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周勃和刘邦嫡孙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95年,打下大汉江山的汉高祖刘邦走到了人生尽头,在临终之时吕后问了一个问题:“萧何之后,谁可以去接替他的位置来保住刘氏江山?”应该说刘邦对这件事早就心中有数,于是很肯定的告诉吕后是曹参。
而在曹参之后谁又可以接替,刘邦又说出了三个人,分别是王陵、陈平和周勃,同时还说了一句话:“安刘氏者,必勃也。”刘邦为什么这么说?此后周勃又做了什么?这和日后刘邦的嫡孙被灭又有何关系呢?
图片:刘邦临终前剧照
一、刘邦驾崩后的大汉王朝
1、年轻的傀儡皇帝
不得不说刘邦看人的眼光还是十分毒辣的,最终在汉初实现拨乱反正,平定吕氏叛乱的就是周勃和陈平两个人,从这一点来说,周勃等人被刘邦看做是托孤重臣是实至名归的。
不过王陵对上了权力膨胀的吕后被直接架空,之后选择了闭门不出不理朝政,王陵后来还怒斥归顺到吕后旗下的陈平。陈平说:“据理力争去斗争我不如你,安抚社稷保住刘氏江山,你不如我。”
的确,陈平和周勃顺利保全了刘氏江山社稷,稳定了刚刚建立没多久的大汉王朝,然而也正是陈平和周勃等人,在平定了吕氏叛乱之后竟然让高祖刘邦绝了嫡孙,他们直接把刘盈的儿子们全部斩杀了,估计刘盈本人也没有想到子孙们会有这样的悲剧。
图片:皇子被杀剧照
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是正儿八经的嫡子,可如此显赫的身份并没能给他带来好运,小时候在逃亡的路上成长,还数次被亲生父亲丢入敌军之中,差点性命难保。
后来父亲建立了大汉王朝,自己顺理成章的当了太子,可是又差点被父亲给废黜,还好他有一位十分强悍的母亲,最后硬是在商山四皓的帮助下坐稳了太子的宝座。
本来以为刘邦去世后刘盈的日子就好过了,可事实并非如此,继位后朝中的大权都被母亲吕后把持,甚至朝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也在吕氏一族手中,这种傀儡皇帝的日子显然是不好过的。
图片:吕雉与儿子刘盈剧照
2、一手遮天的吕后
刘盈几乎没什么事是想做就做成功的,比如保护弟弟刘如意和戚夫人,比如要迎娶11岁的张嫣为皇后等等,种种事情让刘盈心力憔悴,每日郁郁寡欢,担惊受怕,最后在23岁的大好年龄猝然而逝。
在刘盈病逝之后,吕雉推举刘盈的庶长子刘恭做了皇帝,而吕后本人还是临朝听政,把整个大汉权力紧紧的握在手中,这个时候王陵开始站出来反对,理由是当初刘邦和众大臣有过约定,不是刘氏的子孙不能为王为政,否则天下讨之。
但是权倾朝野的吕后根本不以为然,还罢免了王陵的权利,在这个时候刘恭知道了自己并非刘盈嫡子的真相,说起来他的命运也不怎么好,毕竟张嫣嫁给刘盈的时候只有11岁,根本没办法生育。
于是吕后就对外说是张嫣怀孕,实际上是让一个不知名的宫中女性怀上了刘盈的孩子,在出生后教给了张嫣抚养,而刘恭的生母则被吕后给杀掉了,刘恭此后一直以为自己是刘盈的嫡长子,可知道了这些真相之后就控制不住了自己的情绪,流露出了想要为母报仇的心思。
这个事情被吕后洞察到,她直接先下手为强干掉了刘恭,让刘盈的另一个儿子刘弘继位,也就是汉后少帝,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以周勃为首的重臣们发动针对吕氏家族的战争,最终成功将吕氏家族覆灭,迎回了刘恒为帝,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文帝。
图片:吕雉抱着刘弘上朝剧照
二、周勃和陈平的“保皇战”
1、斩草要除根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周勃和陈平发动对吕氏一族战争的时候,他们一直坚持拔草除根的原则,即便是一些吕氏亲戚家的儿女也没有放过,这个时候就导致刘盈子嗣的蒙难。
根据史料记载,刘盈短暂的一生中一共生下了六个儿子,其中汉前少帝刘恭是被吕后杀掉的,刘不疑和刘强去世的比较早,剩下的孩子中汉后少帝刘弘等人均是被周勃、陈平斩杀的。
至于周勃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史记》中解释:周勃、陈平等人认为这些人很有可能并非是刘盈亲生,而是吕后将他们的生母杀害后偷偷抱到皇宫中抚养的,等这些孩子长大后就会被封为王,而他们的真实身份很有可能是吕氏一族的成员,这样慢慢地全天下就都改姓吕了,吕氏一族也就达到了篡汉的目的。
