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燧(1383年1月19日 —1431年10月2日),男,汉族,明朝宗室,明朝第一代赵王(除朱元璋第九子外),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成祖朱棣第三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母为仁孝文皇后徐氏。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他是朱棣的嫡子,跟随父亲参与靖难。
他有一个宅心仁厚的大哥,还有一个永不服输的二哥,都是一母所生。
其实,他也很清楚,他的大哥二哥即便都挂了可能也没他的份儿,因为还有贤能的侄子朱瞻基,顺位也在他之前。
他的前半生也不老实,后半生却安心做王爷。
他的一生也波澜起伏,看尽百态。
今天,我们讲述明朝赵王朱高燧的故事,诉说其在洪武建文永乐年间的点滴。
栾元晖老师扮演的朱高燧形象深入人心
朱棣第三子,兄长立当前
公元1383年1月17日,是为洪武十五年农历十二月,朱棣的第三子出生于燕王封国北平府,按照谱系,取名为朱高燧。早在朱高燧出生前的三年,其父朱棣就藩北平府,朱高燧与其二哥朱高煦皆出生在北平。
朱高燧有两位兄长,大哥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出生;二哥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出生。三人皆为燕王妃徐氏所生,徐氏也即是明朝早期著名将领徐达的长女,所以,朱高燧也是朱元璋的孙子,徐达的外孙。
说到这里,就必须多说一句这位燕王妃徐氏,1362年出生,比朱棣小两岁,1407年薨逝,享年45岁。徐氏并不漫长的一生,却为朱棣生下3子4女,分别是:
1.1377年,长女永安公主朱玉英;
2.1378年,长子朱高炽;
3.1379年,次女永平公主;
4.1380年,次子朱高煦;
5.1383年,三子朱高燧;
6.1384年,三女安成公主;
7.1385年,四女咸宁公主。
可见,当时年轻的燕王朱棣与王妃徐氏之间的感情极好,所以才会如此频繁地开花结果。徐氏从15岁开始生育,23岁后就不再生育,这也是那个时代特有的现象。
再说本文主角朱高燧,自其出生后,便在父亲朱棣的培养下,文武兼修。按照常理,他也应该顺利地成长,然而实际的道路,却并不平坦。
靖难起兵立功绩,堂兄遁隐父代之
公元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老生常谈,当时的情况,朱元璋并其长子朱标,次子朱樉,三子朱㭎先后去世,作为四子的朱棣,不仅军事实力最强,在诸王中年岁最大,威望最高。自然,朱棣将会是朱允炆最先提防的对象。
在朱允炆为掣肘朱棣进行一系列人事安排的同时,还将朱棣的三个儿子请到南京,表面上的礼遇,说到底就是人质。由于当时朱棣是燕王,长子朱高炽是为燕世子,次子高煦和三子高燧按照《皇明祖训》应该被封为郡王,但是迟迟未封。朱棣的想法或许是,郡王就把我这两个儿子打发了,想得美;朱允炆的想法或许是,你还想当郡王,我让你当庶人。
让儿子们常居于南京绝不是朱棣所愿。1399年,朱棣先是装病,后是装疯,朱允炆随即放其子三兄弟回北平府,本文的主角朱高燧在16岁的年纪也不再需要做人质,接下来的戏码就是多次提及到的燕军南下,清君侧。
高燧的大哥朱高炽,体态宽胖,一直作为北京的守城将领,不曾随军南下。南下过程中,二哥朱高煦立下了最大的功绩,不仅勇武,甚至还几次救下朱棣的性命。而朱高燧亦参与南下的军队,也继承了其父骁勇善战的个性特点。哪怕当1402年攻入南京城之时,朱高燧也只是一个不足19岁的年轻人。
靖难之役后,高燧堂兄朱允炆消失得无影无踪,父亲朱棣即位称帝。同年,朱棣将明初著名将领何福的外甥女徐氏嫁予朱高燧,当时高燧未封王,高燧妻称皇三子妃。两年后,21岁的朱高燧被封为赵王,前文提及过,皇帝的儿子,自然至少都是亲王。
刚即位的朱棣显然也会担心人心不稳,次子高煦、三子高燧虽说已被封为亲王,但并未使其就藩。而是令朱高燧去往北京,作为镇守北方边患的重要将领。
恃宠不法合谋高煦
我们在《省愚说明帝-明宣宗朱瞻基》一文中,详细讲过朱棣次子朱高煦即是高燧的二哥,在宣德初年是如何作死的。实话讲,省愚觉得那一段记载过于玄幻,虽说最终也是按照那段记载在讲述,但是内心中还是有点不相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述链接进行复习:
明宣宗朱瞻基文中关于“朱高煦之乱”的描述。
其实,朱高煦在永乐初年就有夺嫡之想法,而附和其想法的,便是本文主角朱高燧。
这里我们就多说两句关于逻辑上的分析辨别。与朱高煦合谋夺嫡,如果夺下来了,将来登大位的是谁呢?显然是二哥朱高煦,那你朱高燧不依然还是赵王吗?难道你还想学赵光义斧声烛影么?
