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领导的唐末农民起兵,彻底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虽然唐朝最终被他的部将朱温所灭,但实际上,对唐朝造成毁灭性打击的,确实黄巢。
黄巢有一首诗非常有名,其中有这么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实际上,在人们的印象里,黄巢可能是个不通文墨的大老粗,而实际上不然。他有4首诗歌传世,其中3首是咏菊花,那么,手中沾满无数鲜血的黄巢,为何会对菊花情有独钟呢?

黄巢并非生而是莽夫,相反,他是一个神童、天才。五岁的时候,他就会吟诗作对。据历史记载,当时他爷爷也爱菊花,随口吟了一句:“父为菊花连句,翁思索未至”,而小黄巢随口附和道:“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赫黄衣。”由此可见,5岁的黄巢,就爱菊花,而且对它充满了崇拜,因为它的黄袍是老天赐予的。
黄巢出身于盐商之家,家境殷实,所以有读书的条件。不过,他运气欠佳,几次科举都是名落孙山,跟李自成不同,他并非吃不上饭才起兵的。相反,他是自小就胸怀远大的志向,科举考试做官只是实现理想的一种手段而已,并非终极目的。而他的人生目标,说起来十分吓人,这在他的一首诗《题菊花》里得到了完美体现:“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很明显,他想当皇帝,而通过科举之路貌似永远实现不了,况且他连官都做不了。
于是,在屡试不第之后,心情极度抑郁的黄巢,终于发出了歇斯底里的怒吼,于是怒题菊花诗又一首,名曰《不第后赋菊》,其中有一句: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种遣词造句,分明是题反诗的节奏,而后来浔阳楼上的宋江,一样以“黄巢”自居,题了反诗“敢笑黄巢不丈夫”,结果被官府给捉了。
不过,据明代一位文学家李贽考证,黄巢之所以屡试不第,跟他的才学没有半毛钱关系,而是当时的皇帝以貌取人,嫌黄巢太丑了,再有才也不用他(皇帝以貌取人,失之巢贼)。这激起了黄巢心中的无明业火,刚才说过,黄巢家里是盐商出身,不缺钱,但是,古代商人地位低下,而且“盐铁”生意都是国家专卖,贩卖私盐属于违法行为。所以说,黄巢家里本身干的就是刀头舔血的行当,于是他便把心一横,决定拉起一支队伍,揭竿而起,自立为王。
黄巢被推举为头领后不久,就自号“冲天大将军”,改元“王霸”,虽然谐音难听,但这非常符合他的性格,像极了那朵傲视群芳、“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菊花。于是,他纠集几万人马,南征北讨,两渡黄河,四渡长江,南到广州,北到长安,都留下了他纵横捭阖的身影,所到之处,唐朝军队自顾不暇,纷纷做困兽之斗,而黄巢则来去如风,摧城拔寨如旅游兜风。但史学家们不屑于这种战法,称他为“流寇”。
可“流寇”还是成功了,他攻占了长安,建国号为“齐”。进长安时,黄巢当然没忘记当时他做的那首诗:“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只见他乘坐金色御轿,身边将士们身着锦袍,披头散发如F4,并以红绫束发,手持明晃晃的大刀长矛,一路簇拥着黄巢,浩浩荡荡,千里络绎不绝。“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种场景,在宋江的梦里,不知道出现过多少回了!
不过,或许是出身于贩盐的“流动商贩”,另史学家们不屑的“流寇”战法还是让他吃了大亏。而且,因为流动,所以不用顾忌口碑,因此就可以胡作非为。黄巢不是史上第一支以人为食物的军队,但确实其中名声最臭的一支。
黄巢喜欢并效仿菊花的高洁、高贵,却同时也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这种左手拿屠刀,右手赏菊花的双重人格,这让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二战后,有位名叫本尼迪克特的美国学者,写了一本研究日本人性格的名著《菊与刀》,在书中,她解释了日本人为何既野蛮又文明,既天使又魔鬼。或许,这本书也可以解释这个浑身上下充满了矛盾的诗人黄巢。
在唐末藩镇割据的动荡年代,一个名为张廷范的清河人,凭借与朱温集团的特殊关联,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却又充满争议的印记。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权力更迭的残酷逻辑,更...
朱温 2025-09-25 乱世双雄的镜像人生:朱元璋与朱温的相似性与命运分野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朱温这两位朱姓开国皇帝的人生轨迹犹如镜像般重叠,却又因关键抉择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他们同为底层逆袭的军事奇才,却在治国方略与家庭伦理中...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9 唐朝末年:辉煌崩塌的末世悲歌唐朝,这个曾以“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铸就华夏文明巅峰的王朝,在公元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却深陷政治黑暗、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从安史之乱的烽火到黄巢起义的...
黄巢 2025-09-15 朱温与朱元璋:跨越时空的朱姓帝王,却无血缘关联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朱姓虽非大姓,却诞生了两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后梁太祖朱温与明太祖朱元璋。二者同姓且同为开国君主,又同为安徽人,常引发后人对其关系的猜测。然...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9-15 黄巢最霸气三首诗:以诗为刃,劈开千年门阀铁幕在晚唐的黑暗天幕下,黄巢以盐商之身掀起农民起义的狂飙,更以三首诗作铸就了中国文学史上最锋利的“反诗之刃”。这三首诗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呐喊,更是寒门阶层对千年门阀制...
黄巢 2025-09-09 朱温与朱元璋:同姓不同源的两位开国帝王在中国历史上,朱温与朱元璋作为两位朱姓开国皇帝,常因同姓、同为开国之君且地域相近,引发关于二者关系的猜测。然而,从历史事实与学术考证来看,二人并无血缘关联,仅存...
朱元璋多少岁 朱温 2025-08-22 黄巢最有名的诗:菊花意象下的时代呐喊与精神图腾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黄巢的诗作以独特的暴力美学与反叛精神独树一帜。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虽仅存三首诗作,却以《不第后赋菊》中“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磅礴气势,将个人命...
黄巢 2025-08-07 黄巢: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性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争议不断的印记。从私盐贩子到“冲天大将军”,从长安称帝到狼虎谷败亡,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构与重构...
黄巢 2025-07-29 后梁灭亡有多惨:权力崩塌下的血色终章公元923年十月,汴州城头飘扬的后梁旗帜在寒风中骤然坠落。这座曾见证朱温篡唐称帝的繁华都城,此刻正被后唐铁骑的马蹄声震得地动山摇。末帝朱友贞在宫中绝望地拔剑自刎...
朱温 朱友贞 2025-07-15 黄巢诗作:乱世烽火中的豪情与悲歌在唐末动荡的历史长河中,黄巢作为农民起义领袖,以武力撼动王朝根基,更以诗作抒发壮志豪情,留下三首风格迥异却同样震撼人心的诗篇。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从落第书生到起...
黄巢 2025-07-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