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辅臣作为明末割据军阀,他的经历也是十分奇特。面对即将败亡的明朝,和入关的清军,王辅臣多次转换阵营,最后还得到清朝皇帝的重用。早期的时候,王辅臣投靠清军,并在一次战役中一战成名,但此后投降阿济格,算是保住一命。王辅臣立功后平步青云,专镇一方,但他结局却没能善终,是自尽身亡。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一起来了解看看。

王辅臣原先是一个官宦人家的仆人,从小跟着他姐夫。不过,他生性好赌,有一次,一次性地输掉了他姐夫的六百两银子。他姐夫非常生气,准备把他给射杀了。但是一箭没有射中,反而被王辅臣给反杀了。说起来,这是王辅臣一生中的第一次叛变。
王辅臣杀掉自己的姐夫后,投奔了当时的大同总兵姜瓖,成了姜瓖手下一个叫做王进朝的人的义子。后来,李自成起义如火如荼发展起来,打到大同的时候,姜瓖背叛明朝,投降了李自成,王辅臣也跟着投降,成了农民军的一员,这算是他人生的第二次叛变。
不过很快,吴三桂就引清军入关,攻打李自成。而李自成则节节败退。也就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投奔了李自成的姜瓖,又改为投降清军。自然,王辅臣也跟着投降了清军,这是王辅臣一生的第三次叛变。
虽然姜瓖投降了清军,但是他却觉得清军没有重视他,还对他呼来喝去,让他没有得到尊重。他看到很多投降了清军的明朝大将,又纷纷反正,因此,姜瓖自称“兴汉大将军”反正。王辅臣当然也在其中,这是他人生的第四次叛变。
大同军在与清军作战的过程中,王辅成是一员最厉害的骁将。与大同军作战的是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的大哥阿济格。阿济格多次与王辅成作战,但是都败给了王辅成,后来,多尔衮连续两次率军亲征王辅臣,也没打赢。
此后,由于清朝的统战,王辅臣投降了阿济格。算起来,这应该是王辅臣第五次叛变。

多尔衮去世,顺治皇帝对王辅臣非常重视,提拔他为一等侍卫。顺治皇帝派洪承畴征讨西南,把王辅成派到了洪承畴的身边。王辅臣作战勇猛,战争结束后,洪承畴保举王辅臣成为总兵。
再接着,吴三桂征讨西南。吴三桂当时就已经在发展自己的势力了。他对王辅臣这样的骁将极力拉拢。于是,王辅臣又来到了吴三桂的身边,成了吴三桂手下的一员大将。如果说,从洪承畴手下转为吴三桂手下,也是一次叛变的话,王辅臣这是第六次叛变了。
王辅臣投奔了吴三桂,最终帮助吴三桂抓住了永历皇帝朱由榔,立下了赫赫战功。
但是王辅成在吴三桂那里,却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尊重。有一次,吴三桂的侄儿和王辅闹僵了,吴三桂侄儿问他,敢不敢把一碗有苍蝇的饭吃下去。王辅臣说,他连亲贵的脑髓都敢吃,何况是苍蝇。这事儿,后来被添油加醋传到吴三桂的耳朵里,变成了王辅臣敢吃吴三桂的脑髓。吴三桂很不高兴,于是传话敲打他说,你们侄儿辈的人开玩笑可以,但是别把老夫我扯进去了。
王辅臣觉得吴三桂不公平,害怕吴三桂整治他,所以他又叛变了。最终他到了云南,担任平凉提督,从此算是离开了吴三桂。说起来,这应该是王辅臣第七次叛变了。
当然了,王辅臣并没有和吴三桂完全断绝关系,王辅臣离开的时候,吴三桂还送了两万两白银给他,因此他和吴三桂一直保持着联系。
后来,吴三桂叛变,拉拢他一起造反。不过,他却把吴三桂给他的信交给了康熙,这显然又是他的一次叛变,也就是第八次叛变。
但是,随着吴三桂声势变大,王辅臣也举兵响应吴三桂。但康熙又对他进行统战,结果他反过来又投奔康熙。康熙还是让他担任平凉提督,加封太子太保。王辅臣这就是第九次叛变了。

三藩之乱被平定以后,王辅臣虽然并没有受到责备,但是他却不断地自杀。康熙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派人监督他,不准他自杀。但是王辅臣经过一番折腾,还是遣散家里的所有僮仆,喝毒酒自杀身亡。
那么,王辅臣为什么要自杀呢?
显然,王辅臣这样一个多次叛变的人,他之所以能够存在,主要是因为清朝初年的时候,刚入关,天下不太平。他打仗非常厉害,各方面都要利用他。但是等到天下平定以后,王辅臣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对于这样一个多次叛变的人,康熙怎么可能容忍他存在呢?
对于王辅臣来说,与其提心吊胆活着,不如死了一了百了。这样的话,还可以保住家人。而事实上,最终康熙只杀掉了他的儿子,并没有为难他的家人。
不管怎样,这就是变节者的下场吧。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功臣之殇:李善长为何难逃朱元璋的屠刀?1390年,77岁的李善长在南京家中接到了朱元璋的赐死诏书。这位被比作“萧何再世”的开国元勋,与儿子李祺、女婿朱氏宗亲等70余口被满门抄斩。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功臣...
朱元璋多少岁 李善长 2025-10-24 忠魂映日月:于谦的仕途沉浮与时代困局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于谦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成为后世传颂的民族脊梁。这位历经永乐、宣德、...
于谦 2025-10-24 邓愈:大明帝国的长城与邓家爵位的陨落公元1337年,安徽泗县龙宿里诞生了一位改变历史的少年——邓愈。这位自幼身材魁梧、武艺超群的将领,16岁便接过父兄的抗元大旗,以万余人马在江淮地区掀起反元风暴。...
邓愈 2025-10-24 乐韶凤:以酥笏牌为舟,渡明初权力漩涡的智者洪武初年,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朱元璋以"胡蓝之狱"为名,将开国武将的兵权逐步收归皇权,刀光剑影下,无数功臣殒命。然而...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4 明末困局中的双面镜:武之望的绝望与孙元化的悲歌明末崇祯年间,朝廷在农民起义与后金入侵的双重夹击下风雨飘摇。陕西总督武之望与登莱巡抚孙元化,两位本应肩负救亡重任的大臣,却因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最终走向截...
孙元化 2025-10-23 香扇坠魂:李香君的传奇人生与家国悲歌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岁月里,南京秦淮河畔的媚香楼中,一位身着素衣、手持绢扇的女子以绝世风华与铮铮傲骨,在历史长卷中镌刻下永恒印记。她便是李香君——这位位列“秦淮八艳...
李香君 2025-10-22 朱仙镇之战:明末农民军的战略突围与李自成的破局密码1642年的朱仙镇,成为明末农民战争的关键转折点。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在此以“围城打援”战术大败明军主力,不仅摧毁了河南官军的核心力量,更在战略上彻底扭转了明末农...
李自成 2025-10-22 智者的困局:刘伯温之死与权力漩涡中的生存悖论洪武八年(1375年)四月十六日,65岁的刘伯温在浙江青田家中溘然长逝。这位被后世誉为“诸葛亮转世”的谋臣,最终以“窝囊”的方式结束生命——既非战死沙场,亦非寿...
刘伯温 诸葛亮 2025-10-22 木匠天子与末世权谋:明熹宗朱由校的双重面孔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他的一生如同一出荒诞与悲剧交织的戏剧:既是痴迷木工的“匠人皇帝”,又是深陷党争漩涡的权谋者;...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