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这个人物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他虽然职位不高,但对于刘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夏侯婴说明白了就是刘邦的车夫,但是地位虽然不高,却极其重要,夏侯婴可以说也是陪伴了刘邦的数次生死。但是在刘邦死后,夏侯婴也突然没有了消息,历史上也没有了关于夏侯婴的任何记载,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熟悉三国的读者应该对夏侯家族不陌生,这个家族实力十分强大。曹操割据时,夏侯家族为他提供了大量资金和兵源的支持,其族内将领夏侯惇、夏侯渊、夏侯尚、夏侯恩都是声名显赫一时的名将,而从曹嵩被领养一事,更可以看出夏侯家族颇有经营之道,在政坛中也有较深的布局。

1、夏侯惇拔矢啖睛的事迹家喻户晓
事实上,从西汉建立到东汉末年,夏侯家族的历史横跨了整个汉朝,提到这个繁盛而古老的家族,就离不开其打造者夏侯婴,这位汉高祖最信任的将领,在高祖时期立下赫赫战功,奠定了家族基业,在高祖死后又急流勇退,让家族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安然无恙。
高祖去世前后,夏侯婴的作用差别巨大
夏侯婴是沛县人,年轻时负责为官府管理马车,每当他结束出车任务,都会抽空找高祖聊聊天,因此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一次,高祖玩闹时误伤了夏侯婴,被旁人以违法携带武器罪上告到官府,夏侯婴为了保护高祖,坚持不供出高祖,继而被关押了一年多,受鞭笞数百下,吃尽了苦头,最终让高祖免受刑责:
告故不伤婴,婴证之。後狱覆,坐高祖系岁馀,掠笞数百,终以是脱高祖。
高祖对此事深受感动,将夏侯婴当成至交和心腹。沛县起兵时,夏侯婴被任命为自己的太仆,负责为高祖驾车,寸步不离身边。
从高祖起兵到入关前,尤其是在丰沛附件战斗时,夏侯婴都在驾车的同时肩负起了保护高祖安全的工作,他也很好地完成了使命。有时候高祖不需要亲自上阵,夏侯婴就充分发挥战车的机动性,带头杀入敌阵,由于他作战骁勇,又十分善于车马操作,因此立下了许多先登之功。
可以说只要有高祖的地方,就必然有夏侯婴的身影,无论在战场上还是战场外,夏侯婴基本上和高祖形影不离。一方面,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另一方面,夏侯婴是太祖最信赖的贴身侍卫,汉朝建立后,夏侯婴得到巨大的封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不过在高祖去世后,夏侯婴却似乎人间蒸发一样,极少见诸于史料,在许多重要节点也不见他的身影。

2、惠帝吕后执政期间,夏侯婴未受诸吕之乱的影响
高祖去世后,他亲立的太子刘盈继承了帝位,由于刘盈此时年纪不大,其母吕雉顺理成章地开始了辅政工作。刘盈在位七年意外早逝后,吕后又独掌朝堂大权八年之久。
在这十五年间,吕氏为了维护刘盈和吕氏的统治,对功臣集团展开了大清洗,彭越、韩信等人纷纷被杀,陈平、王陵等人也被赶出朝堂,一时间汉军宿老们人人自危,生怕被吕后盯上。
不过夏侯婴却完全没有这个担心,仍然担任太仆之职,这全要归功于他当年舍命救下刘盈和鲁元公主,吕后对他感泣涕零都来不及,就连赏赐给他的宅子都紧邻着皇宫,自然不会对他下手:
常蹶两儿欲弃之,婴常收,竟载之,徐行面雍树乃驰。汉王怒,行欲斩婴者十馀,卒得脱,而致孝惠、鲁元于丰。
当年彭城溃败后,高祖的处境着实不好,他为了逃命,连老爹、媳妇、一双儿女全然抛到脑后,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刘太公和吕后运气还好,被项羽俘虏,项羽觉得两人有利用价值,又做不出手段低劣之事,二人才得以幸存。
而刘盈和鲁元则更幸运了,夏侯婴在高祖的死亡威胁下坚持要带走二人,并且成功发挥了善驭的特点,成功将三人带出险境。随后,刘盈立刻被高祖立为太子,安置在关中保护起来。这种巨大的恩德,叫惠帝和吕后一生感激难忘,也助自己逃过了诸吕之乱。

