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是一个妇孺皆知的精彩历史故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火上浇油激项羽、精心布置鸿门宴、举玦暗示楚霸王、急招项庄献剑舞……鸿门宴总导演范增这套环环相扣充满杀机的组合拳,打得刘邦命悬一线,犹如刀俎上的鱼肉般任人宰割。可是,范增纵然机关算尽,依然还是放飞了刘邦这只煮熟的鸭子。
范增到底因何导砸了这出好戏?
(一)自视过高
秦末,在吴中起兵的项梁大举西进,连战连捷,进入薛县(今山东省滕州市南部)。他亲切接见率百余骑兵加入战队的刘邦,慷慨拨付给他五千士卒和十员战将,助其率部收复丰邑(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又令侄子项羽率部强攻襄城(今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在确信陈胜已经被害后,项梁召集麾下将领至薛县共商大事。
他召见项羽和刘邦询问战果。项羽攻陷襄城后,因“襄城坚守不下”,将全城军民悉数活埋;刘邦则顺利攻取丰邑且队伍日益壮大。项羽与刘邦就此结为亲密战友,成为项梁的左膀右臂。
“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的范增也参加会议,并就群龙无首现状向项梁建言:“‘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楚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陈胜起兵反秦,不拥立楚王后而自立为王,自然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您从江东起兵,楚地将领们争前恐后归附您,是因为您世代为楚将,有资格重新拥立楚王的后代为王。因此,臣建议拥立楚王后裔,树立为反秦旗帜,号令天下义军!”项梁深以为然,派人在民间寻访到正在“为人牧羊”的楚怀王之孙熊心,“立以为楚怀王。”
范增这招顺从民望的奇计,确实起到将天下反秦势力团结到楚怀王麾下的奇效,也使自己一鸣惊人,从此成为楚军智囊,被项羽尊称为“亚父”。但是,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以及对项羽的影响力,逐渐头脑发热颐指气使,为鸿门宴放跑刘邦埋下伏笔。
(二)低估项羽

项羽自从在薛地与刘邦结识并成为亲密战友后,奉项梁令与刘邦组成联军“别攻城阳”。城破后,项羽再次屠城。楚军全力攻打定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时,项刘联军“西略地至雍丘之下,与秦军战,大破之,斩李由。”项梁轻敌大意被秦军杀害时,项刘联军正在全力攻打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
这对亲密战友“闻项梁死”,权衡利弊:“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于是分兵撤退,“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楚怀王为稳住这两股主力,“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侯,将砀郡兵。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
秦将章邯击败项梁后,北渡黄河攻击赵国。楚怀王为救赵,令“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项羽“愿与沛公西入关”,却遭到诸老将的一致反对。他们一起翻项羽屡次屠城的旧账,劝谏楚怀王:“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楚怀王“卒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于是,这对亲密战友沿黄河两岸分兵进击,兵锋直至秦朝首都咸阳。
可见,项羽与刘邦原为并肩作战共同推翻秦朝统治的亲密战友。项羽的贵族气概与楚军的综合实力,决定了项羽根本没有杀害刘邦的理由和必要。
项羽在鸿门宴前想胖揍刘邦,原因有三:
首先,自尊心严重受损。楚军一路专啃铁核桃,破釜沉舟出生忘死与秦军主力血战,磕磕碰碰打到函谷关后,却发现来迟一步,“函谷关有(沛公)兵守关,不得入。”项羽本已一肚子气,“又闻沛公已破咸阳”,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按照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意味着咸阳这颗熟桃子被刘邦轻而易举摘取。项羽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自然怒从心头起,这才挥师击破函谷关;
其次,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密告“沛公欲王关中。”这分明是在明目张胆挑战项羽及楚军的权威,项羽想不揍他都难!
最后,是因为范增火上浇油:“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范增的确目光毒辣,一眼看穿刘邦“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的政治野心。但是,他的“急击勿失”的建言与项羽的“击破(打败、打挎)沛公军”的决定有实质区别:范增意在“立即发动对沛公的毁灭性攻击,趁其羽翼未丰之际予以全歼!”
而项羽仅想给不知天高地厚的刘邦一点儿颜色看看而已。换言之,项羽自始至终都没有杀害亲密战友的意思。而范增误以为拱拱火就能令项羽这个炮筒子与出生入死的战友立刻反目成仇,明显是低估了项羽的智商与情商。
(三)失误频频

