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轻武,导致常年积弱,宋徽宗统治年间昏庸无能,重用奸臣童贯、蔡京,导致朝廷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各地都在爆发起义,北宋遇到了建国以来最大危机,宣和年间,宋江、方腊起义从内部给予了北宋重重一击,虽然宋徽宗出兵镇压农民起义,渡过了这次危机,不过北宋最大的困境却是周边的少数民族。
宣和二年,北宋统治者听从蔡京建议,与金国结成盟友,约定共同进攻日渐没落的辽国,宋朝原本打算此次胜利,可以夺回失去的燕云十六州,令人没想到的是辽军虽然无法与金军正面交锋,却轻而易举打退宋军进攻,同年年底,金军出兵攻克燕京,强占燕云十六州。
宋金双方几次交锋,北宋步步退让,最后双方协定北宋每年向金国缴纳岁币40多万,金国答应仅把燕京让出来,金朝撤退以后将城中的金银财宝席卷一空,宋军到手只剩一座空城,拿回燕京以后,宋朝高层大肆庆贺,童贯将一系列败仗美化成宋军大胜,沉醉在喜悦当中。
君臣上下都沉醉在“恢复燕云”的胜利当中,虽然局势紧张,北宋却从未放弃过内斗的“光荣传统”,王甫因“夺回”燕京有功,日益骄纵,处处与太子赵恒作对,密谋除掉太子,改立赵楷为接班人,结果被太子联合御史中丞集体弹劾,罢黜王甫丞相职位,朝中无人,统治者复用已经八十高龄的老奸臣蔡京,朝中事务都由蔡京父子掌控。
1123年,原辽国将领叛逃金国投降宋朝,引来金人质问,北宋无奈只能交人,结果引起当地汉人不满,同年八月,完颜晟继位谋划攻取宋朝,靖康元年初,金国大军第一次围困东京,宋朝统治者大惊,急忙从各地调集兵马勤王,大军总计20余万,加上城内守军,兵力远远超过金军,不过宋朝军队战斗力非常弱,面对6万多名金军围困,竟没有一丝转败为胜的希望。
援军赶到以后,奏请朝廷趁夜突袭敌军大营,解决围城危机,宋钦宗没有办法,同意试一试,不过此次作战计划被敌军知晓,金军不动声色,布下重重兵马,等待宋军入阵,战斗一直持续到天亮,宋军毫无疑问全军覆没,提出夜袭的将领自觉没脸面见圣上,只身一人逃走隐居,再也没有出现。
夜袭失败沉重打击了宋钦宗的信心,眼看打仗不行,宋朝内部又想通过和谈解决问题,最终两国达成协议,宋朝割地,赔款,此后金军全面回撤,有心杀贼的大将李纲打算趁机带兵反击,结果被宋钦宗驳回,李纲认为金军不会轻易后撤,请求派兵“送行”,宋钦宗依旧不同意。
后来宋徽宗质问李纲为何不抵抗,任由金军轻易撤离,李纲自然不能说是钦宗命令,由此可见,徽宗在某些方面还是要比钦宗更加高明,金军回撤以后,软弱的钦宗觉得自己安全了,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危机,钦宗没有大力发展军队,反而重用主和派官员,这些人一上台就开始遣散还未赶到京城的勤王军队,让他们原路返回,这些士兵本就不情愿,一来一回后许多人都判出军队,沦为流寇作乱。
宋钦宗摇摆不定,没多久在三镇军民奏请下,再次出兵与金军作战,先后派遣数十万大军救援太原,不过宋军彼此之间缺少交流,各自为战,几次行动均以失败而归,数十万部队接连战败,所剩无几,其中大部分都是各地集结的勤王部队。
太原落入敌手,金军趁机发动第二次全面入侵,宋钦宗没有办法,下令各地集结兵马,许多地方势力认为朝廷朝令夕改,于是消极怠工,大军慢悠悠的赶路,赶赴东京的时候,东京早已沦陷,金军第二次南下期间,包围东京城,各地兵马听从朝廷命令入京援助。
当时从各地集结而来的部队主要有以下几支,首先就是皇族宗亲赵叔在京西北路招募而来的8000多人,不过等到他们赶过来以后,金军早已攻陷城池,掳走徽钦二宗和大量金银财物,向北进发。
其次陕西集结的勤王部队,虽说直奔都城,半路与突然杀出来的金兵在潼关相遇,大战一触即发,宋军无法通行,只能绕远路,结果还是没赶上。
再就是湖南一代的钟相募集兵马,带领大军日夜行军北上,结果走到半路的时候得到消息,都城沦陷,徽钦二宗被俘,勤王已经失去了意义,只好听从南京称帝的赵构原路返回。
金兵攻城时,城内守将张叔夜带领部下顽强抵抗,此时天气突变,大雪下了一夜,许多守城士兵都被冻死,然而天气却没有影响到金兵的作战实力,宋钦宗眼看没有希望,赤脚站在雪地当中,祈求上天能停止下雪,自然没有任何回应,宋钦宗鼓足勇气身披战甲,立于城楼之上,士兵大受鼓舞,奋勇杀敌,不过实力上的差距始终无法弥补。
