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之战对于宋军来说,最后能击败辽军实际上有些运气成分,这多亏宋军在当时的应变能力。满城之战辽军看似是要进攻镇州,实际上这并非他们的真正目的。当时,韩匡嗣和耶律休哥率军南下,宋军假装不敌,想以此让辽军放松警惕,最后在调兵将辽军前后夹击。虽然战略上没啥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差点就失败了。下面准备带大家回忆下这场战役,看看宋军是如何击败辽军的。
宋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公元979年),宋太宗借灭北汉之余威,北伐志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大军进发,围攻幽州,高梁河一战惨败。
宋太宗狼狈地逃回京城,但也没有忘了边境布防的事,命河阳节度使崔彦进率部驻扎关南(今高阳东),以刘廷翰为都钤辖、河阳节度使李汉琼为钤辖镇守镇州(今正定),殿前都虞候崔翰与定武军节度使孟玄喆戍守定州,并授阵图给崔翰,如辽军入寇,按阵图迎战,告诫曰:“契丹必来侵边,当会集众兵设伏夹击之,可大捷也”。
布置完河北防线,又任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河东三交口(今山西阳曲南)都部署,驻军屯田,负责河东防御,随后又派郑州防御使杨业为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协助潘美防御河东一线。
这年九月,辽景宗调集十万精兵,任命燕王韩匡嗣为都统,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统领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南院大王耶律斜轸、权奚王抹只等将领,大举南伐,进攻河北镇州地区,同时令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提一旅偏师进攻河东,牵制宋军,此举分明是对宋太宗北伐采取的报复行动,可以说,辽国精锐尽出,但并没有让精通战阵的耶律休哥为帅,而是任命善于医术,不懂打仗的韩匡嗣为帅(他的儿子就是韩德让),以斗狠少智的宗室耶律沙为监军,是重大失误。
宋太宗闻辽军大举入寇,立刻集结关南、镇州、定州三地八万人马迎击。十月,辽军进至到宋境满城以西一带,首先遭遇到闻讯北上巡边的宋军前锋、镇州都钤辖刘廷翰率领的人马。宋将赵延进、崔翰、李继隆、李汉琼等将领也各自率军马赶到。奇葩的宋太宗赵光义还想“遥控”指挥,迅速派人送来阵图,命令诸将按照阵图分为八阵迎敌。
赵延进带马登高眺望,但见契丹铁骑蜂拥而来,在空阔的田野上东西横列,不见其首尾,如果按照宋太宗阵图摆下八阵,各阵相距百余步,真的打起来兵力分散,各不相顾,处于被分割包围吃掉的可能,并且契丹人善于骑兵冲击,宋将势必惊溃,赵延进对刘廷翰诸将建议:“主上将边事委托吾等,乃期望吾等能克强敌耳。现今敌骑若此之众,而我师之阵如星布,其势太过悬殊。彼若由此击我,我军将何以对抗?不如合兵而击之,可以决胜。违背命令而获战利,不优于丧师辱国乎!”
刘廷翰等将不同意,说:“万一不胜,则当如何?”弦外之音就是违背圣旨,战亦无功,万一失败,罪大了。赵延进望着众将,表态说:“倘若兵败,则延进独当其责!”
