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忠王、太平天国著名将领,让历史资料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
1862年5月,曾国藩命令曾国荃率领3万湘军水陆并进,28日抢占秣陵关、大胜关和三叉河,截断太平军粮道,之后又调来2万援军,共5万人围攻天京。5月30日就打到了雨花台下。洪秀全恐慌不已,一日三诏命令进攻上海的李秀成率大军回援。此刻的天京已经到了危急时刻……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建立初期,作用还很大,但是到了掌权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局限性和对时局的误判,最终导致天京保卫战失败,葬送了太平天国的命运。那么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回援的李秀成25万大军,为何就战胜不了曾国藩的5万兵力呢?失败的原因不应该归咎于李秀成。
一日三诏命,李秀成的仗打得太憋屈
太平军与湘军交战数次,数天京保卫战最为激烈,最为悲壮。从人数上来看,洪秀全率领的太平军几十万,而曾国荃率领的湘军才七万多,形成鲜明对比。
天京保卫战发生在太平天国后期。当时李秀成麾下有二十五万人,他分兵一部赶回天京加强防务,自己则留在苏州,打算进攻湘军重地安庆的曾国藩,逼迫曾国荃从天京撤军回援,一路打下巢县、无为、舒城后,在攻打六安时,天京雨花台失守,洪秀全再次严诏催逼李秀成亲自回援。
1862年9月14日,李秀成由苏州出发,督率13王,领兵20万,回援天京。10月13日李秀成打到天京城下,与湘军大战,反复冲杀,一个多月都没能打败曾国荃,解围失败。到了年底,李秀成只有率部进入天京城内。
1863年2月底,李秀成为了收集粮草,再次率部渡江北上安徽,结果还是在走到六安时,天京聚宝门差点被攻陷,洪秀全再一次将他召回。11月曾国荃攻占孝陵卫,以及天京城外围所有城镇要点,李秀成建议洪秀全“让城别走”,但遭到天王拒绝。
二“让城别走”遭拒,洪秀全错过最佳时机
面对天京的围困,“让城别走”是东山再起的最佳选择,但是即使等到湘军合围后,洪秀全仍然拒绝这一提议。这背后的本质,主要是太平天国内部政治上日趋保守和腐败安逸等原因,不思进取导致了最后的失败。
在洪秀全看来,天京是最后的据点,他相信会有天兵天将协助守卫天京,这一错误的决定,致使太平天国错过了撤出天京以图再举的最后机会。李秀成面对如此局势,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坚持守卫天京。
洪秀全疏于抵抗,应战不积极,消极怠工。他让李秀成不要在城外抵抗,到城内防守,这本身还是个错误的决定。
三、天京陷落,短命王朝终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
1864年6月1日,天王洪秀全病逝(一说自杀),终年50岁,幼天王洪天贵福即位,李秀成成为太平军的实际领导者。
7月中旬,曾国荃安排四路人马对天京进行总攻,太平军在没有粮草的情况下依旧与湘军进行了血战,奈何湘军气势太盛,太平军在失掉太平门之后,再也没有回旋的余地。7月19日,李秀成遂带上幼主出逃,天京陷落。
三天后被俘,李秀成被俘,在写完供词后,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 年仅40岁。至此,天京保卫战失败,横扫了大半个中国、震惊世界13年的太平天国彻底覆灭。
四、太平天国留给我们的思考
回想当年,1851年金田起义之初,太平军几乎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两万人就能杀得一二十万的清军丢盔弃甲,甚至逼得曾国藩差点战败投湖自尽,为什么仅仅13年后,二十五万的李秀成就打不过只有五万人的曾国藩了呢?
