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有没有想到朱棣会反叛,为何没有留下对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之所以会大肆屠戮功臣,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确保皇太孙朱允炆能够顺利即位,并坐稳皇位。然而,最终的事实证明,大臣们的确无人造反,偏偏是燕王朱棣将侄子从皇位上推了下去,那么煞费苦心的朱元璋,为何对这些藩王没有丝毫防范之心呢?
朱元璋没想到藩王造反,朱棣基本属于被逼造反
为了确保朱允炆能够坐稳皇位,朱元璋主要的清除对象,便是那些难以控制而又声望卓著的开国功臣,而对于自己的儿子们,朱元璋根本没想到他们会造反,因而防范心理显然不是太强。

朱元璋当初为了守护明代边疆安全,这才分封诸子为王,并赐予其一定统兵之权。朱元璋在世之时,藩王们之中虽说有几个平日里多有违法之事,但总体倒也算安分,因此朱元璋又岂会疑心他们?
实际上,朱元璋的儿子们其实最初也并无造反之心,燕王朱棣之所以最终会造反,基本是被朱允炆逼上了绝路。
朱元璋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1398年6月),明太祖朱元璋驾崩,同年五月十六,年仅21岁的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然而,朱允炆即位还不到两个月,朱棣的同胞兄弟周王朱橚便被以意图谋反为由,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华。同年十二月,朱允炆又下令对北平官员进行调换,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不久又令都督宋忠屯兵开平,并调走了原本隶属于朱棣管辖的大军。
建文元年(1399年)正月,燕王朱棣派长史葛诚入朝奏事,朱允炆则趁机收买其为燕王府内应,葛诚回到北平后暴露,这使朱棣觉察到朝廷的险恶用心,于是亲自入朝试探,预感到形势不妙后,返回燕王府后便以患病为由闭门不出。
建文元年(1400年)四月,齐王朱榑也因意图谋反被废为庶人,囚禁于京城。不久,代王朱桂也被废为庶人,软禁大同;湘王朱柏同样被人告发谋反,朝廷大军包围湘王府,朱柏不堪受辱,与妃妾等阖宫自焚而死。
同年六月,建文帝又削岷王,废为庶人,迁漳州。同月,燕山百户倪亮上书,言称燕王朱棣与于谅、周铎等人密谋造反,朝廷下令将于谅、周铎捉拿至京师处死,并下诏斥责朱棣。兄弟们的遭遇,再加上自己周遭的形势,此时的朱棣恐怕已经是心惊胆战、草木皆兵了,但他仍然没有想要造反,而是希望能够苟全性命,为此不惜装疯,但却被长史葛诚戳穿。
建文元年(1400年)七月,朱棣派人前往京师奏事,结果使者被齐泰等抓获审问,言行逼供之下,使者无可奈何只得承认燕王朱棣密谋造反,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七月初四,接到密旨的张昺、谢贵率兵包围燕王府。
然而,奉旨捉拿朱棣的张信,却提前将消息透露给了朱棣,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摆在朱棣面前的只剩下了两条路,要么束手待毙,要么起兵造反。于是,朱棣用计捕获张昺、谢贵、葛诚、卢振,将四人全部处死,随即起兵造反。

