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月是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之一,贾宝玉身边的一等丫鬟(丫鬟也分一等二等,不细论)。按照第5回众丫鬟的排序“袭人、晴雯、麝月,秋纹”,怡红院里的四大丫头之一,但是比起袭人的贤名,晴雯的爆炭脾气,秋纹的奴性,她的表现并不突出。再看文中,贾宝玉说她“公然又是一个袭人”,可见她的脾气秉性与袭人相似。贾宝玉也曾说麝月几个,都是袭人教出来的。
袭人的笔墨在前80回的《石头记》里比较多,涉及麝月的则少了很多,乍看到象是袭人的影子。曹雪芹写大观园每个女儿都有她的一段笔墨。
如果不是脂砚批语的出现,这将是一个就此被埋没了的好女儿。一则批语最能说明问题:“闲上一段女儿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小敝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宝玉宝钗落魄后,依然还有麝月在身边服侍,这自然是高鹗续书的后40回故事。但是即便是这样宝玉依然离开二人,出家为僧。
麝月的存在对宝玉是极为关键的。“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一节里,麝月所掣花签为“荼縻”花,题为“韶华胜极”。“韶华”是指人的青春年华,“胜极必落”则突出美好的时光马上过去。宝玉觉得不吉利,所以会把签藏起来不让大家看。签中又引用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里的诗句“开到荼縻花事了”,则表明良辰美景就要结束。
荼縻花是最晚才开的花,有苏轼诗:“荼靡不争春,寂寞开最晚”。曹雪芹以花喻女儿,用荼縻花则表明“诸芳尽”。正好印证麝月是陪伴在宝玉身边最后的女儿。
《尔雅-释草》里记载“荼,苦菜”。所以也有“荼毒”这样的词语。苦则预示宝玉日后的生活是艰苦的,正如批语里提到宝玉后来“寒冬噎酸齑”,苦不堪言。因佛教里说荼縻是来生的花,所以也叫“佛见笑”。佛见笑有意预示宝玉最后大彻大悟,出家为僧。又因为其花色象黄酒,也称为酴醾,这样的称呼暗合宝玉题蘅芜院的对联中“睡足酴醾梦也香”。“酴醾”就是荼縻花酿的酒(古时四川酿酒),西汉的扬雄在《蜀都赋》中称为“酴清”,既是此种酒。这样一来所联系的伏笔则很明显了,麝月是陪伴宝玉作完红楼一梦的最后一个人物。
“使力不使心”的晴雯和坠儿妈吵架,为吵架而吵架,以吵架对吵架,永远解决不了问题。麝月先用话压住,讲的不是理,是身份:“这个地方岂有你叫喊讲礼的?你见谁和我们讲过礼?别说嫂子你,就是赖奶奶林大娘,也得担待我们三分。”
再说出道道来,说是道道,还是自家的身分:“便是叫名字,从小儿直到如今,都是老太太吩咐过的…连昨儿林大娘叫了一声‘爷’,老太太还说他呢,此是一件。二则,我们这些人常回老太太的话去,可不叫着名字回话,难道也称‘爷’?那一日不把宝玉两个字念二百遍”最后还不忘羞辱一番:“嫂子原也不得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当些体统差事,成年家只在三门外头混,怪不得不知我们里头的规矩。这里不是嫂子久站的,再一会,不用我们说话,就有人来问你了。”更叫小丫头子来:“拿了擦地的布来擦地!”弄得坠儿娘无言可对,只得带来坠儿去。
后来轮到芳官的干娘何婆欺负芳官,袭人息事宁人,自拿了洗头的家当给芳官,不料羞得何婆责打芳官:“没良心,花掰我克扣你的钱。”晴雯性子火爆,直接开骂:“你老人家太不省事。你不给他洗头的东西,我们饶给他东西,你不自臊,还有脸打他。”何婆反驳:“一日叫娘,终身是母。他排揎我,我就打得!”