1862年,太平军中广西老兵几乎伤亡殆尽,所谓的25万大军绝大部分都是收编的江浙农民和投降清兵,战斗力跟当初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据李秀成口述的记载,在天京保卫战决战时期,太平军仅有万余人,而且其中不少还失去了战斗力,真正能够守城的人不过四五千人,而攻城的湘军有五万人之多,带兵的将领都是湘军中骁勇善战之辈,例如:曾国荃、鲍超、萧孚泗、罗逢元等。如此大的人数差距,使得太平军的防守本就艰难,加上整个兵力的分散在天京四周的城墙上,机械的进行防守,也就是说两军交战的地点基本是有湘军主导,太平军完全是依托阵地,不断的消耗自己,没有尝试突围一支军队去湘军的后方,来一个前后夹击。可见,整个天京保卫战中,太平军都是被动挨打的局面。
洪秀全也是农民起义的领袖,虽然他的起义之举对后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洪秀全为人行事,带有很强烈的封建迷信思想,他一直相信“古来事业有人做”,相信神灵,所以在天京保卫战中,他的消极懈怠觉得就是顺天应人,加上自己当时得了疾病,也无心大战。
洪秀全是将天京送上绝路的人,他拒绝了任何突围的意见。而李秀成在遭到各种拒绝后,也无心布置防务,出于消极应战状态,而这恰恰与湘军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形成鲜明对比。太平军安能不败?
在晚清风云变幻的时局中,曾国藩的名字始终是争议的焦点。他既是镇压太平天国的“湘军统帅”,又是推动洋务运动的“改革先驱”;既是理学复兴的“精神领袖”,又是被斥为“...
曾国藩 2025-08-06 曾国藩真实死因:一场积劳成疾与精神重压下的生命终章1872年3月12日,南京两江总督府后花园中,62岁的曾国藩在儿子曾纪泽搀扶下散步时突发脑溢血,瘫倒后被扶回书房端坐,45分钟后溘然长逝。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死亡...
曾国藩 曾纪泽 2025-07-28 李秀成投降了为何还被杀:权力博弈与历史污名的双重绞杀1864年8月7日,南京江宁府的秋雨裹挟着血腥气,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在曾国藩的军营中被处决。这位曾以“三河大捷”重创湘军、以《李秀成自述》反思天国兴亡的军事天才...
李秀成 曾国藩 2025-07-28 彭玉麟与曾国藩:晚清双璧的功业与精神交响晚清政坛的星空中,曾国藩与彭玉麟犹如双子星般交相辉映。一位以理学治军,开创湘军体系;一位以铁血铸魂,缔造近代海军。若以“厉害”为标尺衡量,需穿透历史迷雾,从军事...
曾国藩 2025-07-21 曾国藩与穆彰阿:师徒之谊与时代洪流中的命运交织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官场中,曾国藩与穆彰阿的关系堪称一段耐人寻味的师徒传奇。这段关系不仅塑造了曾国藩的仕途轨迹,更折射出封建王朝权力生态中“人脉网络”与“个人才能”...
曾国藩 穆彰阿 2025-07-17 刺马案:曾国藩是否幕后主使的深度剖析1870年8月22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南京校场阅兵后遇刺身亡,刺客张汶祥当场被捕。这起震惊朝野的刺杀事件,因案情扑朔迷离、牵涉多方势力,被列为“晚清四大奇案”之...
曾国藩 2025-07-15 祁隽藻与曾国藩:朝堂之上的微妙博弈与复杂情谊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中,祁隽藻与曾国藩作为两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其关系交织着权力制衡、理念碰撞与私人情谊,既折射出封建官场的生存法则,也暗含着传统士大夫的道德抉...
曾国藩 祁隽藻 2025-07-08 彭玉麟与曾国藩:湘军水师双璧的相知与相悖在晚清波谲云诡的历史长河中,彭玉麟与曾国藩的君臣之谊堪称一段传奇。这位以“不要官、不要钱、不要命”著称的湘军水师统帅,与曾国藩之间既有知遇之恩的温情,又存战略分...
曾国藩 2025-06-13 曾国藩与彭玉麟:误解背后的历史真相在晚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曾国藩与彭玉麟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民间流传着“曾国藩杀彭玉麟”的说法,这实则是一场被误解的历史谣言,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一、谣...
曾国藩 2025-05-28 李秀成之死:凌迟还是斩首的历史真相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波澜壮阔历史中,李秀成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作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为太平天国的发展和抗争做出了诸多努力。然而,关于他最终的死法,是凌迟...
李秀成 2025-05-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