如上,朱允炆削藩其实并无问题,但其不仅手段阴险(先有人告发谋反,后突然派兵抓捕),而且太过狠辣(全部废为庶人,迁居边荒之地)。即使如此,朱棣最初也并未选择造反,面对朝廷的步步紧逼,朱棣先是闭门不出,后又装疯自保,然而朝廷仍未打算放过他,当朱棣被逼入退无可退的境况后,不想像其他藩王那样被废的朱棣,也只剩下了造反一条路可走。
朱元璋虽未留下后手,但依其布局朱棣毫无成功可能
正如前文所述,朱棣的造反本就是被逼出来的,朱元璋自然不可能有所防范。但是,朱元璋虽然没有留下后手,但如果一切按照朱元璋原本的布局,那么朱棣即使造反,也基本毫无成功的可能,可这一切偏偏全被朱允炆给破坏了。
1、藩王原本可互相牵制,削藩却给了朱棣空间。朱元璋虽然大封诸子,但诸王之间却形成了相互牵制的关系,我们就以燕王朱棣为例,其东北有辽王,北方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要这道这些王爷都曾有带兵经历。这种情况下,朱棣一旦起兵谋反,立时便会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然而,建文帝削藩之时,却先后将周王、齐王、代王全部废除,又将谷王囚禁、辽王也在朱棣起兵后被召回南京,再加上晋王朱棡、鲁王朱檀也在朱元璋驾崩前夕薨逝,宁王在削藩后又自身难保。如此情形之下,反而使得朱棣失去了牵制,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这也是其起兵后能迅速控制河北地区的重要原因。
2、朱允炆并非无将可用,但其却偏偏用人失当。虽说朱元璋在位后期屠戮了大量功臣,但当时朝廷也并非没有能征善战之将,纵观整个靖难四年,平安、徐辉祖、瞿能等人都表现极为出色,但却始终未能得到重用,有的是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启用,有的则是因为与朱棣有关,不敢予以重用。那么朱允炆启用的都是什么人呢?其先后启用了耿炳文、李景隆、梅殷三人为帅,其中除了耿炳文曾有一定的战争经验之外(还因一次小败而被撤换),而李景隆只是曾经负责练兵而从无带兵经验,而驸马梅殷虽然曾受朱元璋遗命辅政,但他也仅仅参加过一次检阅凤阳留守司大军的经历。结果,导致朝廷白白损耗百万大军,反而使得朱棣越战越勇。

3、原本是以天下敌一隅,却因改革不当失去支持。朱元璋虽然是位好皇帝,但对待官员却极不友好,因此满朝文武对于朱允炆这样一位“仁厚”君主,本是抱有极大憧憬的,但朱允炆上台后的一系列改革,却使其失去了朝臣们的支持。朱允炆即位后,便开始重用方孝孺、齐泰和黄子澄三人推行改革,这三位虽然是饱学之士,但却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其中,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倾向于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因此他们的目标便是改组国家的行政和加强皇帝的权威;而方孝孺则更为极短,他始终坚持以恢复“周礼”为目标,完全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于是,在这三位的改革大将的操持下,今天改革衙门的名字,明天改革地理名称,今天裁撤这个衙门的官员,明天又为另外一个衙门提拔官员,结果非但没有改出个明堂,反而把朝廷搞的乌烟瘴气,官员、百姓对此都极不适应,这是导致靖难四年朝廷实力未能完全体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4、朝廷兵力原本较充裕,朱棣南下却毫无抵抗力。明代初期,在卫所制尚未完全崩溃的情况下,明代各地大军的战斗力尚有保证,而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在兵力上本应处于绝对的优势。但是,明初镇守各地的武将有不少都是曾随藩王出征后晋升上来的,这些武将与藩王的关系极为密切,再加上朱允炆的重文轻武和朱棣“清君侧”的起兵理由,导致各地武将在靖难中始终呈观望态度,更有大量武将直接望风而降,朱棣南下成功渡江便有守江将领投降的原因。要了解洪武年间南京驻扎有多达48卫大军,总兵力多达近40万,结果当李景隆遭遇两次战败后,朝廷竟然出现了兵力不足的情况,最终不得不从京营抽调兵力,最终导致京营兵力空虚,再由大臣外出募兵补充京营,可是还不等这些募兵大臣回来,朱棣便迅速渡过长江,一口气杀到了南京城下。

综上所述,朱元璋临终之前,根本没有预料到藩王会造反,因此并未留下什么对策,然而即使如此,朱棣本来起兵造反的成功率也几乎为零,但偏偏是由于朱允炆的一系列奇葩操作,最终导致自己战败,使得朱棣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位造反成功的藩王。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