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领导的唐末农民起兵,彻底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虽然唐朝最终被他的部将朱温所灭,但实际上,对唐朝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确实黄巢。
黄巢有一首诗非常有名,其中有这么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实际上,在人们的印象里,黄巢可能是个不通文墨的大老粗,而实际上不然。他有4首诗歌传世,其中3首是咏菊花,那么,手中沾满无数鲜血的黄巢,为何会对菊花情有独钟呢?
黄巢并非生而是莽夫,相反,他是一个神童、天才。五岁的时候,他就会吟诗作对。据历史记载,当时他爷爷也爱菊花,随口吟了一句:“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而小黄巢随口附和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由此可见,5岁的黄巢,就爱菊花,而且对它充满了崇拜,因为它的黄袍是老天赐予的。
黄巢出身于盐商之家,家境殷实,所以有读书的条件。不过,他运气欠佳,几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跟李自成不同,他并非吃不上饭才起兵的。相反,他是自小就胸怀远大的志向,科举考试做官只是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而已,并非终极目的。而他的人生目标,说起来十分吓人,这在他的一首诗《题菊花》里得到了完美体现:“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很明显,他想当皇帝,而通过科举之路貌似永远实现不了,况且他连官都做不了。
于是,在屡试不第之后,心情极度抑郁的黄巢,终于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怒吼,于是怒题菊花诗又一首,名曰《不第后赋菊》,其中有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遣词造句,分明是题反诗的节奏,而后来浔阳楼上的宋江,一样以“黄巢”自居,题了反诗“敢笑黄巢不丈夫”,结果被官府给捉了。
不过,据明代一位文学家李贽考证,黄巢之所以屡试不第,跟他的才学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当时的皇帝以貌取人,嫌黄巢太丑了,再有才也不用他(皇帝以貌取人,失之巢贼)。这激起了黄巢心中的无明业火,刚才说过,黄巢家里是盐商出身,不缺钱,但是,古代商人地位低下,而且“盐铁”生意都是国家专卖,贩卖私盐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说,黄巢家里本身干的就是刀头舔血的行当,于是他便把心一横,决定拉起一支队伍,揭竿而起,自立为王。
黄巢被推举为头领后不久,就自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虽然谐音难听,但这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像极了那朵傲视群芳、“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于是,他纠集几万人马,南征北讨,两渡黄河,四渡长江,南到广州,北到长安,都留下了他纵横捭阖的身影,所到之处,唐朝军队自顾不暇,纷纷做困兽之斗,而黄巢则来去如风,摧城拔寨如旅游兜风。但史学家们不屑于这种战法,称他为“流寇”。
可“流寇”还是成功了,他攻占了长安,建国号为“齐”。进长安时,黄巢当然没忘记当时他做的那首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只见他乘坐金色御轿,身边将士们身着锦袍,披头散发如F4,并以红绫束发,手持明晃晃的大刀长矛,一路簇拥着黄巢,浩浩荡荡,千里络绎不绝。“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种场景,在宋江的梦里,不知道出现过多少回了!
不过,或许是出身于贩盐的“流动商贩”,另史学家们不屑的“流寇”战法还是让他吃了大亏。而且,因为流动,所以不用顾忌口碑,因此就可以胡作非为。黄巢不是史上第一支以人为食物的军队,但确实其中名声最臭的一支。
黄巢喜欢并效仿菊花的高洁、高贵,却同时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这种左手拿屠刀,右手赏菊花的双重人格,这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二战后,有位名叫本尼迪克特的美国学者,写了一本研究日本人性格的名著《菊与刀》,在书中,她解释了日本人为何既野蛮又文明,既天使又魔鬼。或许,这本书也可以解释这个浑身上下充满了矛盾的诗人黄巢。
在晚唐的黑暗天幕下,黄巢以盐商之身掀起农民起义的狂飙,更以三首诗作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锋利的“反诗之刃”。这三首诗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呐喊,更是寒门阶层对千年门阀制...
黄巢 2025-09-0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黄巢最有名的诗:菊花意象下的时代呐喊与精神图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黄巢的诗作以独特的暴力美学与反叛精神独树一帜。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虽仅存三首诗作,却以《不第后赋菊》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磅礴气势,将个人命...
黄巢 2025-08-07 黄巢: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性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争议不断的印记。从私盐贩子到“冲天大将军”,从长安称帝到狼虎谷败亡,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构与重构...
黄巢 2025-07-29 后梁灭亡有多惨:权力崩塌下的血色终章公元923年十月,汴州城头飘扬的后梁旗帜在寒风中骤然坠落。这座曾见证朱温篡唐称帝的繁华都城,此刻正被后唐铁骑的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末帝朱友贞在宫中绝望地拔剑自刎...
朱温 朱友贞 2025-07-15 黄巢诗作:乱世烽火中的豪情与悲歌在唐末动荡的历史长河中,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以武力撼动王朝根基,更以诗作抒发壮志豪情,留下三首风格迥异却同样震撼人心的诗篇。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从落第书生到起...
黄巢 2025-07-10 朱温:乱世枭雄的霸业瓶颈与统一天下的历史遗憾在唐朝末年的藩镇割据浪潮中,朱温以黄巢降将的身份崛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控制唐廷,最终篡唐建梁,成为五代十国开端的风云人物。然而,这位曾“四战皆克”、...
朱温 黄巢 2025-07-01 葛从周:乱世中的武勇与谋略——从降将到陈留郡王的传奇人生在中国五代十国的烽烟中,葛从周的名字如同一柄淬火寒刃,划破了唐末至后梁初年的混乱时空。这位从黄巢义军投奔朱温的降将,凭借战功跻身后梁开国名将之列,最终以陈留郡王...
朱温 黄巢 2025-06-30 裴枢:白马驿之祸中独存的士人脊梁唐天祐二年(905年)六月,洛阳白马驿畔,朱温集团将裴枢、独孤损等三十余名唐室重臣押解至黄河岸边。随着刀光闪过,这些衣冠楚楚的士大夫尽数坠入滔滔河水,史称“白马...
朱温 2025-06-23 末世归途:唐朝灭亡后罗隐的吴越栖隐与精神突围当朱温在开封称帝的旌旗插满汴梁城头时,七十四岁的罗隐正在杭州钱塘江畔的幕府中校对盐铁账册。这位历经"十上不第"的晚唐才子,在...
朱温 2025-04-27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