所以对于这点,省愚是没想通。
有类似经历的还有后来的晋王朱济熿,他也曾在宣德初年与朱高煦秘盟,后被告发革爵且发配高墙。那时候你已经是晋王了,而且你还只是你爹庶出的第三子,这晋王之位原本就来得不光彩,你还想秘盟朱高煦。即便朱高煦夺位成功,你不还是晋王么?况且你还只是朱高煦的堂弟,我不信还有你的份儿?
站在现代社会的理念去回望古人,有很多问题是难以想明白的。史实是,永乐初年,朱高燧的确是合谋二哥高煦谋夺大哥朱高炽的太子之位。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就是在父亲面前对于太子进行自上而下的诬陷,不仅诬陷太子,太子的幕僚也无法脱身,不少因此获罪。那时候朱棣的想法还是巩固统治,很难去明察,并未发现这些多是诬告。
诬陷太子老父震怒,长史被斩儒士入佐
永乐七年,是为1409年,朱高燧诬陷太子之事被朱棣得知,年近知天命的朱棣大怒,首先斩杀赵王府长史顾晟,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长史”这一官职。
明朝时期,王府的“长史”,是王府内执管政令的负责人。长史往往是被皇帝信任且学高儒雅的人担任,同时也需要他来约束对应亲王的行为。这顾晟是否有参与朱高燧的“构陷太子”之举,省愚不得而知,但是朱高燧的做法,顾晟肯定是知道,知而不报,便是死罪。所以,顾晟表面是被朱高燧的不法行为牵连,仔细想来,他死得也不冤。
然后,朱棣准备夺去朱高燧的冠服,按照明朝的玩儿法,冠服去之,后面距离凤阳的高墙也就不远了。太子朱高炽此时站了出来,他救不了顾晟,但救下自己的弟弟,这能力还是有的。他立刻向父亲为三弟求情,最终保住了朱高燧的冠服。所以说后来朱高炽驾崩后得到的庙号是仁宗呢,“仁”字是要有具体的体现的。
顾晟被斩杀后,朱棣重新选择当时国子监的副校长赵亨道,以及参与《永乐大典》编纂的学者董子庄担任赵王府的左右长史,辅佐朱高燧。自此,朱高燧稍微有了一点改善。
矫诏谋立事发惊,长兄替辩渐收敛
上一段结束时说,朱高燧稍微有了一点改善,但是他依然在做梦,这次梦的内容是,他自己想做皇帝。
其实,站在如今的角度上去分析,既然你想做梦,这样做梦反而是对的。你如果支持朱高煦夺嫡,无法给你带来根本的改变。
永乐二十一年五月,当时朱棣63岁,朱高燧40岁,赵王府的左右长史先后过世,已经无人能够约束到羽翼丰满的朱高燧。史载,当时朱棣病重,时任赵府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勾结钦天监王射成及内侍杨庆的养子伪造出遗诏,并且打算毒死朱棣,废太子朱高炽,立朱高燧为帝。这可是一个大买卖啊,赢了夺江山,输了掉脑袋的那种。
然而事发多因知之者甚众,当时为孟贤策划的人当中,有一位名为高以正,高以正的姻亲便是赵王府护卫总旗王瑜,高以正告诉了亲家这档子事,王瑜立刻向朱棣汇报。孟贤随即被抓,以矫诏被诛杀,王瑜则升官。矛头也指向朱高燧,虽说已经40岁了,但是在老父亲面前还是吓得不敢说话。这时候,依然还是大哥出来解围,朱高炽向朱棣奏请:“此乃下人所为,高燧定不知情”。朱高燧因此再逃过一劫,此事过后,年纪不小的他,终于知道该收敛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逻辑,这事儿,朱高燧真的不知情吗?不好说,有可能孟贤之猖狂计划不是高燧指使的,但是他肯定是知情的。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做这种成败都两难的事,朱高燧会不知情,那就说不过去了。为什么说成败皆两难?假如朱高燧成功了,谁是第一功臣?显然是孟贤,到时候朱高燧如果没有军队的实际控制权,分分钟会落入傀儡的下场。所以,这也能从逻辑上去解释,为什么孟贤要如此铤而走险。对了,多说一句,以后各位看客如果看到谁把“铤而走险”的“铤”写作“挺”,请为其指出错误,同理还有“铤身而出”,现在不少官方文章都写成了“挺”,着实无奈。
孟贤们的想法
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乃至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孟贤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既然聊到朱高燧,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孟贤们的行动逻辑。
省愚的猜测,其实朱高燧并不想篡夺其父的皇位。他可以做那样的梦,但是他很清楚,那只是梦而已。朱高燧也并不傻,首先,事成的概率极低,再者,即便事成,到最后,他的归宿很可能是落入傀儡一般的模样。
历史上,诸如像孟贤这样的人,他们的想法,就可以理解“我拿青春赌明天”,事成便可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哪怕事败,也能青史留名,在当时,或许留下恶名,但是几百年后的满清看孟贤,这就是实实在在的先驱者。
这个道理,几千年来皆如此。所谓,朱高燧们或许并不愿意,而孟贤们却发愤图强。
至此,朱高燧的故事上篇,便讲述完毕。孟贤事件的一年后,高燧父朱棣驾崩,其兄朱高炽即位,是为洪熙帝。此之后,在朱高燧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他的家人子孙后代的情况若何呢?我们下一辑,继续讲述。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