项羽的叔父项伯为报张良当年救命之恩,夜驰刘邦军中泄露楚军绝密军事计划。他在张良与刘邦的联手忽悠下,返回军营为刘邦向侄子说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并建议项羽:“刘邦明早来请罪时,您不妨趁机冰释前嫌,好好款待他。”项羽被“不义”这个紧箍咒勒住脑袋,一口答应。
得知项羽朝令夕改后,范增气急败坏,连出昏招,失误频频。
他的第一大失误,是逼迫项羽达成“席间臣以举所配玉珏为暗号,只要您点头或暗示臣就派人动手”的口头协定。
项伯来回一趟耗时过长,范增年事已高应已早睡,所以不知项羽已经改变主意也情有可原。因项羽已许诺叔父设宴款待刘邦,木已成舟,范增唯有顺水推舟。
但是,范增不愿放弃刘邦这个羊落虎口的良机,反复说服项羽在宴会上动手。而项羽内心认定出兵攻打刘邦已属“不义”,在宴会上动手更是贻笑天下的“不仁不义”,因此坚决不同意。范增强迫项羽达成口头协定,只会令项羽颇为反感。因此,当范增在宴会中“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时,项王故意“默然不应。”
范增的第二个失误,是越俎代庖出门令项羽的之子项庄以舞剑为名,伺机刺死刘邦。
项羽再傻,也清楚范增这是图穷匕见,心情很不爽:军师擅自指挥大将,且项庄与项伯,一个是自己的侄子,一个是伯父。前者志在必得,招招致命。后者拼命防守,步步紧逼。刀剑无眼,伤到谁都是自家的亲骨肉。因此,项羽对范增的不依不饶心生反感。
范增的第三个失误,是在樊哙闯帐怒斥项羽时,居然一言不发,与项羽一般“未有以应。”
以范增的才智,岂能听不出刘邦“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的借口,与樊哙的“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如出一辙?明显已经统一口径。而范增对樊哙闯帐的无理与狡辩不置一词,任由樊哙反客为主将项羽痛斥一番,令项羽颜面尽失,能不令项羽失望?

范增的第四个失误,是没有丝毫警备措施,任由刘邦等人在厕所密谋策划。
刘邦等人避席如厕,范增自然没有理由阻拦。但是,既然必欲除之而后快,此时岂不正是再次派人除去刘邦、张良、樊哙三人的良机?且从“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可见,刘邦等人上厕所的时间,已经长到令项羽怀疑他们已经掉粪坑溺亡的程度。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范增居然稳坐酒席不采取任何行动(哪怕派人监视他们也好),任由刘邦等人趁机逃脱,智商低到如此地步,也配称“好奇计”?
范增的第五个失误,是接受张良代献的一双玉斗时,得知刘邦已不辞而别”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后,恼羞成怒,“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如此失礼的行为,与“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相比,可谓斯文扫地。非但如此,范增还怒火攻心当面臭骂项羽:“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把失败的屎盆子一股脑扣到项羽头上,为自己思谋不周找借口。
因此,鸿门宴总导演范增因过高估计自身实力和对项羽的影响力,过低估计项羽的智商情商和英雄相惜的人格魅力,又在宴会过程中昏招迭出失误频频,终于导砸了《鸿门宴》这出好戏。
公元前203年,楚汉战争进入胶着阶段,韩信手握30万精锐之师,坐拥齐地七十余城,成为决定天下归属的关键变量。项羽派武涉游说,谋士蒯通献上“三分天下”之策,甚至刘...
项羽 韩信 2025-11-19 权力漩涡中的生死博弈:戚夫人之死背后的深层逻辑在楚汉争霸的烽烟中,刘邦以泗水亭长之身崛起为开国帝王,其后宫虽无秦始皇"六宫粉黛"的规模,却也聚集了八位各具特色的女性。当吕...
秦始皇陵 刘邦 2025-11-19 刘肥:从险遭毒杀到善终的西汉庶长子在西汉初期的风云变幻中,刘邦的庶长子刘肥,其命运犹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传奇。他虽无缘帝位,却因身份和地位,在吕后掌权时期陷入了一场生死危机,险些命丧毒酒之下,最终却...
刘邦 2025-11-19 萧何自污:皇权阴影下的生存智慧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萧何作为开国丞相,以卓越的才能和忠诚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然而,在刘邦晚年,这位功高盖世的贤相却做出了一件令人费解的事——自污名节。这一...
刘邦 萧何 2025-11-18 逃难抛亲背后:刘邦的复杂面孔与历史真相在历史的长河中,刘邦的形象一直充满争议,其中“逃难抛妻弃子”这一事件,更是让他被贴上了“无赖”的标签。然而,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我们会发现刘邦的形象远非如此单一,...
刘邦 2025-11-18 英雄落幕时:刘邦大哭项羽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考量公元前202年,垓下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乌江畔的霸王自刎声犹在耳。当汉军将领王翳割下项羽头颅时,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
项羽 刘邦 2025-11-17 韩信:智冠群雄却难逃悲剧,聪明一世为何糊涂一时?在秦汉交替的动荡岁月里,韩信宛如一颗璀璨流星,划破历史长空,留下无数传奇。他以卓越军事才能,助刘邦定鼎天下,被后世尊为“兵仙”,然而,这位智谋超群的军事天才,最...
刘邦 韩信 2025-11-17 吕后未称帝而立刘盈:权谋、礼法与现实的三重枷锁刘邦驾崩后,吕后作为其结发妻子,凭借政治手腕迅速掌控朝局,成为西汉初期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毒杀戚夫人、大封吕氏子弟,甚至一度临朝称制,却始终未突破“称帝”的底...
刘盈 刘邦 2025-11-17 项羽败亡后刘邦对项氏亲属的处置:宽仁表象下的政治权谋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畔自刎,标志着楚汉争霸的终局。这位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震慑天下的枭雄陨落后,其亲属的命运...
项羽 刘邦 2025-11-14 乌江渡口的历史迷思:项羽东山再起的可能性探析公元前202年寒冬,垓下战场硝烟未散,西楚霸王项羽率800余骑突围南逃。当这位31岁的军事天才在乌江边面对亭长的小船时,他选择将乌骓马赠予船夫,转身步战至力竭自...
项羽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