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北宋的开国十大虎将都分别有谁呢?其实这个问题也还是有很多人知道的,但是具体是哪十位就不太好说了,如果不知道的话,下面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看看,感兴趣的大家可以一起来学习分析下,看看到底是哪十位吧,期待大家加入哦,简简单单的,轻轻松松的!
石守信(928年—984年),字守信 ,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名将。
初仕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迁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为“义社十兄弟”的成员。
北宋建立后,率军讨平李筠、李重进叛乱,出任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自杯酒释兵权后,专事聚敛,积财巨万。
宋太宗时期,随征辽国,迁镇安军节度使、守中书令,封卫国公。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追赠尚书令、秦王、封武威郡王,谥号武烈。
高怀德(926年—982年),字藏用,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 ,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名将、开国功臣。
以拥戴有功,宋初为殿前副都点检,曾参与平定李筠、李重进之乱。后与石守信等秉宋太祖意图自请解除兵权。宋太宗时官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死后追封渤海郡王,谥号“武穆”。
北宋开国功臣之一。张令铎在后唐时边从军,后又为后周政权效力。他曾跟随后周世宗攻南唐。后在陈桥兵变中拥立赵匡胤登基。入宋以后,被任命为镇宁军节度使。赵匡胤后来将张令铎之女嫁给自己的弟弟,二人结为了亲家。
王审琦(925年—974年),字仲宝,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其祖先是辽西人,后迁居洛阳。
初在后周太祖郭威帐下,随其平定河中之乱,因功任厅直左番副将。广顺年间,历任东西班行首、内殿直都知、铁骑指挥使。后随后周世宗柴荣北伐刘崇,南征淮南。后历任东西班都虞候、铁骑都虞候、本军右第二军都校、勤州刺史、散员都指挥使、控鹤右厢都校、铁骑右厢都校、殿前都虞候、睦州防御使。与赵匡胤等结为“义社十兄弟”。入宋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从宋太祖征讨李筠、李重进,历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武成军节度使、前军部署。建隆二年(961年),“杯酒释兵权”后,交出兵权,出京任忠武军节度使。开宝二年(969年)后,历任御营四面都巡检、镇守许州、同平章事。
开宝七年(974年),王审琦去世,年五十。追赠中书令、琅琊郡王。后加封秦王,谥号“正懿”。
王彦超(914年—986年),字德升。大名府临清县(今河北临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
王彦超少时从军,隶属后唐魏王李继岌麾下,后入凤翔重云山,投晖道人为徒。此后历仕后晋、后汉、后周三朝,累官武宁节度使,曾击败北汉入侵。第一次淮南之战时,败南唐于寿州城下,又破南唐援军三万余人。北宋建立后,加中书令,历任永兴节度使、凤翔节度使、右金吾卫上将军等职,封邠国公。
太平兴国八年(983年),以太子太师致仕。雍熙三年(986年),王彦超去世,年七十三,获赠尚书令。
王彦升(917年-974年),字光烈,蜀地(在今四川)人,后迁洛阳, [1] 北宋名将、开国功臣。
王彦升早年曾先后效力于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历任东班承旨、内殿直、护圣指挥使、龙捷右第九军都虞候、铁骑右第二军都校。他随周世宗征南唐、伐契丹,累立战功,改任散员都指挥使。
建隆元年(960年),王彦升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宋太祖赵匡胤,并诛杀后周大将韩通,被授为铁骑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因敲诈宰相王溥,被贬出京城,出镇唐州,后又镇守申州、防州、原州。
开宝七年(974年),王彦升回朝途中在乾州病逝。
张光翰(?—967年),字号不详,辽州榆社县(今山西省榆社县)人。北宋初期将领,陈桥兵变六功臣之一。
后周末年,颇有功勋,出任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北宋建立,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宁江军(夔州)节度使,出任永清军(贝州)节度使。
乾德五年(967)正月,去世。
李继勋(916年-977年),大名府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人。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
后汉末年,李继勋前往邺都(大名府)投奔郭威。后周初年,任殿前司散员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李继勋参加高平之战,因功升任殿前都虞候,改虎捷右厢都指挥使,领永州防御使,十月,又升任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领昭武军节度使。李继勋与赵匡胤等九人结为“义社十兄弟”。显德三年(956年)六月,李继勋在攻打南唐寿州(今安徽凤台)时,怠于守御,后周将士死者数百人,周世宗以李继勋武臣,不责。但是免去他的军职,改任为河阳三城节度使,直到次年七月才免去节度使而改为右武卫大将军。显德六年(959年)世宗攻辽,李继勋任战棹左厢都部署,七月,李继勋又升为安国军(邢州)节度使。赵匡胤陈桥兵变,李继勋在邢州,没有参与兵变。建隆元年(960年)六月,宋太祖赵匡胤平潞州李筠,李继勋为昭义军节度使,镇守潞州,负责进攻及抗击北汉。乾德五年(967年)加同平章事,为使相。
