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化传承了唐代文化的精华,在宽松政治和良好社会风气的酝酿中逐步成长,发展迅速,硕果累累。宋太祖赵匡胤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升,重文轻武的社会风气在宋朝达到了高峰,“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刑不上大夫”等俗谚都尽出在宋朝。
一、宋朝涌现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其中文人居多
四朝元老、政治家赵普,理学大师、古代哲学思想家二程、朱熹;婉约派词人柳永、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升;主持“庆历新政啊”的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文学家,自然科学家沈括;三朝元老贤臣韩琦;著名的政治家、学者、一代宗师欧阳修;提倡“出污泥而不染”的学者周敦颐;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知名贤臣吕公著、文彦博、学者曾巩、苏轼、张载;科学家苏颂等等均出自于宋朝。还有议论先驱梅尧臣,行为疯狂的米芾,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书法家黄庭坚,领军文人辛弃疾都是以词著名。
宋朝的贤臣都推崇任人唯贤,赵普就是杰出的代表:有一次,赵普向宋太祖推荐一位贤士做官。接连两天,宋太祖没有同意。第三天赵普上朝的时候,又送上奏章,坚持要求宋太祖同意他的推荐,这下可触怒了宋太祖。宋太祖把奏章撕扔在地上。赵普脸色没有改变,跪在地上,不慌不忙地把扯碎的奏章拾起来,放在袖子里。退朝回家以后,赵普把扯碎的奏章粘接起来,过了几天,又带着它上朝交给宋太祖。太祖方才醒悟,终于任用了(赵普推荐的)那位贤士。
二、宋朝文学空前繁荣
宋朝文学不但囊括了宋代的词、诗、散文、话本小说、戏曲剧本等,还发展了游记、科学说明文、笔记体小说等,其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诗、散文次之,话本小说又次之。
宋朝的文学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高产作家,陆游自谓“六十年间万首诗”。陆游现留存诗篇九千三百多首。杨万里写过两万多首。但只留存的一小部分。
宋朝的诗人估计有九千多人,词人约一千四百多人,创作词两万多篇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前代望尘莫及。要不是战乱毁坏的、遗失的、无法可考的恐怕这一文学宝库早被全人类所敬仰。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可谓凤毛麟角。宋诗从各个方面反应社会现象,视野之广阔,力度之深邃,许多作家不拘一格,大胆创新,。
宋词作为新兴的文学体裁,不但短小精悍,便于传阅,而且是街头巷尾百姓取乐的群众性文艺载体,不但歌者喜爱,连普通百姓也喜欢即兴哼唱,雅俗共赏。它的娱乐性,群众性,传播力都是诗无法比拟的。
三、重文轻武,思想上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
由于宋朝长期处于积贫积弱的国家命运,宋朝统治者采用重文轻武的大政方针,思想上呈现出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这一点许多寺庙就是集中的反映。因此,宋词题材新颖、手法独特、创作风格俊逸。
北宋前期,词的主要领军人物是晏殊父子、欧阳修、范仲淹、柳永等人。特别是晏殊、欧阳修等一批词作者,创作的词,体裁新颖,不拘一格,自然流畅,说理畅达,便于哼唱。范仲淹的词又跌宕起伏,豪放悲壮,鼓舞人心;柳永则自创新调,以长调慢词代替小令,加人草根格调,突显楼阁茶馆,情思缠绵的格调。
北宋中期,最有代表性的词人是苏轼。他以诗为词,诗词结合,体裁宽泛,内容充实,豪放奔放,便于激情高昂,南宋的爱国词派陆游等人与辛弃疾派词的一批词作家都受到苏轼的影响,创作出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
南宋前期,国难当头,许多词人除了保持豪放词风,还突显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内容多为慷慨悲壮、沉郁苍凉。特别突出的是女词人李清照,其词化俗为雅,清婉疏淡,语言细腻,底蕴深厚,风格自然清新令人赞不绝口。
到了南宋中期,主要词人辛弃疾、陈亮、姜夔等表现突出。辛弃疾开创了爱国词派—稼轩体,以散文为词,豁达通俗,富有艺术的表现力;他的词以报国效忠为主题,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广泛深邃,时而沉郁、时而明快,时而悲愤,时而激越,豪迈奔放,鼓舞人心。姜夔的词,艺术精湛,音律强劲,度曲自如,别具一格。
四、宋朝的科举改革,对宋朝文学影响极大
宋朝许多名人文化大家,都出身贫苦,科举取士给他们提供了出人头地的良好机遇。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单身家庭出身,自幼贫寒。范仲淹一岁时父亲去世,母亲谢氏带着尚在吃奶的范仲淹改嫁朱家。范仲淹从小饱受人间寒苦,喝粥度日苦读不止。欧阳修买不起笔纸,他母亲用芦秆画地教他识字。最终两人都勇于个人奋斗,成为文豪,万人敬仰。王安石、苏询、苏轼、曾巩都是欧阳修培养扶植起来的文化精英。苏轼又培养了黄庭坚、秦观、晃补之、张来。陆游是曾巩的学生,陆游、辛弃疾以词为友。
总之,宋朝是文人群英荟萃,底蕴深厚,发展空前。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延寿与赵匡胤:历史深处的家族渊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族渊源更是扑朔迷离。赵延寿与赵匡胤,这两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4-02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