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刘罗锅”,对于中国的老百姓来说这五个字一定不会陌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和珅,大家很熟悉,清代第一大贪官,被抄家时家产多达数亿两。但是和珅真的跟电视剧里面塑造得这么不堪吗?其实历史上的和珅,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
和珅身材高大样貌甚伟,曾经担任乾隆皇帝的贴身侍卫,青年入仕,精明能干,精通汉、满、蒙三国语言,曾经担任内阁大学士,学识这方面那是妥妥的学霸。
后来担任军纪大臣,跻身清朝领导班子核心,通晓军事,善于谋略。
和珅入职期间,陆续担任户部、吏部、刑部尚书。同时还掌管着藩理院,和步军统领衙门。
当时全国的财政、官吏的任免、全国的刑法、同时外交以及京城的防务全在和珅手里。可以说和珅掌管着清王朝最核心的部门,权势之大,清朝罕有。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毫不为过。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乾隆不是傻子,如果和珅各项政绩平平,只懂得溜须拍马,怎么会把清王朝最重要的部门全交给他?
根据历史记载,和珅在外交方面颇具天赋,在和英国人、西藏等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外交当中政绩突出。
文学方面,和珅兼领内阁大学士,主持编纂了《四库全书》,并且保护了《红楼梦》的原版没有被销毁。
和珅前期担任吏部尚书期间整顿吏治,户部尚书期间改革税务,使得国库充裕。
这为乾隆皇帝征大小金川平西南叛乱提供了大量平叛资金。稳固了清朝的统治。
可以说,和珅的本领那是相当大的。只是到了中后期和珅开始逐渐堕落,大兴贪腐之风,把自己牢牢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清官?刽子手?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是首席军机大臣刘统勋的长子,生于官宦世家。刘墉自诩清流,是因为从小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和读了这么多年书所形成的价值观。
因为刘墉出身名门,所以他考中进士后在前期被乾隆一路提拔,春风得意。
加之乾隆也很欣赏刘墉的学识,也在朝中担任过大学士。后来被乾隆下放到江苏做学政,就是负责江苏地区的教育。
一开始刘墉很积极,但是到任后发现学政权利很小,同时他一在这个岗位上停留就是好几年。无奈之下,刘墉想了个办法,要引起乾隆对自己的重视,自己找机会立功被调走。
但是江苏地区百姓富足,再说他一个学政,没权管的事也少,想立功引起乾隆注意太难了,这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让刘墉看到了希望。
当时有一名监生因为抗粮不交被捕入狱,因为学政负责管理教育,监生就是现在的大学生,这件案子也就由刘墉去审理了。
在审问过程中,刘墉无意间发现了此人之前写过抱怨清朝、类似反清复明这类的话,这立马引起了他的警觉。
因为在当时,尤其是江浙地区的百姓普遍有些怀念明朝,当时民间“反清复明”的势力依旧存在。
这名监生的这一举动让刘墉看到了立大功的希望,他立刻将此事添油加醋地向乾隆汇报。
这果然引起了乾隆的注意,下令彻查此事,这也就是清朝早期的“文字狱”,后来刘墉因为有功,被调往山西太原担任太原知府。
后来刘墉又被调往其他地方担任学政,刘墉再次故技重施,发现一名举人在诗中赞美明朝,刘墉再次报给乾隆帝,随后这个举人以谋反罪被诛灭九族,几百人被杀。
其实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借古讽今,文人写文章都爱用。毕竟明朝存在了两百多年这是既定事实,不可能完完全全在所有文章里把明朝规避掉。
在此之后刘墉又接连挑起了数起“文字狱”,导致数千人被杀,被流放的也不计其数,甚至是诗句当中出现了“明”这个字也会被借题发挥,这一事件导致当时的广大的学子文人人心惶惶。而刘墉自己却备受乾隆赞赏,一路官运亨通。
刘墉和和珅的区别
两人是迥然不同的为人风格,刘墉和和珅的区别就是刘墉是理想派,他觉得为官就应该清正廉明,那是因为他刘墉没有经历过社会底层的毒打。
和珅属于现实派,他是从乾隆的一个贴身侍卫一步步爬到了现在的位置。
他明白现在的官场上最需要的不是那些圣人之言,而是钱和权利,因为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像刘墉一样两袖清风。
其实清朝到了乾隆年间,看似是太平盛世,但是实际上这些都是粉饰太平。这时候的清朝,武备松弛,统治黑暗,官员贪腐成风。
乾隆后期西北地区的一个贪腐案牵连出两百多个贪官。对此,刘墉这类的清流的建议是,按照大清律法,全部处死。
但是和珅和他的看法完全相反,只建议惩处几个领头的首犯。其余的根据贪污金额的多少进行相应的流放、降级、罚俸等惩罚方式。乾隆对和珅的看法表示赞同。
因为当时清朝的官员俸禄其实不低,但是也不能保证基本生活。但是这些人做官是为了什么?大部分人都是为了“升官发财”。再加上当时贪腐成风的风气。
所以贪腐案在乾隆那里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如果把这些贪官全杀了,这个地方就乱套了,新上任的官员敢保证做得要比上一任好吗?能做到一分不贪吗?