战斗昼夜不息,守城士兵损失惨重,金军攻势却依旧迅猛,宋钦宗走投无路,甚至招揽了许多神棍,组织6666名“六甲神兵”,打开城门正面与金军冲锋,结果自然是肉包子打狗,全部惨死在金军铁骑下,见到城门大开,金军喜出望外,一鼓作气冲进城内。
张叔夜眼看城破,只能利用内城坚守,钦宗号召城内百姓决一死战,百姓们各个手持棍棒,杀声震天,金兵一时间被吓破了胆,暂时退出城外休整,经历这一切让宋钦宗彻底失去了抵抗的信心,急忙派人出城求和,张叔夜等人极力劝阻,宋钦宗一意孤行,哀叹道:“朕为生灵之故,不得不亲往!”听闻此言众将士号啕大哭。
宋钦宗此去被金军俘虏,废黜帝号,金军冲入城内烧杀抢掠,掳走大量珍宝器具,北宋宣告灭亡,北宋灭亡,统治者有很大责任,虽然宋钦继位的时候,王朝已经势力衰落,日薄西山了,不过还有一丝抵抗的机会,如果采取了正确的对策,依然可以避免王灭亡惨剧,钦宗为人摇摆不定,战和就在一念之间,白白浪费入京勤王的20多万部队。
宋徽宗赵佶(1082-1135)的一生,是艺术天赋与政治失能交织的悲剧。这位以“瘦金体”和《千里江山图》闻名的帝王,在治国理政上却将北宋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历史...
宋徽宗 2025-09-16 天祚帝与宋徽宗:末代君王的命运交响曲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因相似的命运轨迹而交织成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卷。天祚帝耶律延禧与宋徽宗赵佶,便是这样两位末代君王。他们分别统治着辽朝与北宋,却在历史的...
宋徽宗 2025-09-15 宇文虚中:南宋孤胆英雄的悲歌与忠魂宇文虚中(1079—1146),字叔通,初名黄中,宋徽宗亲赐其名为虚中,号龙溪居士,成都广都(今四川成都双流)人。他的一生,是南宋初期复杂政治局势与民族矛盾交织...
宋徽宗 2025-09-02 宋徽宗的皇后:三位女性在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在位期间沉迷书画艺术,却因政治失策导致靖康之变,最终与皇后、妃嫔、皇子公主一同沦为金国俘虏。他的后宫中,有...
宋徽宗 2025-08-18 王希孟就是宋徽宗本人?一场跨越千年的艺术身份之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一幅名为《千里江山图》的青绿山水长卷横空出世。十八岁的少年王希孟以半年时间完成此作,其细腻笔触与恢弘布局令后世惊叹。然而,随着历史研...
宋徽宗 2025-08-18 柔福帝姬:乱世飘零中的悲剧终章靖康之变后,北宋皇室遭遇灭顶之灾,三千余名皇族、后妃、朝臣被掳北上,柔福帝姬赵多富便是这场浩劫中的典型缩影。这位宋徽宗第二十女,从金枝玉叶沦为金人战利品,其命运...
宋徽宗 2025-07-29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 郑皇后五国城囚禁考:从汴京到北国的十四年幽禁岁月在北宋王朝的残阳中,郑皇后(1079-1131)的身影如一片凋零的梧桐叶,随着宋徽宗赵佶被掳往北国的队伍,消失在历史的风烟里。这位出身翰林世家的皇后,在五国城(...
宋徽宗 2025-06-26 靖康之耻的血色注脚:茂德帝姬之死与北宋皇室的道德崩塌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铁骑踏破汴京,北宋王朝轰然崩塌。在这场改朝换代的浩劫中,一位名叫赵福金的女子以“茂德帝姬”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她本是宋徽宗最宠爱的公...
宋徽宗 2025-06-23 北宋六贼十恶:权奸误国的典型代表在北宋末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北宋六贼”臭名昭著,他们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谓“北宋六贼”,指的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
童贯 蔡京 2025-05-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