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最为有名,也广为电视剧所热捧的话题,就是厂卫。厂卫从某种意义来说,是明朝的特务机关,用来暗杀残害朝政上的异己者。
同时,明朝自永乐皇帝朱棣开始,太监们还拥有掌管大臣奏章,提前审阅大臣进谏,受皇帝委托带兵打仗担任监军一职(与北宋童贯如出一辙),久而久之便掀起封建王朝史上宦官专政的又一波高潮。其中最为出名的当武宗朱厚照时期的刘瑾和明熹宗时期的魏忠贤。
刘瑾,明朝第一个走向权力巅峰的太监,也是封建社会期间太监这一职业中下场最惨的,没有之一,是后来的魏忠贤学习的“坏榜样”和“政治上的向导”。
根据《明史》记载,刘瑾本姓谈,陕西人,父母不详。因小时候被太监刘顺收养遂更改刘姓,子承父业打小也就跟随养父入宫成为一名太监。
史书记载,明孝宗朱佑樘在位期间,刘瑾因犯下重罪,论罪当诛,经过养父刘顺的疏通打点才被免去死罪,被调派东宫伺候还是太子的朱厚照。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刘瑾经过此次死里挣脱后,居然因祸得福成为后来的从龙旧臣。
在史书中评价,刘瑾是带坏明武宗朱厚照的罪魁祸首。在朱厚照还是太子储君期间,刘瑾为了博得太子的欢心,成天带给朱厚照一些玩物,玩鸡逗狗、歌女艺伎、市井小丑、插科打诨,反正尽其所能地带着太子胡来。
等到明孝宗驾崩,明武宗朱厚照时年14岁,承继大统。作为天子的近臣旧部,刘瑾一下看到自己的前途如此光明。自己的旧主子当上皇帝,这可不是一般的事情,从龙旧臣属于贴身亲信,朝廷得有多少人准备巴结。
刘瑾一方面大肆敛财,通过与皇帝的关系,收受朝廷的贿赂,公然卖官鬻爵。一方面仍然极尽所能带着朱厚照吃喝玩乐,微服出宫混迹于花红柳绿的胭脂小巷。
这么一个毫无道德,没有任何操守的太监带着一个原本懵懂无知的少年,还能搞出什么名堂?
原本明孝宗临终遗诏清除明武宗身边的太监近侍,通通发配外地远离年幼的天子,结果这些遗诏都被刘瑾这些奸佞小人所扣押,拒不执行。
明武宗时期,最为有名,也是最遗臭万年的就是"豹房",这些都是刘瑾这个卑鄙小人唆使皇帝干的,在皇宫里大兴娱乐场所建设,巧立名目、豪取抢夺百姓和官员的土地和财产,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俗话说,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刘瑾的种种恶行终于引起朝廷大臣的不满,御史大夫、尚书令纷纷上书弹劾刘瑾。此时的明武宗正玩得起劲,什么儒家经典、治国大义通通不听,皇帝听不懂,更听不进去,国家由你们来治理,皇帝只负责在娱乐场所玩耍。
最后大臣们实在没招,只好请负责天文星象的杨源以夜观天象,发现朝中有奸佞小人作祟为由,警告明武宗地对此采取行动,否则大明江山将不保等危言。
明武宗玩归玩,但听说自己的皇位和江山不保,就开始害怕了。自己之所以能够肆意妄为完全就是因为皇帝的身份,现在居然有小人要撼动皇位,这事必须引起重视。
内阁大学士刘健、李东阳等人联合尚书张升一同劝谏皇帝要求诛杀刘瑾等人。明武宗十分不舍,就派王岳、李荣与刘健、张升商议,能不能把刘瑾前往南京。刘健等人是铁心不同意,此贼不除,国家不保。来来回回商议三次都没谈妥。
刘健又联合满朝文武共同去朝堂理论,刘瑾深知此事闹大,赶紧找到明武宗说,王岳这些人是想限制皇权。明武宗听后大怒,随即命人逮捕王岳等人,群臣们一看皇帝是没救了,纷纷上表辞官。此时,明武宗身边终于只剩下小人,耳根子也彻底清净了。
经过此次风波,刘瑾越来越志得意满。开始大肆清除朝中仅剩的几个正直大臣,包括一代大儒王阳明也受到牵连贬职。还公然默许"大臣"收受贿赂,越级提拔官吏,不仅如此,还发明枷刑酷法,稍微有不顺其心意者,必然要加害,一时之间锦衣卫牢狱中的犯人都装不下。
明武宗正德二年春天(1057),刘瑾对满朝文武进行大清洗,将所有耿直大臣一概列入奸臣名册。从此,把持朝政再也无所顾忌。外地官员进京必须向他行拜见礼,千两起步,上不封顶。代表朝廷考察地方官吏时,狮子大开口,一次就可以收受两万两银子。
正德五年(1510),刘瑾被自己的太监同党张永揭发十七条罪行。明武宗听后勃然大怒,亲自带人抄刘瑾的家,经过审讯,刘瑾被判处凌迟。
根据史料记载,刘瑾被凌迟三千三百五十七刀,用时三天。相传,第一天割了357刀,刘瑾居然挺过去没死,当天晚上还喝了两碗稀粥,直到到第二天才气绝身亡,剩下的两千多刀在其死后照常割完。
善泳者溺于水,弄权者死于权术。刘瑾当年被太监收养,又阴差阳错成为明武宗的近侍,本来完全可以坐享荣华。岂知刘瑾却贪欲无度,祸乱朝纲,最终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