和珅是靠着溜须拍马和收受贿赂走向权利的顶峰的,刘墉则是踩着自己踩着这些靴子的鲜血一步步地走到了京城并且担任要职。可笑的是史书对于和珅的贪腐描写得细致入微,对和珅的能力一笔带过。
对刘墉大兴文字狱轻描淡写,几句话便是那几千无辜性命的概括,却对他两袖清风大肆赞扬。
大家只记得那个两袖清风,为民请命的刘墉了。但是他真的配得上好官二字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乾隆朝的权力格局中,和珅与福康安犹如双子星般闪耀,一文一武构筑起帝国统治的两大支柱。尽管二者从未在朝堂上展开直接对决,但透过历史档案的蛛丝马迹,可窥见这场无形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8-18 刘全的下场:权势尽头的一场悲剧在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刘全这一人物形象以不同面貌出现,其下场也因身份背景差异而大相径庭。清朝和珅大管家刘全与《聊斋志异》中刘全,虽同名同姓,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和珅 刘全 2025-04-17 和珅为何如此器重管家刘全?在中国清朝乾隆年间,和珅以其卓越的政治手腕和贪腐能力,成为了权倾一时的朝廷重臣。而在他辉煌的背后,有一个身影始终如影随形,那就是他的管家刘全。和珅对刘全的器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27 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巨额财富?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身为乾隆朝的重臣,却利用职务之便大肆贪污,积累了巨额财富。那么,和珅为何能贪得如此之多呢?一、和珅的权势与地位...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26 中国古代最大贪官揭秘:和珅的贪腐传奇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贪官污吏屡见不鲜,但提及“中国古代最大的贪官”,和珅这个名字无疑会跃然纸上。和珅,这位清朝乾隆年间的权臣,以其惊人的贪腐规模和手段,成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3-17 和珅与红楼梦的不解之缘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被誉为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然而,在《红楼梦》的创作与流传过程中,有一个人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
和珅 2025-02-26 和珅被赐死背后的真正原因: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和珅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以巨额的贪污和权势的显赫而臭名昭著,然而,和珅被嘉庆帝赐死的真正原因,却并非仅仅因为他贪污,而是更深层次...
嘉庆怎么死的 和珅 2025-02-25 刘全之死:揭秘与和珅的真实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物间的恩怨纠葛总是引人关注。关于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与其管家刘全的关系,以及刘全的死因,一直存在着诸多猜测与传言。其中,“刘全是被和珅所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和珅 2025-02-15 和珅家产揭秘:巨额财富与现代价值对比在中国清朝历史上,和珅以其非凡的政治手腕和贪婪的敛财行为,成为了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之一。他的家产之丰厚,令人咋舌,至今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一、和珅家产的来源...
和珅 2025-01-04 和珅沦为贪官的多重因素探析在中国清代历史上,和珅以其非凡的才华和贪腐的恶名而著称。从一个初入官场的清廉之士,到最终成为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大贪官,和珅的转变令人深思。一、个人才华与野心和珅自...
和珅 2025-01-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