崔翰等将还是下不了决心,忧虑不决,此时,镇州监军李继隆拍板说:“用兵贵在因时而变,怎可以预先准备为定。违抗诏令之罪,继隆请独自承当。”这李继隆是宋太宗的大舅哥,赵延进之妻是宋太宗前皇后尹氏之妹,有这两个皇亲担当责任,众将便决定集中兵力,改八阵为前后两阵,彼此呼应,士心大振。
为了避免宋军变阵之机,辽军突然发起攻击,就派人去辽军大帐诈降。主帅韩匡嗣闻知大喜,认为宋军经高梁河一战,已经心惊胆战,不敢再与辽军交锋,便不做迎敌准备,而是等待纳降。在一旁的耶律休哥提醒说:“敌军士气甚锐,疑是诈降引诱我也,应当整顿三军以作准备。”
韩匡嗣根本不听。
当韩匡嗣还在作着美梦时,纳降立功,许知调整好战阵的宋军突然擂动战鼓,马嘶人喊,刀光枪影,杀奔而来。
韩匡嗣大惊失色,慌忙命令诸将迎战,宋将个个奋勇,接连发起三波强有力的冲锋,仓促应战的辽军抵挡不住,四下溃败,宋军诸部万众一心,并力追杀,直追到遂城(今河北徐水西)一带,宋将崔彦进率一旅兵马自关南北上,阻住辽军退路,辽军遭到前后夹击,兵败如山倒,主帅韩匡嗣连统帅的信物旗、鼓都顾不上要,只顾逃命,没有了主帅的辽军,阵亡万余,多名将校被俘,还缴获战马上千,要不是耶律休哥认为宋军诈降,有所准备,率部厮杀,血战突围,辽军损失会更大。与此同时,辽大同军节度使耶律善补率军从大同南下,进至代州(今山西代县)一带,也遭到宋将折彦赟统领的折家军击败。
辽景宗耶律贤本来打算对北宋给予打击,不料家奴出身的韩匡嗣远没有其子韩德让的军事才能,满州惨败,损兵折将,让辽国颜面尽失。
辽景宗龙颜大怒,把韩匡嗣召来一顿臭骂:“汝违背众将之谋,深入敌境,汝之一罪也;号令不肃严,行伍不齐整,汝之二罪也;抛弃我军将士,抱头鼠窜,汝之三罪也;侦察不严,守御无备,汝之四罪也;丢弃统帅旗鼓,损害军威,辱折国格,汝之五罪也!”
说完喝令帐前卫士,把韩匡嗣拖出去砍了。由于这韩匡嗣与耶律家族、萧氏后族关系非同一般,其子韩德让又与皇后萧燕燕关系非同寻常,萧燕燕率皇亲国戚求请,便免其一死,免去南京留守等职务,由燕王降为秦王。
宋辽之间的满城之战,可以说是宋将违令的情况下,根据战场上的实际情况,放弃宋太宗预先制定“平戎万全阵”,解脱了束缚,将士一心,又用计诈降,取得了胜利。
作者:陈二虎
1240年5月2日,临安城荣王府中,一名小妾因被迫服下堕胎药而痛苦挣扎。这个本该被抹去的生命,却以先天不足的姿态降生——手足绵软无力,七岁方能言语,智力发育迟缓...
宋度宗 2025-09-22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千年古训中的治国警世箴言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当宋神宗力推王安石变法时,朝堂上激荡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四次提及"纪纲&quot...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9-22 岳飞与李清照:时代交叠中的“平行线”南宋初年的历史舞台上,岳飞以“精忠报国”的赤诚成为抗金中流砥柱,李清照则以“生当作人杰”的豪情成为婉约词坛的巅峰。尽管二人同处宋室南渡的动荡时代,但历史档案与现...
李清照的词 岳飞 2025-09-19 乌台诗案:苏轼诗文中的政治风暴与文字之祸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清未入天罡之谜:血缘、能力与梁山秩序的博弈在梁山108将的星宿体系中,天罡三十六星与地煞七十二星的划分,既是对英雄排位的象征性安排,也暗含着权力平衡与利益分配的深层逻辑。作为梁山首领宋江的亲弟弟,宋清虽...
宋江 2025-09-18 丁得孙与李逵:梁山武力与价值的双重镜像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丁得孙与李逵的武力对比常被读者津津乐道。一位是东昌府副将、飞叉绝技的“中箭虎”,一位是梁山步军头领、板斧开道的“黑旋风”,二者虽同属地...
李逵 2025-09-18 梁红玉真实下场:血战疆场,忠魂永驻南宋抗金烽火中,梁红玉以营妓之身逆袭为巾帼战神,其人生轨迹堪称传奇。然而,这位让金军闻风丧胆的女将,最终以惨烈方式血洒疆场,其真实结局远比后世附会的“归隐山林”...
梁红玉 2025-09-18 乱世双雄:钱镠与赵匡胤的生存智慧与历史抉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战火纷飞,两位出身迥异的豪杰——钱镠与赵匡胤,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在乱世中崛起。钱镠从贩私盐的底层青年成长为“保境安民”的吴越王,赵匡胤则从后周...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9-17 赵佶:艺术巨匠与政治困局的双重镜像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向太后“向萌萌”昵称考:一场跨越千年的网络文化戏说北宋神宗钦圣宪肃皇后向氏,这位以端庄贤淑、政治智慧著称的传奇女性,却在当代网络语境中拥有了一个与其历史形象极具反差的昵称——“向萌萌”。这一昵称的诞生,既折射出...
宋神宗怎么死的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