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什么要贬低儒家五经之一的《春秋》?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它一事一记,互不连贯,最简的记载仅一个字,反映了早期编年体体例的缺陷。《宋史•王安石传》记载安石“黜《春秋》之书,不使列于学官,至戏目为‘断烂朝报’”。因此,史学史上向有王安石斥《春秋》为断烂朝报之说。
《宋史》的记载并非无中生有,南宋绍兴进士周麟之在《春秋经解》跋中曾记道:“先君传《春秋》于孙先生,尝言王荆公初欲释《春秋》以行于天下,而莘老之书已出,一见而忌之,自知不能复出其右,遂诋圣经而废之,曰‘此断烂朝报也’,不列于学官,不用于贡举云。”周麟之所说的孙先生即孙觉(1028—1090),高邮(今属江苏)人,字莘老。
早年与王安石友善,后因反对青苗法被黜。他少学于经学家胡瑗,为胡瑗千余弟子中的佼佼者,著有《春秋经解》。周麟之认为,王安石是妒忌孙觉的书早出,自觉无法超过他,所以才诋毁《春秋》,并利用手中的权力,使之不能列于学官。后世认为王安石废经斥《春秋》的议论,皆本于此。
但是,周麟之的说法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首先,王安石若妒忌孙觉,诋毁他所作的《春秋经解》就足够了,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诋毁士大夫奉为经书的《春秋》呢?舍其易而为其难,王安石怎么会去做这种愚者不为之事?其次,《春秋经解》是孙觉的晚年之作,孙比王安石小七八岁,去世又晚于王安石好几年,王安石怎能看到他的晚年作品,又何从妒忌?其三,王、孙二人私交甚好,王安石行新政,将孙觉援以为助;后虽因具体见解不合,但并未反目成仇,王安石谢政归金陵,孙觉前去探望;王安石去世后,孙觉还亲自作诔文祭奠他,这样的交情,怎会有相忌相斥之事?
清朝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认为:王安石“甚尊信《春秋》,而亦不尽废《传》”。《临川文集》中多处把《春秋》与《诗》《书》并提,并常引述《春秋》大义,安石本人还著有《春秋左氐解》,怎么会贬斥《春秋》呢?至于《春秋》不列于学官,一方面是由于王安石认为:“《春秋三传》既不足信,故于诸经尤为难。”(《答韩求仁书》)这一原因,连王安石的政敌杨时也是承认的,他在《春秋经解》序中说:“熙宁之初,崇儒尊经,训迪多士,以谓三经异同,无所考证,于六经尤为难知,故《春秋》不列于学官,非废而不用也。”
正因如此,王安石平日遇到有人向他请教学问,都很乐意回答,唯独问及《春秋》与《易》不答,他认为此二经微言大义,奥衍难解,一旦领会错了,必当谬以千里,因而不敢臆说,这正是王安石治学谨严之处。另一方面,王安石认为:“三经所以造士,《舂秋》非所以造士之书也。学者求经,当自近者始,学得《诗》,然后学《书》,然后学《礼》,三者备,《春秋》其通也。”(陆佃《答崔子方书》)既然《春秋》不是学者学经的入门之书,不列于学官也是合情会理的。
那么,“断烂朝报”之说到底有没有呢?有的,但那是有特定含义的。王安石的学生陆佃、龚原都钻研《春秋》,前者著《春秋后传》,后者有《春秋解》,遇到疑难之处讲不通,他们就自以为是阙文。王安石不同意他们的做法,曾笑着说:“阙文若如此之多,则《春秋》乃断烂朝报矣。”意思是批评他们不去刻苦钻研经文的正确涵义,却随意用阙文来自欺欺人。
这话实是尊经而不是诋经,是褒奖而决非贬斥。宋人林希逸说:“今人皆以‘断烂朝报’为荆公罪,冤矣。”(《慮斋续集•学记》)尹焊也叹曰:“介甫未尝废《春秋》,废《春秋》以为断烂朝报,皆后来无忌惮者托介甫之言也。”(同上书引)王应麟、朱彝尊、全祖望等学术大家也都曾有考证,为王安石此“罪”鸣冤叫屈。然而,现代不少学者却仍沿袭旧说,在文章、课堂上一再介绍这一说法。看来,王安石究竟有无贬《春秋》,还有待于进一步论说。
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春,金陵城笼罩在连绵阴雨中。66岁的王安石蜷缩在半山园的病榻上,窗外秦淮河的桨声灯影早已模糊成一片。当得知自己毕生心血推行的变法被全面...
王安石 2025-08-27 吕惠卿:北宋变法浪潮中的复杂身影在北宋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吕惠卿是一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既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推动者,被时人称为“护法善神”,又因攻讦王安石、借改革营私等行为被列入《宋史·奸...
王安石 2025-08-19 王安石与王珪:同榜进士的政坛双轨人生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的春闱,将两位未来政坛巨擘的命运悄然交织。来自临川的王安石与舒州迁居的王珪,以第四名与榜眼的身份同登进士榜,开启了这段跨越四十年的复杂...
启 王安石 2025-08-14 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历史浪潮中的关键推手北宋熙宁年间,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统治危机的改革——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地展开。这场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
商鞅 王安石 2025-08-07 杜衍与王安石:北宋政坛的清流与改革者北宋时期,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清廉正直著称,或以锐意改革闻名。其中,杜衍与王安石便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虽身处同一时代,却以不同的方式在...
王安石 2025-07-28 曾布的婚姻与情感:一位北宋名臣的夫人之谜北宋名臣曾布,字子宣,抚州南丰人,作为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他在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官至宰相。然而,在历史记载的宏大叙事之外,他的私人生活尤其是婚姻状况,却因...
王安石 2025-07-16 富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三朝元老的理性坚守与时代困局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浪潮席卷朝野。在这场以“富国强兵”为名的改革中,三朝元老富弼却以近乎执拗的姿态站在了对立面。他并非守旧怯懦之辈——庆历新政时,这位以“...
王安石 2025-07-02 刘安世与仆论变法: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改革之殇:王安石变法失败留给历史的五重警示公元1069年,宋神宗擢升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熙宁变法大幕。这场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十八年间推出青苗法、免役法、保甲法等十余项新政,却最终在元祐更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6-20 宋神宗赵顼:壮志未酬的改革者与悲剧帝王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北宋第六位皇帝,以支持王安石变法、推行“元丰改制”而闻名。他一生致力于富国强兵,却因军事失败与健康恶化,...
宋神宗怎么死的 王安石 2025-05-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