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昌平区的“明十三陵”共埋葬着十三位明朝皇帝,这大概就是十三陵名字的由来。但是明朝共历经十六帝,除去迁都北京前就埋葬在南军明孝陵的太祖朱元璋和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那么在北京明朝皇陵里应该葬有十四位皇帝。那剩下的那位没有被葬于“十三陵”的皇帝是谁呢?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钰。
昔日永乐大帝朱棣驾崩前,留下了一句话,用来警示继任皇帝:“……天子守国门,国君死社稷。”这句话刚好成为后来两位皇帝的真实写照,国君死社稷是说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而天子守国门则非常符合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他还有一个异母哥哥,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在朱祁钰被册封为王之前还出现了一段插曲,当年朱瞻基剿灭叔叔朱高煦叛乱后,在他的府中遇到一位年轻美貌的侍女吴氏,就把她带回了北京准备纳入后宫。但是朱瞻基的母亲张太后不同意罪人侍女入宫,没办法朱瞻基只好把吴氏放在宫外。刚好这时朱瞻基的爱妃孙贵妃生下了一个皇子,这就是朱祁镇,于是朱瞻基就废除了原先的皇后改立孙贵妃为皇后,而朱祁镇也成了嫡长子。没想到几个月后,宫外的吴氏也生了一个男孩,朱瞻基大喜,取名为朱祁钰。
几年后,朱瞻基因为沉于政务、过度劳累,支撑不住了身体,他在临死前祈求到张太后,希望能让吴氏和朱祁钰进宫生活。张太后看着儿子即将离自己而去,便答应了他,后来朱祁钰入宫后被封为郕王。朱瞻基驾崩后,朱祁镇理所当然的继承了皇位,只不过此时张太后成了张太皇太后,孙皇后成了孙太后。
如果按照皇位继承顺序来,在朱祁镇驾崩后,皇位该有朱祁镇的儿子继承,而朱祁钰是根本没有机会当皇帝的,但是造化弄人,老天偏偏把他推上了皇位。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因为受到宦官王振的蒙蔽,竟然御驾亲征,征讨瓦刺,而事情的结果就是,明军遭受了“土木堡之变”,全军覆没,朱祁镇本人也成了俘虏。
此事传回北京,朝廷之上一片哗然,在危急时刻,大臣们一致推举朱祁钰当临时皇帝,带领群臣共渡难关。此时明朝的精锐军事力量损失殆尽,京城防守非常薄弱,所以有人提出迁都南京,认为这样可保明朝一半基业。如果当时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明朝就会重蹈北宋之覆辙。幸好此时,大臣于谦站了出来,他直接反驳了这种做法,并用自己的信念鼓励了临时皇帝朱祁钰,之后朱祁钰一声令下,全员死守北京城。
在之后,瓦刺果然来犯,不过此时北京的防务在于谦等人的周密部署下,已经可以说是坚不可摧。瓦刺和明朝经过几天的交战,最后不得不退走,而后明军乘胜追击,大败瓦刺而回。在北京保卫战胜利之后,朱祁钰就正式以皇帝的身份管理这个国家,从他在位的八年里,对明朝发展的影响来看,他着实有着当一位明君的能力。
首先在政治上,处理了先帝当政时期的宦官势力,重用贤臣、广开言路;军事上,击败了瓦刺的入侵,并在后期加强了明北方边境的防务,避免了边境百姓受到游牧威胁;文化上,修成了自《永乐大典》之后明朝第二部著作——《寰宇通志》,这是一部记录山河湖泊、风土人情的小型百科文献。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初瓦刺在北京大败之后,内部随即分裂,不久朱祁镇又被送回了明朝,但他此时却只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居住于南宫。在景泰八年,徐有贞、石亨等人趁着朱祁钰病重,前往南宫把朱祁镇带回了皇宫,然后在第二天宣布复位,就这样朱祁镇再一次当上了皇帝。而此刻,朱祁钰在寝宫得到哥哥复位的消息后,只说了四个字:“哥哥做,好。”
当朱祁镇复位后,他自然要封赏那几个帮助自己复位的功臣,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他却做了一件千夫所指的事,就是杀掉了于谦。当徐有贞入阁之后,他就开始整治于谦,他搜集了一些所谓的罪证送到朱祁镇面前,请示到要杀掉于谦。但是朱祁镇说到:“谦实有功。”没办法,一举不成徐有贞接着说到:“不杀于谦,此举无名。”就因为这句话,朱祁镇下令处死于谦,因为不找一个人背黑锅,朱祁镇复辟是站不住阵脚的。而于谦被杀的罪名就是:迎立外藩。
该封的封了,不该杀的也杀了。从“南宫之变”开始,朱祁镇在当了十三天皇帝后,突然发现自己的弟弟还在寝宫内躺着,虽然他此刻已经病危,但仍然是皇帝。这就闹出了一个笑话,在这十三天里,明朝竟然存在两个皇帝。随后,朱祁镇立刻以太后旨意废除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而改为郕王。在十几天后,朱祁钰病死在寝宫,年仅三十岁。
在朱祁钰死后,朱祁镇特命令不许把朱祁钰葬在“十三陵”,而是以亲王的身份埋在西山一个不知名的地方。除了葬入皇陵的权利被剥夺,朱祁钰也被废除庙号,直到宪宗皇帝朱见深继位后,才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身份,后来南明皇帝朱由崧又重新给朱祁钰加了庙号:明代宗。不仅如此,朱祁镇瞧见弟弟此前还修了一部书,于是在第二年从新照着《寰宇通志》的内容装订了一部名为《大明一统志》的书,在书成后,即刻焚毁《寰宇通志》,以决断朱祁钰修书的美誉。