对待这段史料和这种解释,平心而论并非没有道理,从刘盈这些儿子的生卒年来看,大部分都是在刘盈去世后才降生的,这很有可能符合周勃、陈平的猜测,就是吕后偷龙换凤的一种手段。
不过在这么多的孩子中,也不一定就完全没有刘盈的亲生儿子,只不过在那种时候,谁还会去计较这些事情呢?与其留下隐患,还不如直接全部杀掉,做到真正的斩草除根。
图片:陈平与周勃剧照
2、遗憾是难免的
不过要说一点,刘盈不管能力如何,又活了多久,也不管他的儿子们是不是亲生,这些都不是一般朝臣可以去议论去决定的,刘盈是汉高祖刘邦的嫡子,是大汉王朝正儿八经的第二位皇帝,这都是无可厚非的。
虽然周勃和陈平发动的战争是针对吕氏一族的,可想要动刘盈的儿子,也绝对不是他两个人商量一下就能做到的,最后能够将刘盈的子嗣全部杀掉,一定是经过了所有平定诸吕参与者同意的。
既然大家在这件事上都达成了共识,那么剩下的就是行动了,而刘盈的众多孩子们就悲催了,最后这样做,既保证了周勃等人的安全,也确确实实让江山社稷落到刘邦子孙的手中。
图片:陈平与诸吕参与者们剧照
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正是由于周勃和陈平等人的存在,才确保了刘邦打下来的江山最后依然姓刘,只是刘盈一脉在刘邦驾崩仅15年后就断绝了,多少显得有点可惜。
公元前205年四月,楚汉战争的转折点——彭城之战爆发。史书记载刘邦率“56万大军”攻占彭城,却在半日内被项羽3万骑兵击溃,这一战果成为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
项羽 刘邦 2025-09-17 从项羽大腿到千年望族:杨喜后裔的传奇崛起之路公元前202年,乌江畔的寒风裹挟着血腥气,项羽自刎的瞬间,历史的天平彻底倾斜。五名汉军将领争抢尸首以换取爵位,其中郎中骑都尉杨喜夺得左腿,被刘邦封为赤泉侯,食邑...
项羽 刘邦 2025-09-16 刘邦返乡寻曹氏:历史迷雾中的情感与权力博弈关于刘邦与曹氏的关系,正史记载极为简略。《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仅以“齐悼惠王刘肥者,高祖长庶男也。其母外妇也,曰曹氏”一笔带过;《汉书·高五王传》进一步补充“曹...
刘邦 2025-09-12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楚汉之争项羽失败的原因:从军事天才到政治败局的深层剖析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鲁元公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公主与她的凄凉结局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女,虽贵为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却一生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在三十余岁的盛年溘然长逝。她的命运轨迹,既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西汉初期...
刘邦 2025-09-02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刘秉忠与忽必烈“决裂”疑云: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文化抉择元朝初年,刘秉忠作为忽必烈的核心谋士,主导了元大都规划、国号“大元”的制定及典章制度设计,其地位堪比汉代萧何。然而,关于他与忽必烈“决裂”的传闻,始终是元史研究...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萧何 2025-08-26 刘长为何不惧吕后:血缘羁绊与权力博弈下的复杂关系西汉初年,吕后以铁腕手段掌控朝政,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对刘邦的戚夫人实施“人彘”酷刑,甚至逼死多位刘姓诸侯王。然而,作为刘邦第七子的淮南王刘长,却能在吕后当政...
刘邦 韩信 2025-08-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