开宝元年(968年)、开宝二年(969年),李继勋两次为河东行营前军都部署,率军出征北汉,开宝三年(970年),李继勋改为天雄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李继勋因病回洛阳,以太子太师致仕,同年去世,终年62岁,追封陇西郡王,谥号庄武。
罗彦环20岁便成为一员武将,深得父亲言传身教。陈桥兵变之际,他一直守护在赵匡胤的身边,迫使宰相范质等承认赵匡胤的天子身份。之后深得宋太祖的信任。
韩重赟(?—974年),字号不详,磁州武安县(今河北省武安县)人。后周到北宋初年名将,“陈桥兵变”六功臣之一。
年少从军,隶属于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建立,补任左班殿直副都知。周世宗即位,参加“高平之战”、从征南唐,授虔州刺史。参与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黄袍加身,授永州防御使。从征昭义军节度使李筠、淮南节度使李重进,授宁江军(夔州)节度使。杯酒释兵权后,出任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滑州)节度使,成为殿前司长官。参与扩建皇城、督修河堤,出为彰德军(相州)节度使。跟随宋太祖亲征北汉,大败契丹援军。
开宝七年(974年),去世,获赠侍中。
在北宋末年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北宋六贼”臭名昭著,他们结党营私、祸国殃民,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所谓“北宋六贼”,指的是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朱...
童贯 蔡京 2025-05-08 岳飞死后韩世忠:于时代洪流中的坚守与隐退南宋绍兴十一年(1142年),一代抗金名将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含冤而死,这一事件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南宋政坛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而与岳飞并称“中兴四将”的韩世忠...
岳飞 2025-05-08 赵祯独宠张贵妃:史实背后的深情与争议在北宋的历史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张贵妃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明珠,引发了后世的诸多关注与探讨。那么,赵祯独宠张贵妃究竟是否为史实呢?让我们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5-08 水浒传中童猛的人物简介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众多英雄豪杰各具风采,童猛便是其中一位颇具特色的人物。他虽不如宋江、武松等人那般声名远扬,却也在梁山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属于自己...
武松 童猛 2025-05-07 韩绛:北宋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韩绛是一位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他活跃于北宋政坛,历经多朝,留下了诸多值得探寻的足迹。韩绛的生平概述韩绛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
宋真宗 2025-05-07 秦桧之孙秦钜:以忠勇抗金书写家族传奇在南宋的历史风云中,秦桧作为臭名昭著的奸臣,以“莫须有”罪名陷害岳飞,遭后世唾骂。然而,他的孙子秦钜却走上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以忠勇抗金,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
秦桧为什么要害岳飞 岳飞 2025-05-07 李娃30岁才嫁岳飞: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因素在南宋抗金英雄岳飞的传奇人生中,其夫人李娃30岁才与他成婚这一细节,引发了后人的诸多猜测与探究。这一看似“晚婚”的现象背后,实则隐藏着复杂的历史因素和个人境遇。...
岳飞 2025-05-06 探寻李师师真实历史长相:模糊记载中的绝代风华在北宋末年的历史长河中,李师师宛如一颗璀璨而神秘的流星,划过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她以色艺双绝闻名于世,引得文人雅士、帝王将相竞相折腰。然而,由于正史记载的匮乏,...
李师师 2025-04-29 晁盖为何未入108将:权力暗线与叙事逻辑的双重解构在《水浒传》的江湖叙事中,晁盖作为梁山第二任寨主,其“托塔天王”的威名与“义薄云天”的品格广为人知。然而,当梁山聚义厅前竖起“替天行道”大旗,108将受天罡地煞...
晁盖 2025-04-28 欧阳询之子非欧阳修:跨越四百年的文化断层与家族脉络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欧阳询与欧阳修均以“欧阳”为姓,且同为文化巨擘,但二者实则相隔四百余年,分属不同家族支脉。本文将从家族世系、生平轨迹与历史贡献三个维度,还原...
欧阳修 2025-04-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