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元璋和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了四位猛将,若他能重用一位,就没朱棣啥事了。
自从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就为大明王朝培养了一个有史以来最完美的太子,他上通朱元璋的心意,下安兄弟大臣的心。可以说,还从未有哪一个国家继承人能够做到这个份上。
然而这世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有所残缺的,太完美的东西往往会受到摧残,这位最完美的太子就是如此,还未等到继承皇位,就先于朱元璋驾鹤西去了。
国家没了继承人,重新选皇帝吧!选了一整圈,本来朱元璋有心传位给老四,因为在这众多的儿子当中老四是最像自己的,同时也是最能打仗的。
然而,传位给老四,老二,老三又不干,思想了半天,最终决定从朱标的儿子中选一位当皇太孙。
建文帝
说起来,朱允炆的继位也存在着偶然性,本来的皇长子,另有其人,却因为其生母的去世,最终落到了朱允炆的头上。
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孙子继位,朱元璋可谓是煞费苦心,他了解,一旦朱允炆继位,朱棣肯定不乐意,于是就直接将朱棣的数万兵马削减,只留下800府兵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当然其余的儿子也差不了多少。
另一方面,昔日支持太子朱标的旧党,此时不少已经改投门户,最终成为了影响明代内政的隐患,朱元璋借着蓝玉的案件,将这一干人的杀了个干净。
做到这些之后,朱元璋还是不放心,给朱允炆留下了治国方针:以德怀之,以礼治之,之后再废其人,而举兵讨伐,则是最后一招。
却不曾想,在朱元璋驾崩之后,朱允炆自信心爆棚,对于这些叔叔们在没有之前的怀柔心态,直接举兵讨伐,或者派遣士兵逼迫,一时之间,藩王们人人心惊胆战,作为造反潜力股的燕王,居然开始装疯卖傻起来。
燕王不愧是多年征战的好手,很快就拉起了一支20万的大军,之后又数次击败明军主帅李景隆,累计数以百万的明代大军败北,最终让燕王顺利攻入南京,改元永乐。
也许有人对朱棣的成功抱有这样一种心态,认为是明代缺乏卓越将领,在蓝玉案子中,全部被杀了个干净,事实上,朱元璋还给朱允炆留下了四员大将,若得重用其中一位,或许明代不至于输的这么惨。
四位大将
第一个就是耿炳文,说起这员将领,也是员老将,曾经还参加过对北元的讨伐,此人带领大军作战,风格很像是汉朝时期飞将军李广,善于防守而不善于进攻,由此此人虽然不能开疆拓土,但是却能保土安民。
朱允炆继位之后,耿炳文很快被安排先去抵挡燕军的进攻,然而众多主要的大军都在防御北方的元代,根本无力抽兵南下,耿炳文与朱棣的一战,前者毫无疑问的败北。
但此事主要出在部队的问题上,若是给耿炳文一些时间,训练出劲卒,再加上大明的远超朱棣的国力,后者的失败只是时间问题,然而朱允炆却听信谗言,直接将主帅换成了李景隆。
若非这一昏招,大明的百万部队,何至于败在一个只有20万部队的燕王手里。
第二位就是瞿能,此人早年间,是朱元璋手下的一员悍将,作战时候风格颇有蓝玉的风范。在明代与北燕进行作战的时候,李景龙曾经攻打北京城。
瞿能带领大军更是一度将要攻破,若是此时再接再厉,燕王的失败就已成定局,然而李景隆突然面临撤退,白白错失了提前终止靖难之役的机会。
在次日之战,他更是差一点抓住朱棣,只惋惜天公不作美,骤起的飞沙走石,相助了燕军,之后,南军被杀的丢盔弃甲。
只惋惜,建文皇帝不可识人不能用人,最终导致这样卓越的将领白白耗费在无意义的野战之上,若是此人得到任用,那么大明何愁不能再多一颗将星?