3、文帝执政时,夏侯婴已然不问政事
吕后去世后,军功集团和刘氏集团携手推翻了诸吕的统治,并接回了文帝继位,虽然在灭诸吕的过程中,身居长安的夏侯婴自始至终都没有参与,但是百官前往灞桥迎接文帝时,他还是以太仆的身份出席了。
文帝出于对夏侯婴过往功绩的认可,对他以礼相待,悉数保留了他的封地和爵位,并且仍然让他担任太仆。后来,文帝一度让功臣集团的成员们回到自己的封地,不过夏侯婴却仍然可以留在长安并在死后葬于此地。
夏侯婴是车夫出身,恰逢高祖乱世起兵,他得到了发挥能力的好环境,否则便会以一个低级小吏的身份了却一生。
虽然他在战争年代以车夫和将领的身份立功无数,但是到了天下太平的年代,他又无法像张良陈平等人,提出治理国家的良策,这一点是由他的人生经历决定的,来不及做出改变了。
幸运的是,凭借当年的军功,夏侯婴被成功封侯,获得了属于本族的封地、爵位、食邑和财富,他也能够看透局势,不在陌生的朝堂斗争中折腾,而是一心一意的建设宗族。除了长安外,夏侯氏还在安徽建立了巨大的势力,影响力极其巨大,其后代子孙也得到了巨大的恩惠。
夏侯婴从高祖时期到文帝时期,一直担任太仆。别看太仆的任务就是驾车,但是这个工作却非一般人不能胜任,太仆是秦制九卿之一,往上一步就是三公,属于极其显要的职务,非心腹之人不能担任。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夏侯婴在丰沛势力中的绝对地位。
高祖死后,惠文二帝都十分认可夏侯婴的功劳,继续让他担任太仆辅佐朝政,不过夏侯婴却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虽然没有卸任官职,但是也没有插手朝政,并且让自己的儿子前往封地建设本族势力,奠定了夏侯氏壮大的基础。
对于夏侯婴来说,或许再拼搏一把,就能像王陵周勃陈平一样位列三公(陈平资历远远逊色于夏侯婴),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地位,也为家族留下更丰厚的基业。然而这位看似平庸实则心思清明的马车夫,并没有被欲望迷住双眼,而是将精力转移到宗族建设上,比起在景帝削藩中没落的世家,这个选择更为明智。
在三国武力值的天平上,张飞始终是那个让对手胆寒的砝码。从虎牢关前与吕布酣战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到当阳桥头独退曹军百万雄师,这位“燕人张翼德”用丈八蛇矛在史书上刻下...
吕布 张飞 2025-11-13 红颜薄命:卫子夫与钩弋夫人——权力漩涡中的双重悲剧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后宫佳丽无数,但卫子夫与钩弋夫人的命运轨迹,却因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成为历史长河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注脚。一位是稳居后位三十八年的皇后,一位是诞...
卫子夫 刘彻 2025-11-13 从陵园守卫到帝国丞相:田千秋的传奇人生与政治智慧田千秋出身战国田齐王室后裔,家族在秦灭齐后迁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为汉高祖刘邦陵园守卫。其祖上虽曾显赫,但至田千秋时已沦为普通官吏。他长期担任高寝郎一职,负...
刘邦 2025-11-13 被低估的完美帝王:刘秀的功业与历史声名的错位之谜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常被冠以"近乎完美"的标签。这位以布衣之身开创王朝的帝王,军事上以昆阳之战的奇迹威震天下,...
刘秀 2025-11-13 漠北双星的终章:李陵与李广利投匈后的命运分野西汉末年,两位名将的命运轨迹在漠北草原上走向截然不同的终点。李陵以五千步卒对抗八万匈奴骑兵的壮举,成为冷兵器时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而李广利作为汉武帝晚年的军事...
李广 2025-11-12 乱世浮萍:汉献帝刘协的傀儡人生与命运抗争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历史中,傀儡皇帝的命运往往充满悲剧色彩。而东汉末代皇帝刘协(181年-234年),其一生堪称“命运多舛”的极致写照——从九岁登基到五十四岁病...
刘协 2025-11-12 权谋棋局中的明君之选:陈平、周勃拥立刘恒的深层逻辑公元前180年,吕后崩逝,西汉朝堂暗流涌动。以陈平、周勃为首的功臣集团与刘姓宗室联手发动"诛吕之役",彻底铲除吕氏外戚势力。...
刘恒 2025-11-12 董卓“恩将仇报”背后的权力博弈:一场被历史误读的悲剧东汉末年,董卓以凉州军阀身份入主洛阳,短暂掌控朝政后却迅速沦为众矢之的,最终被部将吕布刺杀,全族覆灭。史书将其定性为“狼戾贼忍”的暴君,民间更流传其“恩将仇报”...
吕布 董卓 2025-11-12 何进之败:重兵在握为何折戟宦官,引狼入室又因何故东汉末年,政治腐朽,外戚与宦官的权力争斗成为搅动朝堂风云的核心矛盾。大将军何进手握重兵,却在与宦官集团的较量中败下阵来,甚至不得不引董卓进京,最终引发了天下大乱...
董卓 2025-11-11 张良:功成身退的智者传奇与归隐背后的多重考量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张良以“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智谋,成为汉初最耀眼的谋士之一。他辅佐刘邦建立大汉王朝,却在功成名就后选择归隐山林,这一抉择不仅成就...
刘邦 张良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