶到后,又在今安徽灵璧西南的齐眉山大败燕军,燕将李斌等被斩首。
据悉,由于徐辉祖作战勇猛,把燕军打怕了,燕军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吓得脸色发白。然而,徐辉祖正欲乘胜扩大战果,朝廷却讹传燕军败了,既然这样,徐辉祖就没必要待在前线了,赶快回南京吧,南京也需要良将。
徐辉祖刚率部撤走,得到消息的朱棣就趁机反攻,击败官军两万多户粮兵,官军的粮饷尽落朱棣之手,总兵何福不得不率余部退守灵璧。徐辉祖奉命撤走后,淮北的官军孤立无援,被燕军围着打,不败才怪。
其他官军败了,徐辉祖的军队成了孤军,但他始终未放弃抵抗,当燕军渡江攻打南京时,他依然率军力战——及燕兵渡江,辉祖犹引兵力战(《明史·卷一百二十五》)。而李景隆那个草包,丧师数十万,他自己又当了逃兵,被召回南京后竟然屁事没有,当御史大夫练子宁、宗人府经历(宗人府属官)宋征、御史叶希贤等人纷纷上疏,以李景隆“失律丧师,怀二心”为由,请求诛杀以谢天下时,建文帝却不予理睬。
李景隆是他最信任的心腹,朱允炆怎么舍得杀他呢?然而,他做梦也没想到,当燕军渡过长江兵至南京金川门时,这个他最信任的心腹,竟然与谷王朱橞一起开门投降!
05 心里只有“忠义”二字
南京失陷,大势已去,皇上生死不明,文武百官“识时务者为俊杰”,纷纷前去迎接朱棣,对他俯首称臣,唯独徐辉祖不理睬他,待在父亲徐达的祠堂里。燕军把他关进监狱,朱棣亲自来“招降”,徐辉祖却把脸别过一边,看都不看他。
我是你姐夫啊,好歹给个面子吧,之前你一直与我作对,搞得我脑壳比南瓜还大,我不跟你算账就不错了,如今你的主子完蛋了,其他人都识时务了,你也该识时务了吧,若从了我,你就是国舅爷,今后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否则,小舅子又怎么样,照样可以杀你!
徐辉祖的心里,却只有忠义二字,什么荣华富贵,过眼云烟而已。毕竟是小舅子,朱棣虽然杀起人来不眨眼,但得顾及他姐的感受,把他交给法官去定罪吧!法官给他纸笔,你犯了什么罪行,自己写下来吧,徐辉祖写了,写的却是他爹是开国功臣,当初太祖赐有免死铁券,上面写得明明白白,“子孙免死”。
言外之意是,朱棣你敢杀我吗?杀了我,就是违背太祖的遗愿,就是大逆不道!不知是不是他这“供词”起了作用,朱棣真的没杀他,只是削了他的爵位,革了他的俸禄,把他禁锢在家里。
永乐五年,徐辉祖去世,年仅四十岁。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五月初二,77岁的李善长跪在应天府刑场。这位曾被朱元璋比作“萧何”的开国第一功臣,此刻身着囚服,身后是妻女、弟侄等七十余口家眷。随着监...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09-19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秦始皇与朱元璋:跨越千年的“伟大”之辩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秦始皇与朱元璋是两位极具标志性的帝王:前者以“千古一帝”之名终结战国乱世,开创中央集权制度;后者以草根之身推翻元朝统治,重建汉人政权。二者虽相...
朱元璋多少岁 秦始皇陵 2025-09-11 朱元璋为何杀徐达而留汤和:权力博弈中的生存智慧在明朝开国功臣的命运轨迹中,徐达与汤和的结局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被传因背疽遭赐蒸鹅而死,后者却得以善终并获封东瓯王。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朱元璋对功臣集团的复杂心...
朱元璋多少岁 汤和 2025-09-10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