在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曾是东汉、唐、明三朝挥之不去的梦魇,魏忠贤、刘瑾等权宦的恶行更成为后世警示的典型。然而,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却创造了&quo...
刘瑾 魏忠贤 2025-09-18 朱厚熜:朱棣一脉的皇权承继者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皇位继承问题,始终与宗法血缘的争议紧密交织。这位以“大礼议”震动朝野的君主,其血脉归属不仅是历史学界的焦点,更折射出明代宗法制度的深层矛盾。...
朱厚熜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8 盛庸:靖难烽烟中的忠烈悲歌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金陵城破的烽烟中,盛庸单骑跪于朱棣马前。这位曾让燕军闻风丧胆的南军统帅,此刻褪去历城侯的蟒袍,以最卑微的姿态向新君献上佩剑。然而,这...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盛庸 2025-09-15 朱棣是否知晓帖木儿东征:历史迷雾中的战略博弈公元1404年冬,中亚草原上寒风凛冽,帖木儿帝国的大军正沿着天山南麓向东方推进。这位征服了半个亚洲的“跛子征服者”,将矛头指向了万里之外的大明王朝。而此时,南京...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明朝的篡位皇帝:朱棣的权力博弈与历史影响在中国古代皇权传承的谱系中,明朝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制度根基,但这一看似稳固的体系仍被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更迭打破。明成祖朱棣,这位以“靖难之役”推翻侄子建文帝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15 永乐迁都:朱棣1421年定鼎北京的深远抉择明成祖朱棣的迁都之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决策。这场始于永乐元年(1403年)、历经十八年筹备的迁都工程,最终于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1421年1...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9 耿炳文死守不战:能否成为拖垮朱棣的战略?靖难之役初期,建文帝朱允炆任命耿炳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北上讨伐燕王朱棣。这位以防守著称的老将,在真定之战中采取“据城坚守、伺机出击”的策略,与朱棣的骑兵...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9-03 方孝孺十族之殇:873条生命背后的忠节与暴政在中国古代株连刑罚的残酷历史中,“诛十族”是仅见于明代的极端案例。1402年,建文帝旧臣方孝孺因拒绝为篡位的明成祖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处以“诛十族”之刑,其宗族...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01 朱高炽禁海:一场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拨乱反正”公元1424年,明成祖朱棣驾崩于北征归途,其长子朱高炽以“仁宗”之号登基,开启了大明王朝短暂却关键的“洪熙之治”。这位在位仅九个月的皇帝,却以一道禁海令引发后世...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8-28 朱棣靖难成功: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必然靖难之役(1399—1402年)是明朝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燕王朱棣以北平一隅之地起兵,最终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的统治,开创永乐盛世。这场看似以弱胜强的战...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