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对于明朝的东厂和西厂,那可以说是闻风丧胆啊,对于这两个很多势力都是非常忌惮的,毕竟当时这两个机构的权利可是非常大的,那么话说回来,东厂和西厂之间谁的实力更强呢?可是最后西厂又为什么被废除了呢?这个还是让人非常疑惑和费解的。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东厂和西厂哪个厉害
东厂的成立时间要比西厂成立的时间早,但其实行使的权利是差不多的,后来东西两厂合并,但似乎东厂的影响力比较大一点。
东厂和西厂都是明朝时期高度的中央集权产物,都是以宦官为首的内臣机构。在当时可谓是风光无限,有一些人行事残忍,而且一般都是秘密行动。
锦衣卫、东厂、西厂,曾经共同构成了明朝的厂卫系统。他们的使命基本相同,都是替专制皇权服务的机构。本来东厂其实是要比锦衣卫风光的,可到了后来,锦衣卫几乎代替了东西两厂,锦衣卫行使的权利越来越大。
他们可以不通过法律、不走任何程序,直接办理皇帝想办的任何事。也因为如此,当时一些人对他们的到来闻风丧胆。明朝厂卫系统权力之大,办事雷厉风行,一般人不会控制的了他们。

2、西厂为什么被废除了
西厂的建立很偶然,且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bai 明宪宗成化年间,先是京城内出现了“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接着又有一个妖道李子龙用旁门左道蛊惑人心,甚至网罗了很多太监,意图不轨。虽然李子龙和他的党徒最终被锦衣卫一网打尽,但宪宗由此深感侦刺力量的不足。于是他身边机灵的小太监汪直被选中,派往宫外打探消息。汪直抓住了这个机会,到处捕风捉影,搜罗了不少所谓的“秘密消息”报告给了宪宗。宪宗认为这些消息很有价值,对汪直的表现也十分满意,要他继续做下去。 几个月后,宪宗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首领便是汪直。西厂厂址设在灵济宫前,以旧灰厂为厂署总部。西厂的军官主要从锦衣卫中选拔,这些人再自行选置部下,短短几个月内,西厂人员极度扩充,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 按说,西厂成立,本来只是为了替皇帝刺探消息,但汪直为了升官发财,拼命的接手大案、要案,其办案数量之多、速度之快、牵扯人员之众都远远超过了东厂和锦衣卫。西厂在全国布下侦缉网,主要打击对象是京内外官员,一旦怀疑某人,就立刻加以逮捕,事先不必经由皇帝同意,之后当然就是严刑逼供,争取把案件弄得越大越好。

对一般百姓,其一言一行只要稍有不甚,就会被西厂以妖言罪从重处置。 在这种情况下,西厂仅仅成立5个月,就弄得朝野上下人心惶惶,以大学士商辂(就是那个连中三元的人才)为首的辅臣集体上书,向宪宗痛陈西厂之危害,并将汪直办下的不法之事一一举报。宪宗收到奏章后为之震惊,于是撤销西厂,遣散了西厂的人员。 但没有西厂的日子总让宪宗觉得没有安全感,奸臣戴缙在得知皇帝心思后,主动上书,大肆吹捧汪直。宪宗大喜,立刻恢复西厂,废与开之间,只相隔一个月。汪直复出后,更加严酷地办案,戴缙也得以升职。 在此后的五年里,汪直领导西厂又办下了无数“大案”,将反对自己的朝臣如商辂、项忠等一一剪除,他的权势也达到了极点。 但有道是:“物极必反”,汪直极度膨胀的权力不能不引起皇帝的警觉,在其后的权力角逐中,汪直失败,被调出京城,东厂也随之解散。几年以后,汪直在失意中死去。 到了宪宗的孙子武宗继位后,大太监刘瑾掌权,宦官势力再度兴起,西厂复开,由太监谷大用领导。好笑的是,西厂与东厂虽然都受刘瑾的指挥,但两者之间不是互相合作,而是争权夺利,互相拆台。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刘瑾又自建了一个内行厂,由本人直接统领,其职能与东西厂一样,但侦缉范围更大,甚至包括东西厂和锦衣卫。一时间,锦衣卫、东西厂、内行厂四大特务机构平存,缇骑四处,天下骚动。直到五年后,刘瑾倒台,武宗才下令撤销西厂和内行厂。 西厂作为一个临时“机构”,就这样在历史上永远地消失了。
在中国封建王朝的权力更迭中,开国功臣的命运往往与皇权稳固紧密相连。明朝开国元勋李善长,这位被朱元璋誉为“赛萧何”的功臣,却在77岁高龄时被满门抄斩。这一悲剧性结...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1-10 李善长:比肩萧何的明朝开国第一文臣在明朝开国功臣的星河中,李善长以"文臣第一"的殊荣独树一帜。朱元璋曾评价其"功比萧何",...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1-10 明英宗复位功臣的浮沉录:权力的游戏与历史的审判公元1457年正月十六夜,北京城飘着细雪,南宫的宫门在斧凿声中轰然洞开。被幽禁七年的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的簇拥下重登皇位,这场被称为“夺门之变”的...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石亨 2025-11-06 郭爱:入宫二十天皇帝驾崩,14岁才女被迫殉葬的悲剧人生在明朝的深宫之中,一位年仅14岁的才女郭爱,因明宣宗朱瞻基的突然驾崩,被迫卷入了一场残酷的殉葬制度之中。她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封建社会残酷本质的真实写...
朱瞻基怎么死的 2025-11-06 李景隆:被误读的“大明战神”——一场性格与时代的双重悲剧在明朝靖难之役的烽火中,李景隆的名字始终与“草包”“运输大队长”等贬义词紧密相连。这位出身将门的曹国公,因两次统率百万大军却接连惨败,最终打开南京城门迎降朱棣,...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李景隆 2025-11-06 卢象升之死:明末忠臣的悲歌与权谋的阴影公元1639年1月,河北巨鹿贾庄的寒冬中,明末名将卢象升率残部与数万清军展开殊死搏斗。从黎明战至黄昏,明军弹尽矢绝,卢象升身中四箭三刀,最终血染疆场。这位被百姓...
卢象升 2025-11-06 刘伯温之死:权谋漩涡中的“窝囊”终局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六十五岁的刘伯温在浙江青田故里悄然离世。这位以“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著称的传奇谋士,最终未能逃脱“兔死狗烹”的命运轮回。他...
刘伯温 2025-11-06 明熹宗朱由校:在历史迷雾中的复杂帝王在明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明熹宗朱由校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其光芒既有别于开创盛世的明君,也不同于昏庸至极的暴君,他以一种复杂且矛盾的形象留存于历史记载之中。成...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11-06 王宁嫔谋杀皇上未遂:一场血色宫闱的终极悲剧公元1542年冬夜,紫禁城庆灵宫中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宫廷刺杀案。嘉靖帝朱厚熜在熟睡中遭遇十六名宫女勒颈,若非绳结打成死结,这位笃信道教的皇帝或将命丧床...
朱厚熜 2025-11-05 崇祯末路:临终前送走的三个儿子与他们的命运轨迹1644年3月18日深夜,北京城陷入李自成大顺军的包围。崇祯皇帝朱由检在乾清宫召见三位皇子——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永王朱慈炤,亲手为他们换上破旧布衣,含泪叮...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朱慈烺 2025-11-05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