第三位宋晟,此人功勋卓著,早年间威震西域,随后又平定广西,讨伐漠北,可以说是大明的肱骨之臣。后来他因罪,被贬到凉州,随后就再次防备北元。1384年,他率军进攻北元,斩敌俘虏18000多人。
到了建文帝时期,他依旧镇守甘肃。奇怪的是,在整个靖难之役,他都始终呆在甘肃,没有参加南军对燕军的作战,改朝换代之后,他入朝觐见永乐皇帝被提拔,随后继续开发河西之地,一直到1406年,于肃州病逝。
此人无论是治理还是上马作战,都是一把好手,然而这样的人却不被建文皇帝重用,难怪之前兴盛的大明代,到了建文这里,隐隐有些衰退之势。
最后一个就是郭英,早年间跟随朱元璋南北征战,多有战功,多次身负重伤,却不肯退战,由于他十分英明神武,朱元璋曾经评价他,唐朝的尉迟恭都比不过他。
洪武14年开始,他率军平定云南,战役结束后,他先后杀敌13000多人,缴获军用物资数不胜数。
他也十分睿智,朱元璋晚年喜欢杀有功大臣,此人却能够平稳落地,明哲保身,然而是这样一个既有脑子又有能力的人,却被建文皇帝一巴掌按到了李景隆的帐下。
正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有如此主帅,又如何能够发挥他该有的作用。最终他跟随李景隆讨伐燕王朱棣无功而返,等到朱棣登基,他就直接被罢官回了家。
可以说以上四人,无一不是文可治国安天下,武可上马定乾坤之辈,然而,这样的人才却不得重用,反而屈居于李景隆这等庸才之下。在建文皇帝的最后,还是自己这位十分信任的大臣,打开了城门,终结了自己的天下。
在靖难之役的烽烟中,济南城头飘扬的朱元璋神主牌位,不仅让燕王朱棣的攻城槌停在半空,更将一位坚守气节的文臣铁铉推向历史的风口浪尖。当1402年朱棣攻破南京登基称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30 只有马皇后敢叫朱重八吗:帝后情深背后的权力与温情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其中,“只有马皇后敢叫朱重八”这一说法,更是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背后蕴含着帝后之...
朱元璋多少岁 马皇后 2025-04-29 靖难迷雾中的身份谜题:李景隆与朱棣关系再审视在明初"靖难之役"的历史漩涡中,李景隆作为建文帝钦点的北伐统帅,却因屡战屡败及最终开城迎降的戏剧性转折,长期被后世冠以&am...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李景隆 2025-04-27 东厂:明朝皇权阴影下的特务利刃在明代紫禁城的阴影中,东缉事厂(简称东厂)如同一柄淬毒的匕首,以宦官之躯执掌监察大权,其存在深刻改写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自永乐十八年(1420年)朱棣设立...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25 朱高煦家族覆灭录:九子尽诛与皇权绞杀的残酷真相在明朝永乐至宣德年间的皇权斗争中,汉王朱高煦及其家族的覆灭堪称最惨烈的悲剧。这位曾被朱棣赞为“世子多疾,汝当勉励”的次子,最终因谋反被侄子朱瞻基处以“瓦罐焖鸡”...
朱瞻基怎么死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25 朱耷:从宗室后裔到艺术巨匠的传奇人生朱耷,一个在中国艺术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名字,他的生平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作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后裔,朱耷的一生经历了家国的沧桑巨变,也见证了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宗室...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24 月饼起义:朱元璋的传奇密码在中秋佳节阖家团圆、品尝月饼的温馨时刻,月饼背后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月饼起义”,常常被人们提及。而这场起义的主角究竟是谁,一直是人们好奇的焦点。通过深入...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22 朱元璋为何未杀张定边:历史抉择背后的多重考量在元末明初的乱世风云中,朱元璋与张定边皆是举足轻重的人物。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以铁腕手段和雄才大略建立了大明王朝;张定边身为陈友谅麾下猛将,勇猛善战,在诸多...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4-17 朱元璋与韩宜可:君臣纠葛背后的真相探寻在明朝初期的历史舞台上,朱元璋与韩宜可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充满了矛盾与转折。韩宜可,这位以直言敢谏著称的官员,其命运与朱元璋的统治紧密相连,最终却...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7 探寻李醒芳原型: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在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李醒芳这一角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然而,关于李醒芳的原型,历史上是否确有其人,却成为了许多观众心中...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4-1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