袭人有自知之明,找来麝月:“我不会和人拌嘴,晴雯性太急,你快过去震吓他两句。”
麝月听了,忙过来说道:“你且别嚷。我且问你,别说我们这一处,你看满园子里,谁在主子屋里教导过女儿的?便是你的亲女儿,既分了房,有了主子,自有主子打得骂得,再者大些的姑娘姐姐们打得骂得,谁许老子娘又半中间管闲事了?…你们放心,因连日这个病那个病,老太太又不得闲心,所以我没回。等两日消闲了,咱们痛回一回,大家把威风煞一煞儿才好。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不敢大声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叫的。”说得那婆子羞愧难当,一言不发。
两场戏,麝月左一句老太太,右一句宝玉,横批一句大家规矩,三座大山压下来,号令天下婆子,谁敢不从。总之怡红院的地盘我做主,你们跟我们不是一个档次的,没有资格在这里浑闹。
没料到过了几天,何婆旧病复发,又要打亲女儿春燕,袭人倒想学麝月:“三日两头儿打了干的打亲的,还是买弄你女儿多,还是认真不知王法?”反遭何婆反击:“姑娘你不知道,别管我们闲事!都是你们纵的,这会子还管什么?”宝玉这个不中用的只知道干着急:“你只在这里闹也罢了,怎么连亲戚也都得罪起来?”
还是麝月出马,眼见大帽子不起作用,现官改现管:“去把平儿给我们叫来!平儿不得闲就把林大娘叫了来。”只一句话,那婆子满面流泪,陪尽好话,从此降服。
麝月是安分守己的,大家出去顽自己守着。麝月是体贴照顾的,体谅袭人病了,让老妈妈子们歇歇,小丫头子们顽顽。麝月是善解人意的,晴雯抱怨林之孝家唠叨,麝月确能为他人想:“他也不是好意的,少不得也要常提着些儿。也堤防着怕走了大褶儿的意思。”
有这般的性格,又有“三言两语”的“做贼”能耐,关键时候还能挺身而出,麝月如何不得好评?如何不做姨娘?王夫人说“笨笨的倒好”,平儿单告诉麝月留心坠儿,袭人出嫁,嘱咐“好歹留着麝月”,好比萧何荐曹,元直走马。
在《红楼梦》的绮丽画卷中,林黛玉如一株空谷幽兰,以其绝世风姿与孤傲才情,成为大观园中最令人心动的存在。她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是全书情感主线,但在这场旷世绝恋的...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9-04 匠心绘世:仇英的逆袭人生与艺术传奇约1498年,仇英出生于江苏太仓一个贫寒家庭。幼年失学的他,12岁便随父从事漆工职业,为建筑彩绘栋宇。这段经历不仅锤炼了他对色彩的敏锐感知,更让他掌握了矿物颜料...
袭人 2025-08-01 红楼梦:封建社会的浮世绘与人性悲歌《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通过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勾勒出一幅封建社会末期的全景图。这部百万字...
贾宝玉 林黛玉 2025-07-28 镜花水月间的隐秘羁绊:宝玉与麝月的情感脉络在《红楼梦》的绮丽画卷中,麝月如同一枚静默的玉簪,始终镶嵌在贾宝玉的生命褶皱里。这位位列一等丫鬟的少女,既非晴雯般锋芒毕露,亦无袭人般功名心切,却以独特的存在方...
贾宝玉 袭人 2025-05-12 宝玉出家前为何恨袭人:情感纠葛与价值观冲突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贾宝玉与袭人之间的情感关系错综复杂,引人入胜。袭人作为宝玉的贴身丫鬟,陪伴他度过了许多时光,然而在宝玉最终决定出家之前,书中流露出他...
贾宝玉 袭人 2025-04-08 红楼梦中谁最恨贾宝玉?揭秘人物剧情背后的恩怨情仇《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剧情著称。在这部巨著中,贾宝玉作为主角,其性格独特、行为不羁,自然引来了众多人物的或爱或恨。那么...
贾宝玉 2025-03-27 甄宝玉与贾宝玉:镜中幻影,命运交织在中国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甄宝玉与贾宝玉是两个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们之间的联系复杂而微妙,既相似又相异,共同构成了这部小说的独特魅力。一、甄宝玉与贾宝玉的初...
贾宝玉 2024-12-01 林黛玉最后为何被强迫?问世间情为何物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悲剧命运一直是读者关注的焦点。她聪慧、敏感、多愁善感,与贾宝玉之间纯真的爱情更是令人动容。然而,林黛玉的最终命运却充满了...
贾宝玉 林黛玉 2024-10-27 黛玉为何不能嫁给贾宝玉:体弱多病与贾府的反对在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悲剧是一个重要的情节。尽管他们深爱着对方,但最终却无法走到一起。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一...
贾宝玉 林黛玉 2024-05-25 唐代名臣马周的逆袭人生马周,字千里,唐朝时期的一位名臣。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却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成为了唐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马周的出身并不显赫...
袭人 2024-05-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