就这样,朱祁钰生前的一切功劳在朱祁镇的一番操作下都成为过眼烟云;而且朱祁钰在位时期的一切努力也化为乌有,朝堂又回到了之前那个乌烟瘴气的样子
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是唯一从赤贫阶层崛起、最终开创帝业的传奇人物。他出身安徽凤阳的佃农家庭,幼年因饥荒沦为乞丐、和尚,却在元末乱世中以“开局一个碗”的起点,推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真相:皇权独尊的终极博弈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决丞相胡惟庸,并借机废除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这一决策不仅重塑了明代政治格局,更成为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斗争的转折...
朱元璋多少岁 胡惟庸 2025-10-09 朱元璋屠杀功臣:权力逻辑下的政治清洗明朝初年,一场持续十余年的政治风暴席卷朝堂。朱元璋以“胡惟庸案”“蓝玉案”为标志,对开国功臣展开系统性清洗,牵连人数超过15万,六家公爵、三十三家侯爵被除封。这...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10-09 朱元璋长相之谜:历史滤镜下的帝王相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相貌,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帝王形象之一。民间流传的“猪腰子脸”“鞋拔子脸”画像与官方典籍中“姿貌雄伟,奇骨贯顶”的记载形成鲜明对比,这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09 朱元璋:明朝的奠基者与制度塑造者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1328-1398)以布衣之身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并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为明朝近三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制度框架。其影响不仅...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9-30 朱标死后太子空缺,朱元璋为何选定朱允炆为接班人?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一突发事件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继承人选择上必须慎之又慎——既要避免权力真空引发...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09-29 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为何未立朱棣为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朝皇太子朱标因病去世,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朱元璋的权力布局。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朱标去世后并未选择军事才能突出的四子朱棣,而...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9-29 明朝开国六公爵:功勋与命运交织的传奇明朝初立之际,朱元璋为稳固政权、酬谢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其中“开国六公爵”作为最高封赏,承载着帝国奠基者的无上荣耀。这六位公爵——魏国公徐达...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9-29 朱祁钰励精图治为何反被哥哥朱祁镇推翻?——权力、伦理与命运的博弈公元1457年正月十七日凌晨,北京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打破宁静。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率军冲入南宫,将幽禁七年的朱祁镇抬上龙椅。次日清晨,当群臣聚集在奉天殿...
朱祁钰和朱祁镇哪个好 朱祁镇是个怎样的皇帝 2025-09-28 李世民为何未对功臣展开清洗:权力逻辑与历史智慧的交织在中国古代帝王巩固政权的叙事中,“清洗功臣”常被视为消除潜在威胁的常规手段。汉高祖刘邦诛杀韩信、彭越,明太祖朱元璋制造“胡蓝之狱”,均印证了这一权力逻辑。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